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 陈宗兴
去年5月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年多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以良好的态势扎实推进,各地和社会各界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路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快车道,随着生态文明实践的不断深入,有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探讨,形成共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概括为“四个一”。这“四个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在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座谈会上致辞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内涵。人类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我们要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宗旨意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民生、增进福祉,还可以让人民群众公平享受发展成果。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真谛。只有在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拥有更稳固的社会基础,才能凝聚更强大的全民合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视野。唯有各国携手合作、并肩同行,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理念和实践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重大,应从优化空间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弘扬生态文化等方面整体施策,全面推进。
一是优化空间结构。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推动各地区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有序发展。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引领,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陆海统筹,合理确定建设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充分展现空间规划的约束和引领作用。
二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发展新动能,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将自然和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和发展优势,实现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保值增值、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三是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和40 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其中,产权制度、绿色金融、环境保护税、生态补偿等制度改革,降低了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保护了生态环境,对绿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要特别注重建立和完善突出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绿色考评机制,制定可量化、可操作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形成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和奖惩机制。
四是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积极引导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挖掘、传承、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让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全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提高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新局面。
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需要长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加快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既要全面推进,也要突出重点。
一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要继续坚定信心,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毫不松懈地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如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等。
二是划定并严守“三条红线”。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要加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保护力度,发挥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倒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三是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要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还要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要持续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扶贫、生态补偿扶贫、生态产业扶贫,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员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积极为党和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以下简称研促会)提出的明确要求。研促会要充分发挥智囊智库作用,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和调研,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要加强生态文明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重点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和典型案例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要积极推动示范创建,支持和服务各地开展具有地方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创建活动,总结推广地方和行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和经验;要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国际交流。
2016年12月,研促会在专家咨询组织机构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把原来的“三委”(专家咨询委员会、研究指导委员会、创建促进委员会)变为“一委”,即专家咨询委员会。目前专家咨询委员会已经组成,现有专家近两百名,分别为首席咨询专家、特邀咨询专家和咨询专家。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方面广,专家咨询委员会是研促会的社会智库,要坚持开放性、包容性、社会性和动态性,借助“外力”“外脑”把这一智库平台搭建好,进一步增强研促会的研究力量,形成更多更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研促会要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