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山
摘 要:电梯是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运输设备,随着电梯不断增加,电梯安全事故引起人们的关注,只有全面做好电梯故障排查和安全性能维护,才能确保电梯运行安全。文章主要对电梯电气故障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梯;电气故障;检测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21-0134-02
Abstract: Elevator is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transport equipment in high-rise buildings. With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elevators, elevator safety accidents have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Only when we improve elevator fault detection and safety performance maintenance can we ensure the safety of elevator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electrical fault of elevator is analyzed and the detection method is discussed.
Keywords: elevator; electrical fault; detection
1 電梯电气系统主要故障类型
1.1 电气安全回路方面故障
电梯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出现故障时,电气安全回路的故障要重视,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引起运行事故。电气安全主要是电气安全开关,在这一开关中,电梯各安全部件均在其中,也就是说,在电梯的安全部件中,安全继电器被串联在安全开关中,形成统一的控制系统。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如果要想全面保证电梯的良好运行,安全继电器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只有全面形成吸合功能,才能确保电梯安全稳定运行,要想形成吸合的状态,就需要全部电气安全开关均保持接通。如果电梯停止,则很难保证慢和快的和谐,二者难以进行下去,电梯不能及时反应,做不到有效的信号登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基本就表示安全回路出现故障了。要及时进行维护与管理,确认时要到机房控制屏查看,继电器是否处于开的状态,如果确认释放状态,就表示安全回路出现故障,为了保证安全稳定运行,还需要全面进行确认,避免出现回路安全开关损坏或断开。
1.2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
电气是电梯重要的系统,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电梯运行安全,在电气控制系统中,主要的问题如下:一是保险丝故障。保险丝故障是较多见的问题,保险丝是保证电梯在安全状态下运行的重要部件,形成故障的成因较复杂,一般故障成因是控制线圈被烧坏,造成了保险内部的短路事故,影响了电梯的稳定运行。有线破裂或进水造成短路,电梯封闭不严,往往会进水,使破裂部位被水淹到,形成短路。井道积水导致短路点,电梯井道排水不畅,形成短路现象。断绳开关短路及地坑急停引起的故障。二是控制系统中的继电器、接触器故障。这是主要的部件,如果停止作业,也会造成故障。继电器或接触器不工作一般是因为控制线路中的保险丝被烧坏、插件存在断点、控制线路烧坏、继电器线圈烧坏等,需要全面进行处理,保证电梯良好运行。 三是地坑急停开关或缓冲器开关事故。如果出现问题,那么电梯就无法移动,出现这种故障一般成因是主钢丝绳过长,影响到了电梯运行,缓冲器存在没有及时到位的问题,比如说,运行过程中,反应不及时,不能快速复位,有时候接触不良也会造成故障。四是蹲底或冲顶事故。蹲底或冲顶事故是多见的问题,出现这样的故障主要是因为接触器存在剩磁现象,也就是说接触器表面磨损光滑或油污过多导致接触器延时释放,不能快速吸合,如果慢车与快车接触器不吸合,就会造成制动器滞阻的情况,影响到电梯的快速运行。
2 造成电梯电气故障原因分析
2.1 器件接触不良
电梯需要各种器件配合才能运行,如果存在配合不好的情况,则影响电梯正常运行。开关门设备内存在大量的连接线,那么各种线路的接头、电气元件如果在长期使用后,就会存在触点不良的情况,影响到电梯良好运行。
2.2 短路问题
电梯中的电气系统非常重要,是推动电梯上下运行的主要动力源,一般情况下,电梯出现问题,是由于短路造成的,电气元件、电气线路出现短路,很容易使电梯停止运行,电气元件触点被电弧粘连、烧蚀等,则会出现短路。
2.3 污染问题
电梯在长期使用中,长期得不到良好的保养,就会形成污染,使部件表面出现污染物,尘埃污染的电气元件,就会使各触点不灵敏,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就会造成运行故障,影响电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2.4 线路绝缘下降
电气线路和电气元件需要全面做好保养,如果没有良好的保养,则在长期运行后就会出现受潮、失效、老化等情况,各种线路的绝缘性能就不灵敏,甚至会下降失效,很容易造成运行事故。
2.5 电磁干扰等
另外,电梯运行中,导致故障的成因也有电磁干扰、电机轴承磨坏、接点脱落、触点弹片疲劳、接触器触点氧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导致电梯无法正常运行的关键。
