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宗江
摘 要:农民市民化是全面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经之路,这一进程中的文化转换,即农民对市民文化的认同、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关键,但转换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缓慢的过程。文章对转换进程中面临着问题及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文化转换问题解决的路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文化转换;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城镇化不是去农村化,如果农村文化消失了,那么城镇化将是单调的。农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需要得到保护,推进城镇化建设绝不能以瓦解农村文明、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当然,城镇化过程可能给农民带来一些问题,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毕竟不一样,这其中牵涉到很多农民的生活、生产以及精神的问题。因此,在这一进程中,如何实现农民市民化的文化转换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农民市民化进程中文化转换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即农民市民化。但是,在这一转移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农民对市民文化的认同及农民对自身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 群体关系的差异。在相对闭塞的农村生活中,农村居民形成了以血缘亲疏层次为基础带有浓厚宗族、家族、家庭印记的差序化的群体人际关系。而在城市社会中,在大工业生产的协作关系、商品交换关系影响下,城市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化、多元化,传统人际关系被减弱,以业缘、地缘为基础的新型群体关系、团队关系成为城市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农民在保留传统群体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对城市人际关系充满向往和好奇,在彷徨和惶恐中面对市民文化的压力。
2.社会规范文化的冲突。对市民来说,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城市管理规范天经地义,但农民并不认为这些为城市“量身定做”的规则,他们宁愿相信从农村带来的那套“乡村规则”如死缠烂打、家族会议等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城市规范文化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这可能让农民承受“污名化”标签的压力。
3.城乡生活方式的差异。传统的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带来的是自给自足、小富即安、小农心理等生活方式,具有个体本位特点。而受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影响的城市居民形成了自身的工作重心,注重学习和培训,讲究有节奏和效率的生活方式,具有群体本位特点。
4.价值观念的冲突。在傳统乡村文化熏陶下,农民形成诚实守信、热情好客、重义轻利、安分守己等价值特征。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市民化的农民不断接受市民文化的洗礼。面对市民文化中的重利轻义、个人主义、人情淡漠等价值取向,农民大都迷茫、彷徨和惶恐,市民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农民的传统观念,虽然部分人逐渐接受和认可,但这种冲突会不时在农民身上表现出来。
5.自身文化素质的差异。教育培训制度的不对等,使大部分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影响了文化转换的速度。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6%,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占9.1%。农民的文化素质低下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和就业,还影响进城农民身份地位的提升,使他们难以融入到城市人群中去。
二、农民市民化进程中文化转换的解决路径
农民对市民的文化认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农民在城市的发展困惑的客观存在,使得他们迫于环境的压力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适应方式,囿于固有的观念和文化难以自拔,甚至发展出自身的一套“病态”价值信仰体系不能自拔。这即需要进行社会管理改革,破除城市管理制度的藩篱,也需要农民本身对市民化进行心理重构,才能真正市民化。
1.构建以素质提升为重点的自我发展机制。农民市民化进程中文化转换的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素质的提升,这是实现这一群体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要建立以素质提升为重点的农民自我发展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转变就业观念,提升思想素质。一项调查表明,农民成为市民后,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敬业精神较差,职业流动率较高,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0.45次,而老一代农民工仅为0.08次,其跳槽频率是其父兄辈的近6倍,即使能够做到“敬业”,也很难做到真心“爱岗”;二是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提高技能素质。新市民要增强参加培训的动力,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三是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和学习活动,提高文化素质。影响新市民在城市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自身的学历水平太低,文化素质不高。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愿读书,不愿学习技术,缺少吃苦耐劳和刻苦自学的精神。这将直接影响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他们市民化的步伐;四是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和能力。新市民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普遍具有较强的权利意识,渴望自己被人尊重,希望自己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新市民的合法权益经常会受到侵害,特别是政治权益在一些地方还处于缺失的状态,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和社会积极保障新市民的合法权益,更需要自己提高维权的意识和能力,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2.建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政府推进机制。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管理制度是影响新市民发展的主要瓶颈,要促新市民的健康发展必须由政府为主导,积极推进各项制度创新。一是改革户籍管理方式,创立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旧的户籍制度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市民向城市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城乡之间各种生产要素自由的市场配置,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应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城乡户口差别,消除旧的户籍制度带来的区域歧视,解决“人户分离”的问题,使城乡居民的户籍管理方式趋于一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带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的新型的户籍制度;二是统筹城乡就业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政府要把新市民的就业纳入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政策范围内,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可以把新市民就业统一归口于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统一调控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增强他们就业的稳定性。在分配制度方面,保证新市民获得报酬和福利待遇的权利,取消城乡之间经济待遇差别,建立城乡之间同工同酬的劳动分配制度;三是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整体偏低,而针对农村的社会保障可以说近乎没有。为此,政府要完善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把新市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纳入城市发展的统一规划中,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与城市人享有同样的失业、医疗、福利、养老待遇;四是建立新市民教育培训制度。政府要加大培训投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逐步形成“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新市民培训工作要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通过调动农民个人、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行业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新市民培训工作。
3.建立以社会认同为核心的社会支持机制。社会认同是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中对该环境内特定的价值、文化和信念的态度。新市民的社会认同包括身份认同、职业认同、城市认同、乡土认同、未来认同等方面。当前,新市民的社会认同度较低,这既有其自身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因素。为此,要积极构建促进新市民社会认同的社会发展机制:一是社会要营造有利于新市民城市化发展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样新市民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能够为其营造一个公平、合理、自由和尊重的社会环境;二是增强新市民城市生活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话语权。在当前的语境下,新市民处于“失语”状态,缺少表达他们思想的途径,尽快建立新市民组织、赋予其合法的地位是真正解决新市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通过各种手段,积极推进新市民从心理和情感上融入城市主流社会。通过媒体宣传、社会舆论等手段促使新市民在心理上主动认同城市主流文化。利用政府、社会团体等资源优势,积极促进新市民与城市人群的交往互动,培育新市民积极乐观的心态,促使他们克服乡土文化中的封闭、内向、散漫等消极思想的影响,以宽容和平等的心态对待主流文化和城市市民,自觉增强对主流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而顺利实现主流社会融入。
4.构建以文化融合为核心的城乡互动机制。农民市民化最终要实现农民与城市的融合,關键在于文化的融合。新市民与城市的冲突主要是他们的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要积极构建城乡互动机制,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一是积极推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创设城乡发展的平等环境。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其目标不是消灭城乡差别,而是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新市民顺利实现城市化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二是创新观念和方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首先,需要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文化观。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城市人还有农村人,都要对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保待足够的宽容和尊重,处在不同地域的城乡人在珍视、赞扬本区域文化模式时并不排斥、歧视其他群体的文化模式。多元文化中的人们应以文化自觉的精神,寻求文化交流的空间。其次,要创新多种文化交流模式。城乡由于生活环境和人的价值取向、消费习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会不同。文化形式是文化内容的表现, 根据不同文化需求, 采用不同形式, 才能更好地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城乡民间都有自己的文化活动形式,应采取多种文化形式来满足青年一代的需要;三是统筹城乡文化资源,构建城乡发展互动机制。城乡文化之间有较强的互补性、联系性和融合性。实现文化融合重点是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文化资源,构建城乡文化发展互动机制,可以为新市民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此,要把城乡文化融合放在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促进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对文化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分配、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2003年10月1日.
[2]季良佼.农民市民化过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10.
[3]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4]陈柳钦.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探讨. 光明网-光明观.2010.6.25.
[5]蒋新红.农民市民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探讨.商业文化.2009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