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范式与“新媒体”无感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的新路径

2019-07-04 09:20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危机大数据心理健康

王 春 秀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外语系, 辽宁 沈阳 110164)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校园事件”的频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逐渐成为社会、政府和家庭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为进一步强化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心理健康服务中承担的社会责任,2016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作为我国第一个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政策指导性文件,《指导意见》坚持以“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作为第一原则,就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出了全方位的指导性意见。

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的大环境和多元文化价值观念交融碰撞的强烈冲击下,公众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的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生存压力、单位的竞争压力和家庭的生活压力持续加剧,由此导致大众的物质生活方式、思想动态、心理情感取向、价值伦理观念和思想道德约束随之发生了深刻而微妙的变化。而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理活动更为无序多变,心理冲突也更为复杂激烈。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拥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所面临的心理健康压力,以及由释放压力所产生的问题丝毫不少于普通民众,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受环境适应、人际关系、恋爱情感、性格情绪、求职择业和学业困难等问题的困扰。一项针对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数据表明:在因病休学、退学的学生中,分别有37.9%和64.4%的人存在精神疾病[1]。大学生心理健康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通过评估、预警、引导和干预等方式,有效疏导心理问题,防范心理危机的发生和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的研究状况和基本内涵

1.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研究的缘起

通过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可见,目前学术界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文章较多,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大学生心理危机特点、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以及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理念、干预主体和干预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而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控途径和防范措施方面则比较匮乏,部分研究者只是结合工作经验和局部案例,粗浅、平淡、常规地提及防控的思路和建议。

总体而言,已有的研究领域、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大多局限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下游研究,即如何干预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具体途径,以及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诸多问题的“补救性”干预举措;而缺少精准有效的上游研究,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控机制、防范途径和有效预警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旨在减少学生心理疾病、控制学生恶性心理事件的“问题模式”[2],是我国多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所采取的基本路径。因此,如何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前移”,重视心理问题的积极防范、避免心理危机的形成应是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科技和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应用领域的持续性突破,尤其是“大数据”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开启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的信息化时代,也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2.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的内涵阐述

心理危机是个体发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失衡、情绪失控或行为失调等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在19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经过系统的研究后,卡普兰认为,当个体面临困境或生活重大事件,而其应对能力或支持系统无法应对这一情境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3]就是心理危机。他将心理危机描述为“一种稳定的不安感”[4],充分说明心理危机的影响是深刻而持续的。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诸多因素影响下的综合性产物。 在性质上, 具有积极与消极、危机与机遇并存的二元特质; 从形成上看, 是心理问题由弱到强、从内隐到外显、由量变到质变渐进积累的变化过程。 大学生自身是化解危机的主体, 不同的危机应对态度会导致截然相反的结局[5]。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是高校对处于心理危机前兆或心理危机暗示情况下的学生, 采取有效疏导、提前预判和及时防控等措施, 避免心理问题进一步滋生和持续恶化, 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偏差、过激等危险行为发生的概率, 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面临的现实问题

1.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局限性凸显

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和实践方面,我国高校已有长期的宝贵经验积累。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摸索,初步建立了符合大学生群体实际、学校管理实情和学生心理演进规律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心理健康常态化校园活动、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站[6]等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特色教育模式基本形成。“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联络员”等干预角色典型模式,代表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色。着力于恢复受害者情绪的“平衡模式”(Equilibrium Model)、旨在重获思维中的理性和自我肯定成份的“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及考虑当事人心理与社会环境平衡的“心理-社会转变模式”(Psychosocial Transition Model)[7],是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所经常采取的模式。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模式,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剧表演等,在现代社会和现代高校校园中,虽能继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逐渐暴露出局限性。受技术、观念双重因素影响,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遍重视事后心理干预,强调被动式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而对事前心理危机预防、心理危机预测和发现、积极心理观念的宣传和普及等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大学生保护个人隐私意识和抗拒心理让心理疏导和干预工作失去抓手。

