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根成 林东余 李荣贵 钱双 李进前 李强
摘要 本文对2010—2016年崇明区稻飞虱发生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历年中白背飞虱发生量最多,灰飞虱次之,褐飞虱最少;白背飞虱发生量年度差异大,以三(1)代发生最多;灰飞虱以三(1)、四(2)、五(3)代为主要危害代,自2011年开始,灰飞虱发生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近年褐飞虱发生量明显低于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各年度间发生量差异不大,以六(4)代发生最多、三(1)代最少。
关键词 稻飞虱;发生特征;崇明区;上海
中图分类号 S435.1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9-0080-03
稻飞虱属半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害虫,俗名火蠓虫,是危害水稻的三大害虫之首,是一种迁飞性、暴发性害虫[1-2],同时稻飞虱也是传播水稻病毒的媒介[3]。研究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发生规律并对其进行科学防治,是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对2010—2016年崇明区稻飞虱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崇明区稻飞虱的监控和防治提供参考。
1 调查方法
1.1 灯诱调查
诱虫灯安装应紧靠稻田,光源离稻田1.5 m,开灯时间从本地最早见虫年份的成虫初见期前10 d开始,至常年成虫终见期后10 d结束,每天天黑前开灯、天亮后关灯。逐日对诱获的成虫计数,记录诱获飞虱的种类及数量[4-5]。从出现稻飞虱成虫量突增日到高峰后突减日为止为1个峰期,峰期中稻飞虱量最多的日期为高峰日。前一峰的突减日和后一峰的突增日之间相距3 d以内(包括3 d),则计为同一个峰期。
1.2 田间调查
选择主栽品种代表地号,采用平行双行跳跃式取样,每块地号调查5~10点,每点2丛。将涂有虫胶或机油的白搪瓷盆斜放在稻丛基部,用手迅速拍打稻丛[6-7],记录各类飞虱的数量及虫龄。卵块调查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剥查取样稻株,镜检卵条和卵粒并计数,卵分3级。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虫种及始见期
2010—2016年灯下诱捕数据表明,本地区稻飞虱种类主要为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3种,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年均发生5代、灰飞虱年均发生4~5代;不同年份3种飞虱发生时期有较大差异,灰飞虱始见期早于白背飞虱,白背飞虱始见期早于褐飞虱。历年灰飞虱始见期一般在5月初,2014年始见期最晚,在5月23日;白背飞虱始见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褐飞虱始见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图1)。
2.2 灯诱稻飞虱发生动态
2.2.1 灯诱灰飞虱发生动态。2010年及2011年灯诱灰飞虱虫量较高,三(1)、四(2)、五(3)代为主害代,2010年三(1)代有2个诱虫高峰,分别是在6月10—16日和6月30日至7月1日。据6月15日灯下监测,单灯平均诱虫量为23.8头,最高为98头;据6月30日监测,单灯平均诱虫量为143.3头,最高为200头。四(2)代诱虫高峰在7月15—16日,据7月15日监测,单灯平均诱虫量为168.8头,最高为550头。五(3)代有2个明显的诱虫高峰,分别在8月3日和8月16—17日。据8月16日监测,单灯平均诱虫量为26.3头,最高为100头。2011年三(1)代有2个诱虫高峰,分别是在5月30日至6月4日、6月6—9日。据6月1日灯下监测,单灯平均诱虫量为871.88头,最高为4 640头。四(2)代也有2个诱虫峰,分别在7月2—3日、7月6—8日。据7月6—8日灯下监测,单灯平均诱虫量为53.1头,最高为210头。五(3)代有1个明显诱虫峰,在8月8—10日。据8月8日灯下监测,单灯平均诱虫量为51.14头,最高为176头。
