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织补”理论下的城市肌理修复

2019-07-04 13:03陈雪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19年4期

陈雪

摘要:城市的片段化催生了“织补城市”的概念,作为景观织补主要介质的绿地,以其柔性、流动性、渗透性的特质在织补城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绿地为介质,通过概念辨析、应用及模型分析,探讨“景观织补”在旧城与新城环境中对城市肌理的修复作用。同时打破传统意义上“织补”这一概念的整体性,将其分解为“织”与“补”2个层次,对2个层次在城市肌理修复上的不同表现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城市肌理;景观织补;绿地系统

“织补”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柯林·罗(Colin Rowe)的《拼贴城市》,该书中提出了用文脉主义方法织补城市片段的设想,在此之后“织补”理念日渐完善并逐渐运用到城市规划领域,并向其他相关领域延伸。所谓“织补”运用到城市肌理就是对破碎的城市肌理进行修复。自18世纪90年代的土地大开发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兴建与改造迅速改变了城市的风貌,城市片段化加剧,从而催生了当代城市规划学界的一个新词汇——织补城市。其中,以绿地为主要元素的景观织补在维持城市风貌及肌理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相关理论探索

1.1城市肌理

城市肌理(urban fabric或urban texture),2种表达所呈现的都是一种织体性的概念,展现的是一种网络状的形态。城市肌理是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特征的描述,是各要素组成的城市空间结构,涉及建筑类型、街道形态、开敞空间等等。城市肌理展现了一种图一底关系,一方面意味着某种结构化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又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关系。既是一种具体的、可视的、可操作的物质环境,又衔接着政治、经济与社会层面的功能活动,体现着相应的历史脉络与文化氛围,从而赋予一座城市独有的特殊性。

1.2城市織补

城市织补,在概念提出之始,针对历史旧城区与新城区衔接问题,是把破碎的旧城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继承城市的历史沿革与社会文化特征,保留其城市格局、建筑形式、生活方式。在最少干扰的前提下,使旧城区体现出当代价值,并与新城区合理衔接,形成统一的城市肌理。

但是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强度的增大,改革开放初期受前苏联影响的具有浓重工业色彩的开发模式,以及急功近利的“长官式”意志控制,使得城市发展显现出诸多问题,城市组团间以及组团内部的破碎化程度日益严重。所以本文认为,“城市织补”这一理论的应用不应仅限于旧城与新城之间的风貌协调及历史传承方面,更应针对整个城市的破碎化问题进行思考。

1.3景观织补

景观,反映统一的自然空间、社会经济空间组成要素总体特征的集合体和空间体系。景观织补就是运用这些空间集合体和空间体系,充分利用其所独有的柔性、流动和渗透的特质,对城市肌理和公共空间破碎区和片段区进行填补和修复,从而将其自身有机地融入城市结构,成为织补和整合被现代城市建设所肢解的城市肌理和公共空间的“粘合剂”。如果把城市看做是一个容器,建筑、道路等是容器里的沙石,绿地就充当了水的功能,弹性地对“沙石”间的空隙进行了填补,使城市这个“容器”成为和谐统一的系统。

2景观织补的类型

景观织补,总体来说包括2种形式:一是景观建筑织补;二是绿地织补。

景观建筑织补,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于单纯的建筑织补来说,景观建筑织补把软质的景观元素考虑在内,以建筑构件搭配景观元素的方式修补城市肌理。植物柔化建筑,一来避免了建筑的拆除与翻新,二来在不破坏原有景观的历史价值基础上,营造了新的景观。

绿地织补在修补城市肌理方面,较建筑来说有明显的优势。一是绿地边界模糊可以柔化建筑生硬的线条轮廓;二是植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区由于不同的气候、地形、温度等有独特的本土植物,能够很好地展现当地的景观风貌;三是绿地形状不受限,能以各种形式渗入城市公共空间,起到沟通联系的作用,让原本不完整的肌理变得更完整,使得其形成一个整体。

本文主要讨论以绿地为介质的景观织补对于城市肌理的修复作用。

3以绿地为介质的景观织补模型

绿地织补可针对城区层面、组团层面、单体建筑层面,其织补功能多且杂,涉及各个尺度,为了使绿地织补更具可操作性,抽象出3种适用于多尺度的景观织补模型,即:基质、隔离、背景。

