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英楠 高旭天 张宪红
翻开共和国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记忆,林区的发展与改革无疑是其中火热而壮丽的一章。中国森林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内蒙古,内蒙古最大的一片森林在大兴安岭,它宛如巍峨的绿色长城,镶嵌在祖国北疆之巅,守护着东北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安全。
70年来,大兴安岭林区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发展”到“绿色发展”的精彩转变。50万林区人把握时代脉搏,锐意改革进取,探索出一条在保护中建设、建设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绿色发展之路。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是在火红的背景中展开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为了满足国家对木材的需求,第一代林业人在党的号召下,背起行囊来到这片深山老林,用手中的斧锯唤醒了沉睡的高山,用坚实的臂膀扛起了建设的重担。一座座堆满木材的楞场依山而建,一排排板夹泥房屋拔地而起,一支支队伍在深山腹地驻扎安置……在嘹亮的“森林号子”声中,建设者们拉开了木材大会战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木材产量始终保持在高位,累计为国家提供2亿多立方米木材、上缴利税200多亿元,是国家同期投入的4倍。林业人将他们的血肉之躯和顽强精神,化作了共和国大厦的栋梁之材。
与此同时,广大林业人坚持“左手砍树、右手栽树”。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显示,内蒙古林区有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森林覆盖率分别由开发初期的637万公顷、6.6亿立方米、60.1%,提高到目前的827万公顷、9.49亿立方米、77.44%——砍了几十年的树,森林资源不消反长,堪称人间奇迹。
1998年,大兴安岭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此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已上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首要需求,林区木材产量开始减少。
2015年3月3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长达63年的天然林采伐生产画上了句号,林区开始了从木材生产向林业生态保护的根本转变。广大林业人放下斧头和油锯,彻底从狭义上的“伐木人”转变为广义上的“务林人”。全面停伐后,共有1.6万余名原从事木材生产的职工实现了转岗安置;供暖、供电、供水、物业等社会职能移交属地政府,近5000人的身份实现了转换;企业改革涉及的2000多名干部职工身份由国有转向了混合经济。自此,在国家的宏观视角下,林区的经济发展,不再以产值为第一追求,而是为了满足林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林区人民生活得富裕、和谐、幸福。
数十年的采伐,让人们“木材就是资源,离开木材就没有了依托”的观念根深蒂固。如何让一辈子与木头打交道的林业人适应“无木可伐”的新生活?大兴安岭林区审视自身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转变发展思路,在坚守生态资源红线的前提下,逐步形成了以旅游为主线,带动林下经济、特色种养殖、经济林、碳汇等绿色产业的“1+N”全新转型思路,彻底转变林区“独木撑天”的格局。
抓住生态旅游这条主线,大兴安岭林区全方位打造全国生态旅游地标性目的地,主动融入地区旅游大格局。依托现有的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2个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林区厚重的森林、历史、民俗文化,着力打造生态旅游产业。截至2017年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先后打造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3个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冷极湿地天然博物馆”的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我国最具寒温带明亮针叶林代表性的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拥有熔岩中的杜鹃花海的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旅游业风生水起,林区人摸索出一条转型跨越的新路子。
不仅生态旅游大有可为,大兴安岭宛如“绿色宝库”,处处都是宝。抓住林下经济这个亮点,大兴安岭林区着力发展林木产品精深加工、特色种养殖、种苗繁育、绿色有机食品加工等新产业,打造国内重要森林绿色食品和中药材供应区,培育“三品一标”产品,打造食药“绿色品牌”“森林品牌”。同时,打造国家重要木材战略储备区,依托现有苗圃和种苗基地,注重培育本土优质种苗、珍贵树种和优质大径级材。成立专业化公司,承接绿化、生态修复等项目工程,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同时,大兴安岭林区探索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等路径方式,构建了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林户平等自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将绿色富民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和转产职工创业增收的替代产业,掀起了职工群众积极参与转型发展的热潮。2017年,当地完成了第一笔林业碳汇交易,实现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全新形式。
借着国有林区改革的东风,大兴安岭林区探索保护生态、发展经济、富裕百姓的结合点,倾力打造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模式,让林区人民不砍树照样有出路,在“后停伐时代”实现了“停得住、不反弹、能致富”。
长期以来,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欠账多,从建设初期的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建公助”的板夹泥房屋,林区人民的生活条件长期与“艰苦”“清贫”等字眼挂钩。为此,大兴安岭林区把民生改善作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保障,千方百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泽浴万木米平华/摄
住房问题是广大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兴安岭林区将棚户区改造任务作为“一号民生工程”,举全局之力,在10.67万平方公里的林海打响了惠及16万户林业职工的棚改“攻坚战”。
从2008年初开始,大兴安岭林区在得尔布耳、金河等林业局进行了棚户区改造工程试点。同年,国家启动了东北四大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大兴安岭林区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实施了生态移居工程,将5.22万户生活在森林腹地的职工居民搬出大山,既让久居深山的职工居民享受到了城市文明,也扩大了林区腹地无人区面积,有效降低了森林资源管护风险和成本。
近年来,大兴安岭林区从政策层面全面理顺林区职工社会保障体系,五项保险按国家政策实现了属地参统,“老工伤”、“五七工”、混岗集体工社保待遇及一次性安置人员社保补贴等历史问题得以解决。自2011年开始,林区连续8年为职工增资,如今,职工年人均工资已突破5万元。
工资增长、保障完善、帮扶有力,务林人将目光转向更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自2009年以来,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在大兴安岭林区各地全面展开,林区各地集中力量对生活工作环境进行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公路干线沿线全部推行了“厕所革命”,大规模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发力,林区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幅提升,幸福感辐射全林区。一个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业增效、职工增收、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林区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迈步新时代,林业人初心不改、奋发而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他们扎根林区,默默坚守,将绿色接力棒代代相传,为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