2.2.2 灯诱白背飞虱发生动态。2012年、2016年灯诱白背飞虱虫量最高,三(1)代为主要迁入代。2012年,白背飞虱三(1)代6月7日始盛,6月30日至7月13日为迁入峰,白背飞虱大量迁入,7月6日平均单灯诱虫量为602头、最高诱虫量为1 824头,7月13日平均单灯诱虫量为883.86头、最高诱虫量为4 304头。四(2)代8月12—13日为迁入峰,据8月12日灯下监测,平均单灯诱虫量为16.14头、最高诱虫量为80头。五(3)代有3个迁入峰,分别在8月29日、9月3—4日、9月9日,据9月9日灯下监测,平均单灯诱虫量为39.5头、最高诱虫量为178头。2016年,白背飞虱迁入时间集中、迁入量大,三(1)代始盛期在6月9—12日,有3个迁入高峰期,分别在6月19—23日、6月30日至7月6日、7月16—21日。据6月22日灯下监测,平均单灯诱虫量为846头,最高诱虫量为3 000头;7月3日平均单灯诱虫量为218.2头,最高诱虫量为500头;7月19日平均单灯诱虫量为216.67头,最高诱虫量为1 000头,7月27—28日为三(1)代盛末期。四(2)代于8月2—4日始盛,8月20—24日为迁入高峰,据8月21日灯下监测,平均单灯诱虫量为4.17頭,最高诱虫量为18头。
2.2.3 灯诱褐飞虱发生动态。近年褐飞虱发生量明显低于灰飞虱和白背飞虱,2012年及2014年灯诱褐飞虱发生虫量相对较多。2012年三(1)代褐飞虱于7月6日进入迁入始盛期,7月7—13日为迁入高峰。据7月13日灯下监测,平均单灯诱虫量为16头,最高诱虫量112头。四(2)代于8月12—15日进入迁入高峰,8月14日平均单灯诱虫量为5.13头,最高诱虫量为20头。五(3)代有2个明显的迁入峰,分别在9月3—4日、9月8—9日,其中9月3日平均单灯诱虫量为49.4头,最高诱虫量为202头。六(4)代有2个迁入高峰,分别在9月21日、9月25—27日。2014年三(1)代褐飞虱在7月14—17日有1个明显迁入高峰,最高峰日平均单诱灯虫量为20.67头。五(3)代褐飞虱在8月31日至9月3日有1个明显成虫迁入高峰,平均单灯诱虫量为10头,最高诱虫量为89头。六(4)代有2个明显迁入高峰,分别在9月12—14日、9月17—18日。2011年、2015年、2016年灯诱褐飞虱发生总体呈不明显趋势。
2.3 燈下种群消长动态
2010—2016年灯诱稻飞虱累计虫量为30 346.04头,其中白背飞虱最多,为19 193.10头,占总诱虫量的63.25%;灰飞虱次之,为8 859.84头,占总诱虫量的29.20%;褐飞虱最少,为2 293.10头,占总诱虫量的7.56%。灯下诱虫量年度差异大,2012年总诱虫量最高,为5 715.3头,其中白背飞虱占68.50%、灰飞虱占21.89%、褐飞虱占9.61%;2016年总诱虫量次之,为5 571.6头,其中白背飞虱占93.26%、灰飞虱占5.18%、褐飞虱占1.56%;2014年总诱虫量最少,为2 593头,其中白背飞虱占47.15%、灰飞虱占33.22%、褐飞虱占19.63%(图2)。
2.3.1 灯下灰飞虱种群消长动态。自2011年开始,灰飞虱灯下诱虫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11年灰飞虱总诱虫量最高,为2 853.9头;2010年次之,为2 058.7头;2016年最少,为 288.4头。历年灰飞虱诱虫量最多的是三(1)代,其次是四(2)代,七(5)代虫量最少(图3)。
2.3.2 灯下白背飞虱种群消长动态。2010—2016年白背飞虱三(1)代灯下诱虫量最多且年度差异大,四(2)代、五(3)代诱虫量少。历年三(1)代总诱虫量为17 000.8头,占总诱虫量的88.58%;四(2)代总诱虫量为1 769.7头,占总诱虫量的9.22%;五(3)代诱虫量最少,为422.6头,占总诱虫量的2.2%。2016年三(1)代诱虫量最多,为5 034.5头;2011年最少,为 546.2头。历年中,以2016年灯诱白背飞虱诱虫量最多,为5 195.8头,三(1)代占96.9%;2012年次之,为3 914.9头,三(1)代占93.42%;2011年最少,为932.2头,三(1)代占58.6%(图4)。