3 电梯电气故障排查思路
3.1 认真做好排查分析
当前,电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只有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拓展思路,才能有效做好排查,及时处理电气故障。当前,我国电梯主要采用的是PLC控制系统,出现了问题,则很难做到一次性排查清楚,故障复杂需要冷静进行排查,通过故障联想、综合考虑、先外后内、先易后难的原则做好电梯排查工作,细致查找电梯运行中的故障点具体位置,一般情况下,电梯故障多是开关触点不良造成的,需要先对开关的情况进行排查,排除开关的原因后,再进行下一步排查,要根据电梯的故障指示灯进行排查,断电查找,避免触电事故发生,要对电源部件、外部线路做好全面有效的检查,通过对交直电源、安全回路、门触点等顺藤摸瓜式的排查分析,找到故障点,分析原因后再做好维护保养。
3.2 遵循的基本准则
一般情况下,电梯电气系统故障较难排查,需要根据规程做好认真细致的检查,这样才能找到问题所在,排除安全隐患,保证电梯正常运行。故障排查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一是先查主电路、再查辅助控制回路。也就是说,电梯出现问题多是主线路的问题,需要对主路做好检测,排除主路的原因,再对其他路线进行检测,主控电路在控制柜内,检查电机运行情况,辅助控制回路出现问题也会对电梯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排查故障时要认真排查。二是先检测电气安全回路,然后再对其他控制回路进行检测,确保回路没有问题,再做其他排查检测。三是先行慢车,再行快车。为了保证检测的安全,需要对慢车先测试,只有保证慢车没有问题了,再对快车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4 电梯电气故障检测常用方法
4.1 程序检测法
电梯运行是遵循一定规程的,所以检测时,也需要根据规程进行,电梯任何一次运行,都是根据设计好的線路进行反复运行,通过不断的循环保证运行,电梯每一个循环过程都有很多工作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系统控制,通过相应控制电路对电梯运行情况做统一全面的控制。所以说,电梯出现问题,需要根据其运行的程序进行检查,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故障分析排查,找到故障点,程序检测法主要是对故障环节进行检测,查看到底发生在哪一个运行的环节上,这样才能针对性的做好故障排除,使用这种方法时,一般适用于触点控制系统,特别是对单片机控制系统和PC控制系统更加有效。
4.2 性能特点法
当前,电梯型号非常多,任何一个厂家生产的电梯都有不同的型号,虽然型号不同,但整体的原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检测时需要根据型号不同,做好针对性排查分析,要把差异性提取出来,根据电梯的性能功能不同,找到其特征。在电梯正常工作时做好检测,工作人员应当对各继电器通断情况做好排查,对各指示灯的情况做好记录,再根据设计图纸做好对照分析,排查到哪些指示灯存在异常,与原理图进行对比很容易发现故障点,这样就能够快速解决问题,少走不少的弯路,使电梯故障快速得到解决。
4.3 替代法
替代法主要是根据上述方式,替换掉一个部件,取下电路板或元器件,通过测试没有问题,再更换下来,通过电路板或元器件代替的方式,查找问题所在,如果发现替换后故障没有排除,则说明问题不是在这里,可以继续进行查找,这种方法能快速排除电梯的运行故障,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4.4 断路法
电梯不同的控制环节,均是由各种线路组成的,如果接触器触点、继电器、开关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均会影响到电梯的正常运行,如果电梯出现问题,需要对接触点多考虑,通过导线绕开触点,进行短接排查,如果通电后没有故障了,就表示出现了电气故障。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注意故障点检测后一定要对短接线拆除,否则会引起运行事故。
4.5 电位测量法
电位测量法也能够精准对故障点进行判断,可以在电梯通电状态下进行检测,通过对各电气元件或电子元器件两端电位测量,找到问题点。电梯工作正常的时候,元器件在电路中的点对地电位存在不同,要使用万用表进行全面的测量,通过对电位值的分析,全面判断故障。
4.6 静态电阻测量法
利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把电梯断电,使用万能表对不同部位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电阻值测量,通过与标准的正常值比较,分析是否存在问题。因为电梯中的不同部位电子元器件电阻值不同,都有阻值,通过对照就会发现问题,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也更加安全,通过更加准确的分析出故障,解决运行问题。
5 结束语
电梯在生活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运行安全与否,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只有全面排查电气故障,及时解决问题,才能在复杂的成因中找到关键点,有效解除电梯故障,确保运行稳定安全。
参考文献:
[1]许春义.电梯电气系统故障分析与检测[J].价值工程,2012,31(9).
[2]吴涛.电梯电气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新技术企业,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