2.自媒体掩盖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峻化

自媒体(We Media)时代, 美国的Facebook、Twitter, 中国Qzone、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人网等众多现代化媒介, 为每一位大学生提供了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 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的青年社会群体, 已成为自媒体开发、使用和传播等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7年1月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 截至2016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 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大, 高达30.3%。 这个年龄段主要是大学生群体。 一项针对我国大学生“自媒体主体意识”的社会调查显示, 大学生在参与自媒体领域的各类活动中, 主体自觉相对缺乏,既忽略了作为自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又不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道德自律与政治意识[8];“重要的并不是外部的干扰, 而是从表面上看来不具有干扰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部干扰”[9]。 自媒体时代的去中心化、核裂变化、高交互性、草根性等特点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人人都是媒体人”的现状增加了心理危机识别和筛选的难度, 因而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处理。

3.敏感而自我意识强烈的群体特征增加了心理疏导难度

与生理进化发展相比,大学生心理机制的发展成熟具有明显滞后性。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心理处于从未成年向成年,从不成熟人格向成熟人格过渡的转型阶段。处于此阶段的大学生特别在意他人看法,容易产生焦虑、孤独和无助感。敏感而脆弱的性格、自我意识强烈而抗挫能力较差等是该群体的显著心理特征。无论是说教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案例式的心理健康讲座,以及角色参与式的心理情景剧都是直接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这种直接的、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大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和抗拒行为,增加了心理疏导的难度。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无感干预是容易达到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效果的一种方式。而所谓的“无感”干预就是采取一种尽可能减少学生厌烦情绪和抗拒行为的干预方式,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和干预的做法。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机制的双重建构

1.基于大数据范式的心理危机防范机制的系统化构建

随着迅捷便利、功能各异的互联网媒介产品的运用、普及和发展, “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而至。 “大数据”与每个人的生活相融合, 并深刻影响、改变、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思想和行为方式。 在“小数据”世界中, 人们关注的是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 试图通过有限的样本数据来剖析事物内在机理和规律。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 “大数据”时代开启了人们利用数据挖掘技术, 探索隐秘在海量庞大数据背后的真实逻辑关系。 在心理学领域, “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策略研究是目前的新动向, 也是今后的主要趋势。 面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碎片化”[10]困境, 构建基于“大数据”范式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机制, 系统地建构一套涵盖信息搜集、危机评估、心理干预和后期观察等全过程的心理危机防范体系, 对于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及时发现和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1) 以全方位信息搜集为基础。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识别具有偶然性、迟滞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产生明显异常行为时才有可能被纳入识别范围。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化校园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革命性应用,可以说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每个学生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如通过图书借阅信息,挖掘学生兴趣爱好;通过数据库检索,记录发现学生学术专长;通过微信、微博的内容发布、留言、互粉等常态化行为,分析学生人际关系、择友偏好、人际交往能力,乃至情绪波动和变化等信息。甚至可以通过分析两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空间分布的一致性来判定两人关系的亲疏远近。与传统的心理咨询不同,大数据思维克服了信息分散度高、隐蔽性强、获取性差的缺陷。借助于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校园信息化公共设施,高校可以在短时间内采集大量的学生信息。而且,这些信息的采集对学生来说几乎是“无感”的,避免了因学生抵触数据获取而采取“作弊”的可能性。

(2) 以系统化危机评估为支撑。 评估机制系统化是指在评估学生心理数据时, 不同信息之间可以相互验证, 系统根据定义的规则自动甄别、筛选出潜在的心理危机易发人群。 研究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倡导积极心理取向的积极心理学基本理论认为, 通过构建心理危机评估预警系统, 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前移, 积极预防心理问题, 长期跟踪评估心理健康状况, 及时干预心理危机于萌芽时期, 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 科学的心理健康评估、预警机制是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工作的事实性依据。 在大数据思维下, 大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具有评估对象普遍化、评估内容全面化、评估机制系统化的特点。 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在评估范围上囊括所有在校生, 通过数据分析技术, 在计算机的自动处理下, 可以快捷、准确、批量化地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在心理咨询中, 通常咨询师可以获取和可利用的心理评估指标是有限的, 心理危机评估的难度也相应加大; 而通过多种途径采集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是多维度的, 从日常生活到兴趣爱好, 从学习学术到聊天交友, 学生的言谈举止等各方面信息都是心理危机评估的重要内容。

