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修玉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已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重大实践。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工业不断落地沿海,海洋开发向广度深度持续推进,湾区经济发展令人瞩目。其中,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尤为快速,已成为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湾区人口达7000万,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文化氛围包容开放,科技教育资源丰富,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极。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环境压力也日益加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空间布局上,部分地区陆海统筹意识不强,空间规划和城市功能定位缺乏特色,海洋开发活动多集中在近岸海域,可利用岸线、滩涂空间和浅海生物资源减少。二是产业发展上,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布局趋同化问题突出。三是生态环境上,近岸海域水质恶化,生态功能有所退化,海洋生态灾害频发。
回顾一些国际著名湾区的发展路径,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地区在历史上都曾出现过不少生态环境问题,发展也走过一些弯路。实践证明,科学设计具有前瞻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是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必然选择。
那么如何设计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八个方面来入手。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准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建立面向人才、研发、产品、市场的全方位绿色创新支撑体系,开展资源生态环境领域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成为绿色转型的持久推动力。
《规划》以粤港澳大湾区优质产业为抓手,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提高全要素生态化,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海洋生物产业、生态旅游等,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生态环保产业成为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规划》要求粤港澳大湾区要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加强低碳发展及节能环保技术的交流合作。这就需要粤港澳大湾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推动开展绿色低碳发展评价,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还要加强城市绿道、森林湿地步道等公共慢行系统建设,推广碳普惠制试点经验,推动粤港澳碳标签互认机制研究与应用示范。
《规划》顺应湾区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求构建突出生态文明理念的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格局。这就需要粤港澳大湾区以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指导,按照统筹各类专项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的要求,有度有序地开发利用湾区,保障湾区生态的完整性与稳定性。要严格控制近岸海域开发强度和规模,推动深远海适度开发,防止人为割裂陆海联系和不计代价盲目开发海洋。
在经济社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要全面统筹、周密谋划,促进海陆两大系统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构建湾区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相容并济的发展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优美生态景观,建立“绿网+绿块”的生态网络,构筑以生态廊道为骨架,块状绿地为基质的生态格局,完善区域“林、水、山、城”生态系统,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景观结构,彰显城市特色和自然灵气。
要统筹城乡市政设施的分布,按照服务半径和人口规模等级配置市政设施,增加市政设施覆盖的广度和密度,提高市政设施质量,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求。同时,还要把生态理念应用到居住区规划建设管理中,逐步推广生态住宅,建设节能、高效、美观的生态湾区。
《规划》提出构建“广州-东莞/惠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中山—江门—佛山”科技创新环。加快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落马洲河套地区、珠海横琴等创新合作区建设,打造东莞松山湖、佛山中德服务区、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等重大创新平台,依托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构建重大装备制造、通信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创新集群。
这就需要粤港澳大湾区统筹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优化跨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国际化、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打造湾区创新合作共同体,加快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建设全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新时代背景下,湾区各城市要完善分工合作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香港、广州、深圳和澳门—珠海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功能,拓展国际创新合作,积极融入国际创新网络。具体而言,支持香港建设世界级服务业创新中心,支持国家工程和创新平台在湾区落地,支持粤港澳有关机构积极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共同建设国际科学创新平台。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实验室及工程中心体系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进湾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共建合作平台。加快香港科学园、应用科技研究院、高等院校等机构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建设科技湾区。
《规划》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这就需要粤港澳大湾区尽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强珠三角周边山地、丘陵及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建设北部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加强海岸线保护与管控,强化岸线资源保护和自然属性维护,建立健全海岸线动态监测机制。强化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保护沿海红树林,建设沿海生态带。加强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全面保护区域内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开展滨海湿地跨境联合保护。
《规划》提出,开展珠江河口区域水资源、水环境及涉水项目管理合作,重点整治珠江东西两岸污染,强化陆源污染排放项目、涉水项目和岸线和滩涂的管理。这就需要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和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实施东江、西江及珠三角河网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保障湾区水质达标。
粤港澳大湾区还需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更严格的清洁航运政策,实施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统筹防治臭氧和细颗粒物污染。加强危废区域协同处理处置能力建设,强化跨境转移监管,提升固废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水平。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强土壤治理修复,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建立环境污染“黑名单”制度,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
粤港澳大湾区应统筹推进陆海一体化的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及生态制度体系建设,把湾区建成经济发达、生态文明、绿色、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级城市群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生态文明样板。
粤港澳大湾区要立足自身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编制湾区生态旅游规划,丰富粤港澳“一程多站”旅游精品路线。优化“便利免签证”政策,支持香港建设多元旅游平台,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推动香港、广州、深圳国际邮轮母港建设,进一步增加国际班轮航线,促进邮轮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
要支持深圳、珠海、中山、惠州等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片区建设成为湾区旅游服务业合作的示范区,推动横琴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一批滨海特色风情小镇,建设宜居湾区。
《规划》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共享,深化高校合作办学机制,支持湾区高校联盟发展,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支持开展包括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研究推动高校图书馆、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施跨境共享。
支持在深圳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合作,支持各类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互相开放。共建一批产教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特色职业教育园区。支持澳门建设亚太地区葡语人才培训基地、横琴建设国家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还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合作,鼓励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共建岭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持广东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项目建设。研究联合建立文化资源信息共享体系,推进湾区青年文化交流,共建一批游学示范基地。鼓励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青年高峰论坛,打造文化合作交流平台,建设人文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湾区廉政机制协同,打造优质高效廉洁政府,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群众获得感。在珠三角九市港澳居民比较集中的城乡社区,有针对性地拓展社区综合服务功能,为港澳居民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社会服务。
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在尊重各自管辖权的基础上,加强粤港澳司法协助。建立社会治安治理联动机制,强化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案件应急处置合作,联合打击偷渡行为,更大力度打击跨境犯罪活动,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立湾区应急协调平台,联合制定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合作能力。
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重点防控金融风险。强化属地金融风险管理责任,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广东省要严格落实预算法有关规定,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融资;加大财政约束力度,抑制不具有还款能力的项目建设;加大督促问责力度,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建设法治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湾区最大的区别,就是体制的不同,这就需要湾区必须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粤港澳政府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政府与企业及公众之间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交流与良性互动,分工负责,统筹推进,细化工作方案,确保有关部署和举措落实到位。
要鼓励形成中央投入、地方配套和社会资金集成使用的多渠道投入体系和长效机制。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智力支撑体系,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新型智库。打造生态环境共建、共育、共享的新体制。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规则、熟悉环保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支持力度。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助推中国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提高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粤港澳地区自身加快经济社会深度调整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不但有利于探索“一国两制”框架下区域合作新机制,还可以发挥港澳独特优势,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深度合作,拓展港澳地区发展新空间,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珠三角地区创新发展,建设共享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