3.1基质模型

基质在生态学中指景观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景观的性质,对景观动态起到主导作用。在这一模型中绿地作“底”,建筑或建筑群为“图”,形成明确的“图”一“底”关系。基质模型需要2个要素:基质和连接件。绿地为基质,道路、桥梁、场地等具有交通性质的设施为连接件。该模型主要有2种形式:一是把A、B、C看做是各个功能组团,绿地就是界于组团间的公共活动空间,如城市公园、风景区等。二是把A、B、C看做是组团中的功能建筑,那么绿地就是其中的小区游园、街旁绿地等。利用基质模型可以对城市结构进行界定,也可以梳理城市肌理。比如江阴市就曾利用绿地界定了沿江组团式的城市结构。

3.2隔离模型

隔离模型可以简单的视为区域之间的缓冲地带,利用绿地的柔性特点,用隔离的方法在多尺度下柔化、协调、连接不同性质的片断。隔离模型分2种:一是A、B为并置关系,在其中间设置缓冲绿带;二是A、B为包围关系时,则设置环状绿带,当然也可以两者混合运用。在隔离模型中,A和B的尺度不受限定,大到城市的不同片区,小到一个建筑单体或一个残破的片断。例如,苏州护城河绿地以环状绿带的模式隔离了古城与新区,对古城风貌完整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3.3背景模型

背景模型也可以简单视为对城市天际线、或是建筑轮廓线的美化与柔化,是绿地天际线调整功能的具体化,涉及的尺度较小,主要用于限定边界形状。其表现方式为2种:一是边界型,如香舍丽榭大道,大道两侧设置景观绿带,限定大道的空间界线,与旁边的建筑隔离开来,强化大道的空间感受,同时作为一种视线通廊。二是轮廓型,其主要表现就是利用建筑的边界模糊特性、绿地的色彩调和以及景观效果的特点柔化建筑边界,遮挡负面景观,同时也使其轮廓清晰、形象完整。

4以绿地为介质的景观织补的应用对象

4.1旧城更新中的应用

4.1.1肌理整合。对于旧城的织补最重要的是保持其整体性,遵循旧城发展的历史脉络与人文特征,确保肌理相对完整且景观协调。旧城的布局反映了长时间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政治背景,旧城规划往往没有明确的、硬性的规划指标与规划模式,各种城市建设理论不完善,旧城的建筑、街巷布局相对自由,空间结构松散。若是要通过建筑重造或是街巷重新布局来解决旧城肌理破碎的问题,不仅难度大,而且效果不明显。在此种情况下。绿地以其流动性、柔性以及美观性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绿地形态不受限,能够以网状、楔形、带状深入旧城空间,其中可通过园路连接破碎的城市肌理。其次,绿地具有隐藏作用,对于无法修补的旧城景观,绿地可以使其在视觉效果上形成完整统一的城市肌理。

4.1.2旧城与新城的过渡。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旧城与新城的关系处理方式一般有2种:一种是旧城与新城交错发展;另一种是旧城与新城隔离发展,以新城包围旧城,如江苏省。后者的发展模式涉及到非常重要的问题:旧城与新城如何自然过渡?

(1)缓冲:绿地作为缓冲区域,一方面可以调和旧城与新城的尺度差异,另一方面可以使不同性质的片段相对趋于完整。

(2)连接:新城的绿地作为一个纽带,一端连接旧城,使旧城中的建筑以外的空间、广场以及老的街道连成一体;另一端伸入新城,与新城中的公共空间相连,形成一个景观视线与交通廊道。增强旧城与新城的交流,同时可作为旅游线路,激发老城活力,产生经济效益;同时绿地的建设也会为城市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

(3)色彩:基于色彩学的理论研究,当人在观察物体时,色彩往往是视觉上的第一个反应,此后才会是对形体的感受。旧城的建设由于材料有限、技术不发达,城市基本色调多为黑、白、灰3种色调,而新城建设中材料、技术多样,相应色彩丰富多元。植物不像建筑,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在旧城中以多样的植物调节旧城的色彩,形式灵活,而且能形成新的图一底关系,与新城较好衔接。