(3) 以精准化积极干预为手段。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具有多源性, 但从总体上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是由于自身问题或对自身认知不足而诱发的。 个人因素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因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化引发的心理冲突, 因学业压力增加而产生焦虑的心理问题, 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导致的自身人格障碍即个人情绪波动,因恋爱产生的情绪困扰等[11]。来自于社会、学校及家庭等环境因素的深刻影响, 也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危机产生的外在原因。 大学生心理危机最终的产生是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确定了潜在的心理危机易发人群后,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要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 绝不能将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割裂开来。 然而,我国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着眼于整体教育,面对心理危机成因多样化、迫切需要个性化危机心理干预的大学生, 其能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显然是有限的。 因此,利用“大数据”技术,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心理数据的挖掘式分析, 进一步确定引起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内部潜意识因素和外部干扰因素, 针对个性化问题制定具体心理干预策略, 进行精准干预, 有效疏导学生心理问题成为必然。

(4) 以立体化持续反馈为保障。完整的大学生心理防范机制是闭合式的,包括从心理信息数据采集、心理危机评估、心理危机干预,到干预后的观察反馈,以确保学生心理危机的消除,避免“二次心理危机”的产生。在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干预过程中需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干预方案;在干预后,利用学生行为、心理的大数据信息对当事人进行持续性的观察、追踪、监控和反馈,在必要时进行再次心理疏导或干预。预后观察、追踪、监控和反馈应该是持续性的、立体化的,持续的时间应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观察、追踪、监控的内容既要考虑学生干预前心理问题,又要兼顾个体的综合数据,进行立体化、无盲区的系统扫描学生心理,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疏导、早见效。

2.基于校园新媒体的心理危机无感干预的实现

校园新媒体是与宣传栏、板报、广播、校刊等传统媒体相区别的现代化媒介手段。 以移动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微信、QQ、微博、公众平台、贴吧等通信、交流沟通载体是当前大学校园中的新兴媒体。 由于新媒体在学生群体中使用的广泛性和高度忠诚性, 因此, 新媒体天然具有承担无感式心理干预的特质和属性。 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中的作用如图1所示。 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的积极作用, 是对传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的重塑和升级。

图1 “大数据”范式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机制运作图

(1) 以新颖、简洁、精细的内容,增加新媒体的用户粘度。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微信、QQ等新媒体与其说是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几乎所有大学生都在使用新媒体。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饱受欢迎的原因除了新媒介的形式外,内容上适合青年大学生的喜好也是重要因素。高校应投入专门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开发新颖而有吸引力、简洁而内涵丰富、精细而寓意深刻的内容,发布到官方新媒体上,增加学生群体的用户粘度。与此同时,在后台可以轻易获取大量的学生在新媒体的访问、留言、互动等数据。这种无感介入获得的数据不需要学生主动参与,且对作弊和误传比较免疫,因此,可以直接用于心理健康与否的分析。

(2) 建立对等角色深度介入机制,促使学生消除隔阂和自觉调适。传统的心理危机干预方式要么是师生关系、要么是医患关系,学生在心理上是有一定排斥的,在交流、倾诉中会有意无意地过滤掉部分信息,从而让心理干预的效果打折扣。从心理学角度看,两个有相似经历的人更容易相互倾诉,即所谓的“同病相怜”,这一原理可以用于引导心理失衡的大学生主动倾诉。在“大数据”范式的心理危机防范机制中,心理工作人员可以深入分析问题学生的经历,具体剖析心理失衡的诱因,并以与问题学生相等(或相似)的角色在新媒体上与其互动、倾听其心声,适时疏导学生排解心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勇于克服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实际上,新媒体承担的是学生心理压力“缓冲剂” 的角色。通过对等角色介入,心理工作人员可以获得问题学生的高度认同,以朋辈身份进行无障碍、深层次的交流,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将被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心理调适机制。

猜你喜欢
危机大数据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危机”中的自信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