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平 王红
【摘要】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对囊性脑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囊性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分析组进行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分析组患者脑肿瘤全切除率、大部分切除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的治疗形式对于囊性脑肿瘤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痊愈,同时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确保肿瘤组织的全面清除,有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进而提升临床有效率。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显微手术; 囊性脑肿瘤;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1.0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1-0-02
囊性脑肿瘤在临床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影响,需要进行及时的救治。为此,本文主要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6例囊性脑肿瘤患者,分析临床上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的临床效果影响,最终治疗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
囊性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囊性脑肿瘤病症的诊断标准,本人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病患者;(2)脑部存在恶性肿瘤患者;(3)难以承受手术麻醉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分析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11~70岁,平均(39.35±7.56)岁;病程1~8年,平均(4.23±0.47)年,其中包括囊性脑胶质瘤21例,囊性脑膜瘤17例,囊性室管膜瘤7例,血管网织细胞瘤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12~69岁,平均(41.04±7.23)岁;病程2~9年,平均(4.65±0.52)年,其中包括囊性脑胶质瘤23例,
囊性脑膜瘤15例,囊性室管膜瘤6例,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
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显微手术治疗,首先需要进行手术器械的准备工作,将手术所需的显微镜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进行显微镜距离的调整,并将复视撤销;其次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定囊性肿瘤的具体位置之后,进行手术切除[1-3]。具体做法如下:确定出患者脑肿瘤部位中的浅皮层位置,并将其切开,同时能够利用撑开器使其充分的打开,对患者颅骨部位进行钻孔,并将孔扩大逐渐形成骨窗[4]。在硬膜位置处进行十字形状的切口,并将显微镜放在其中,在显微镜的帮助之下,将患者脑部中的囊液组织充分吸干,将肿瘤包膜及肿瘤结节充分的分离,利用电凝进行,使得肿瘤得以有效的切除,最后进行常规性的包结工作[5]。
分析组进行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形式,显微镜治疗的具体方法与对照组相一致,在显微镜的直视作用之下将患者脑部囊液充分吸干,并在患者的硬膜位置上进行安置神经内镜,对患者肿瘤组织及肿瘤周围组织进行观察,在显微镜的直视作用下,将肿瘤包膜及肿瘤结节部位使用电凝分开,确保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空间,使显微内镜能够再次进入其中,进行盲区部位的监测,在充分观察之后,进行肿瘤组织的切除[6]。将神经内镜再次置入其中,对显微镜检查中存在死角的位置,在充分观察之后,发现残留组织需要对其进行分块,并一一切除,直至将肿瘤全部切除[6]。需要注意的是,在切除过程中需要避免对神经组织及血管造成损伤,完成肿瘤切除的各项工作后,利用生理盐水进行洗瘤床的冲洗,保证肿瘤组织全部清除彻底,最后对患者的硬脑膜及头皮组织进行缝合[7]。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脑肿瘤切除情况,包括全切除及大部分切除;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预后效果,包括复发率及死亡率;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包括面神经功能损伤、三叉神经损伤、肢体瘫痪及外展神经损伤。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年龄、病程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脑瘤切除效果、术后预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脑肿瘤切除情况比较
分析组患者脑肿瘤全切除率为81.25%,大部分切除率为18.75%,对照组患者脑肿瘤全切除率为60.42%,大部分切除率为39.58%,分析组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大部分切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预后情况比较
分析组患者复发率为4.17%,死亡率为0;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8.75%,死亡率为8.33%,分析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分析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为27.08%,分析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颅内囊性脑肿瘤作为临床中一种常见性疾病,纵观目前医学研究成果,对于此种病症的发病机理研究尚处于探究阶段,这也在无形当中为治疗活动的开展带来一定的挑战[8]。颅内囊性脑肿瘤病症的外在主要表现形式为患者肿瘤退行性改变及肿瘤囊性形成,临床研究表明,囊性脑肿瘤的形成原因是囊变性融合,瘤细胞分泌性质出现改变,或者是受到肿瘤细胞自身分泌的实际影响[9]。在临床治疗中,针对囊性脑肿瘤病症,主要是采取手术治疗的形式,在确保患者脑组织各项功能正常的基础之上尽最大可能对肿瘤部位进行全面切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真正目的。显微镜手术在囊性脑肿瘤病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手术弊端,由于受到手术视野的限制,不利于肿瘤的充分清除,甚至在术后还有部分肿瘤的残存,对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帮助意义不大,此外,由于肿瘤组织的残留,在患者脑部的存在极易引发出一系列的并发症[10]。作为微创手术中的一种常用器械,神经内镜具有较多的优点,不仅手术创伤面较小,同时操作简单,能够弥补显微镜手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将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对囊性脑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达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神经内镜能够在患者脑硬膜中全方位的观察脑瘤以及周围组织,确定肿瘤的具体位置,并对肿瘤进行全面的切除,避免出现视觉盲区,从而造成肿瘤组织的残留[11]。在完成肿瘤切除的各项工作之后,使用神经内镜对颅脑内残留物质进行再次的检查一旦发现残留物质需要及时加以清除,防止患者术后病情的复发或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12]。
石海平等[13]学者的研究认为,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二者能够达到优势互补,与本研究结论相符。本研究结果显示,分析组患者脑肿瘤全切除率为81.25%,大部分切除率为18.75%,复发率为4.17%,死亡率为0,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分别为60.42%、39.58%、18.75%、8.33%、27.08%;分析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的治疗形式对于囊性脑肿瘤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痊愈,同时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确保肿瘤组织的全面清除,有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进而提升临床有效率。
综上所述,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的效果显著,同时极具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疾病复发率发生的风险,降低患者的术后死亡率,确保肿瘤组织清除彻底,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应用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亮,郑贵超.囊性脑肿瘤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2):66-68.
[2]刘振军.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1):1991-1992.
[3]张明,任建伟,王宇.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37-38.
[4]练伙林.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47-48.
[5]彭远林.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16):12-13.
[6]王宇峰.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OL].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3):50-51.
[7]王彪.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57-58.
[8]王洪武.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5):370.
[9]吴先良,黄俏,姜洪,等.显微手术联合神经内镜治疗囊性脑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7,16(2):137-140.
[10]何润之,王振海,孔世奇,等.神经内镜辅助经蝶显微手术对分泌生长激素的脑垂体腺瘤患者生长激素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7,30(5):101-105.
[11]严正村,张恒柱,王晓东,等.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锁孔手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5,20(1):72-74.
[12]岑茂良,宁立金,杨永海,等.16例囊性脑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4,35(6):1228-1228.
[13]石海平,段佳,何泽元,等.神经内镜辅以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囊性肿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14(11):1346-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