一说
早上6点半,枕头前的闹钟准时响起。你从疲惫中艰难地醒过来,打着大大的哈欠,走到隔壁房间,对正在酣睡的父母说:“爸爸、妈妈,赶快起来,上学时间到了!”在你的催促声下,他们发出一声认命般的叹息,慢腾腾地穿衣服。你抓紧时间去厨房准备早饭,等一切都准备妥当后,时间已经到了7点。
阳光带着喧嚣,从阳台飘进来,热闹的一天开始了,但你根本没有时间往窗外看一眼。在盯着爸妈把早饭吃完,背着书包去学校后,你迅速地洗干净锅碗,匆匆忙忙地赶去上班。
马路上都是像你这样十几岁的孩子。他们要么和客户打电话,商谈业务;要么翻看手机,借着路上的时间刷刷新闻;要么打着哈欠,一脸冷漠地望着天空发呆……偶尔有几个三四十岁的人背着书包从你身边匆匆走过。你看不清他们的脸,只觉得他们的背影让人羡慕。
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世界出现了一种特别的情感机器——角色置换机。广告是这样宣传的:它是孩子和父母交流的纽带,是增强家庭情感的良药,是每个家庭的生活、旅行必备产品。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在自己外貌、灵魂不变的情况下,做到父母孩子互换角色,亲身感受对方的生活,加深彼此的了解。
角色置换机一出现,就受到无数个正在经历沟通危机的家庭的欢迎。孩子变成职场人,感受父母辛劳的一天;父母变成学生,再次体会了一把学业压力。双方感同身受之后,是父母与子女间的促膝长谈。良好的效果让更多的家庭跃跃欲试,使用它的家庭数量不断增加,你和你的父母,也成为了使用者。
一开始,这个感觉真不错。你不用上学,不用面临无穷无尽的考试,不用再为能否考上好大学忧心忡忡,更不用面对没完没了的补习课。
你可以随时随地玩手机,没有人会叱责你浪费时间;你可以躺在沙发上熬夜看电视,没有人会指着课本,问你是否背完了全文;你还可以尽情购物,从网络到街上,不停买买买……
这时,生活美好得像是一场梦。然而,当你坐在办公桌前,被老板交代了两个任务,都要在相同的时间内全部完成时,你的内心开始出现崩塌。因为你正在追踪一个活动的后续进展,同时还在策划一个大型活动,时间已经很紧张了。
“能不能缓一缓?”你大着胆子问。
“你以为是上课吗?我让你一个课时一个课时地完成?”老板不悦道,“如果你做不好,我可以让别人做。”
这句话成功地堵住了你的嘴。你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开始了忙碌的一天。玩手机?没时间;看电影?没心情;逛街?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糟糕的是,你越想做好工作,越找不到方向。这时,你多想有老师能走过来,详细地告诉你,你的思路错在哪里,这道题难点又在哪里,你需要如何做。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已经失去了什么事都请教老师的机会。你需要靠自己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想到这,你有些累了,但眼前的一切又逼着你不断地努力。
更糟心的是,你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
奶奶身体不舒服,这几天要去医院做检查,你需要向公司请假;周末家里有亲戚要来,你得留出时间招待;学校要组织活动,作为家长你也要参与,很多东西都要在这几天内买齐;老板交代的事情有几个不明确的地方,你需要和同事商讨一下;还有父母的课外补习班报名要开始了……
看着这么多待完成的事情,你直想叹气:这样的日子太累人了,以前自己仅仅为学习这一件事烦恼,现在自己却被各种大大小小的烦恼360°环绕了。
二
晚上,你疲惫地回到家,父母已经从学校回来了。他们坐在桌前,有好多话想和你说。
“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一开始挺好,我们不用上班,不用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但后来,我们觉得,这样的生活实在太心累了!”父母哭丧着脸说。
“我连到操场上走几圈的时间都没有。”
“马上就要考试了,我已经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上不去。这次考试名次再上不去,我就要调到后排了。”
“马上就是XXX的生日了,可是我们不知道送什么!大家送的礼物都很有特色,我们可不能被别人笑话啊。”
最后,他们说:“学习压力好大,交友压力好大,心情好复杂!我们不想去学校了!”
你默默地听着,很想说“我也不想去上班”。但你最终没有说出来,因为你还要工作,还要养家,还要给一家人更好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你还要给他们做出好的榜样。
“不要任性。”最终,你只是说出这句话。
“你根本不理解我们!”他们抱怨着说出这句话,悻悻地回了房间。
你突然发现,这样的对话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在父母和你之间。原来,不是父母不理解你的烦恼,只是,他们太累了。
如果他们给了你一分的压力,那一定是他们自己已经承受了十分,实在是承受不住了,才不小心影响到你。想到这,你几乎要落下泪来。幸好,明天你们就能换回来,以后能更好地理解彼此。
然而第二天,你们没有换回来。因为角色置换机的主机受到病毒侵袭,所有的角色置换机都被迫暂停——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保持在互换后的状态。
看着灰蒙蒙的天,你想,如果一开始大家都能彼此理解,彼此认同,那就不需要角色置换机,不需要人为置换了。
那这个世界,该多好啊。
这是一个故事,又不是一个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和父母沟通的确是一件让很多人头痛的事情。
“为什么不理解我?”
“为什么总想控制我?”
“為什么不听听我的想法?”
我们有很多问题想问他们,但厌倦了他们总以“过来人”的口吻说教。苦恼吗?会;难过吗?会;失望吗?有点。
但反过来想,也许他们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厉害,甚至还有些柔弱,需要我们的鼓励;也许他们的内心住着一个孩子,和我们一般大,一直在渴望靠近我们;也许他们不喜表达,只在独自一人时暗暗欣慰,为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而高兴……
也许在他们心里,我们才是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