4.2新城建设中的应用

4.2.1各组团功能间的缝合。城市是一个大型综合体,人们在这里工作、生活、交流,所以城市就自然的衍生出了与之对应的功能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那么在这些区域之间的土地以怎样一种形态存在呢?从卫星图片上可以看出,城市由3种色彩构成:灰色、绿色以及黄色。灰色代表了建筑、街道、广场等,是人们聚居的场所;绿色代表森林,是各类生物生存的基质;黄色代表荒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又或者说黄色代表在城市开发中介于各个功能组团之间的未利用空间。

“居山林而乐”是城市中的人们一直以来的梦想,理想中的城市是没有黄色的,仅有绿色和灰色。绿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用绿色来环抱灰色,使灰色与绿色相互溶解渗透。以绿地作为介质,逐渐减少甚至消除城市规划过程中产生的“无用空间”,使城市各个组团间相互联系,形成统一的网络,一方面完善城市的肌理,另一方面绿地所具有的生态效益也为城市的空气、气候等做出了贡献。

4.2.2废弃地的再生。城市发展速度快,各种设施、建筑都在进行着快速的更新迭代,城市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废弃的设施、废弃的场地。对待城市的这一部分,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是直接废弃不用,还是拆除重建,或者是废弃地的空间再激活?在城市人多地少的现状下,废弃不用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影响城市的景观风貌;拆除重建,避免了土地的闲置,但在重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程费用,以及对场地环境的二次破坏;再有,场地往往承载着一个时代、一个区域的集体记忆,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前两者都不是理想的方式。显然,第3种方案在对原场地最少改动的前提下,利用原有的设施进行公共空间的营造。对于棕地的修复,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在景观营造的基础上进行场地的修复。目前对第3种方案开始达成共识,美国高线公园、中山岐江公园都是很好的例子,把城市原本斑驳的伤口进行了遮掩与美化。

5景观织补的“织”与“补”

如果我们把“织补”这个概念进行一个拆分,不把它当成一个词,而是当成“织”与“补”2个动词来看待。那么,“织补”理论就有了新的内涵,把城市中散落的不成系统的空间用绿地系统来进行连通,如连接城区与城郊、居住区与商业区、城市核心区与自然保护区等,就应该对应“织”这个动词,它所展现的是一种化零为整的过程,一种从完全割裂开来的城市肌理到肌理完善的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城市中废弃地的重生就相应的对应“补”这一动词,所展现的是一种以绿地美化城市肌理的过程,是在场地原有肌理的基础上,以绿地重塑城市肌理的过程。可以是将原有的硬质场地美化为软质场地,可以是在废弃工业设施的基础上营造公共活动空间,是一个重新激发城市活力的过程。

6结论

在绿地规划过程中,我们常常提到要点、线、面结合,形成绿地网络。在景观织补策略中,就是对空间的各点、线与面进行有条理的织补,使之空间功能更加完善。景观织补理论在当今城市破碎化严重,肌理混乱的条件下已经运用得越来越多,不局限于旧城城市肌理的修复。在旧城更新中,以景观织补的理论指导旧城的肌理修复、与新城的风貌协调、景观效果的改善;在新城建设中,应用于城市中“闲置用地”的使用,使城市各个组团形成统一的系统,使城市成为一个完善的综合体,同时也用于城市废弃地的更新再利用。

本文以景观织补中的绿地为主要对象,探讨了绿地在织补过程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并演化出3种以绿地为介质的景观织补模型:基质、隔离、背景,简要阐述3种模型的应用场所。同时,基于前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将一般意义上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的“织补”理论分解为“织”理论与“补”理论,“织”理论基于较大尺度,阐述为化零为整、从无到有、联系城市各个斑块,使之成为统一的整體,从而修复破碎的城市肌理。将“补”理论阐述为对肌理的美化,通过植物的柔化、景观与生态作用,使城市破旧场地、设施重新焕发活力,解决小区域的景观断裂问题,从而在较小尺度上修复城市肌理。

绿地具有极大的弹性,融合性、连接性、景观性与生态性,以绿地为介质的景观织补解决了城市破碎化、区域间不协调、景观效果等城市肌理问题,看重绿地在织补城市肌理中的重要性有利于营造更完整的城市系统,更理想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