2.3.3 灯下褐飞虱种群消长动态。2010—2016年,褐飞虱各代灯下诱虫量差异不大,平均六(4)代最多,三(1)代最少。年度间比较,2012年褐飞虱灯诱虫量最多,为549.6头;2014年次之,为509头;2016年最少,为87.4头(图5)。
2.4 田间种群消长动态
2.4.1 田间灰飞虱种群消长动态。2010—2016年灯下诱虫量与田间稻飞虱的发生趋势一致,说明灯诱监测可用于稻飞虱的发生趋势预报。历年中,2010年和2011年灯诱灰飞虱虫量较多,2010年三(1)代灰飞虱有2个发生高峰,分别在6月10—16日和6月30日至7月1日;四(2)代发生峰在 7月15—16日;五(3)代有2个发生峰,分别在8月3日和 8月16—17日。据2010年8月5日田间调查显示,稻飞虱平均虫量为71.55万头/hm2,其中灰飞虱45.0万头/hm2、白背飞虱18.0万头/hm2、褐飞虱9.0万头/hm2;平均卵量为 294.0万粒/hm2,卵级以1级、2级为主。另据8月18日田间调查结果可知,稻飞虱平均虫量为76.05万头/hm2,平均卵量为 95.85万粒/hm2,虫卵以灰飞虱和白背飞虱为主。2011年三(1)代灰飞虱有2个发生高峰,分别在5月30日至6月4日和6月6—9日;四(2)代也有2个发生峰,分别在7月2—3日和7月6—8日;五(3)代有1个明显发生峰,在8月8—10日。据7月15日田间调查显示,稻飞虱平均虫量为57.3万头/hm2,最高田块虫量为117.0万头/hm2;平均卵量为463.35万粒/hm2,最高卵量为1 410万粒/hm2,其中1级、2级卵占62.9%。另据8月11日田间调查,稻飞虱平均虫量为54.0万头/hm2,其中灰飞虱19.5万头/hm2、白背飞虱19.5万头/hm2、褐飞虱15.0万头/hm2;虫龄以低龄为主,占比74.8%;平均卵量为57.45万粒/hm2。
2.4.2 田间白背飞虱种群消长动态。2012年、2016年灯诱白背飞虱虫量较多。2012年,白背飞虱三(1)代6月30日至7月13日为迁入峰;四(2)代8月12—13日为迁入峰;五(3)代有3个迁入峰,分别在8月29日、9月3—4日、9月9日。据7月2日田间调查,灰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发生,平均虫量为28.8万头/hm2,平均卵量为453.3万头/hm2,其中1级、2级卵所占比例为81.8%。据7月16日田间调查显示,平均虫量为244.95万头/hm2,最高虫量为558.0万头/hm2,虫龄以1龄、2龄为主;平均卵量为1 510.95万粒/hm2,最高卵量为6 150万粒/hm2,卵级以1级、2级为主。2016年白背飞虱迁入时间集中、迁入量大,三(1)代始盛期在6月9—12日;有3个迁入高峰期,分别在6月19—23日、6月30日至7月6日和7月16—21日;7月27—28日为盛末期。据7月15日田间调查显示,平均虫量为396.0万头/hm2,其中灰飞虱51.0万头/hm2、白背飞虱 312.0万头/hm2、褐飞虱33.0万头/hm2,平均卵量为450.9万粒/hm2。据7月25日田间调查,平均虫量为67.5万头/hm2,以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为主,褐飞虱占10.4%,平均卵量为18.75万粒/hm2。
2.4.3 田间褐飞虱种群消长动态。历年中,以2012年、2014年褐飞虱发生虫量最多。2012年三(1)代褐飞虱于7月6日进入迁入始盛期,7月7—13日为迁入高峰,据7月15日田间调查,平均虫量为328.5万头/hm2,卵量为7 770万粒/hm2;前段时间未进行防治的地块虫量为726.6万头/hm2,其中褐飞虱14.55万头/hm2,卵量为17 688.0万粒/hm2。四(2)代于8月12—15日进入迁入高峰,据8月27日田间调查,褐飞虱平均虫量为38.7万头/hm2,虫龄以低龄为主,平均卵量为79.2万粒/hm2。五(3)代有2个明显的迁入峰,分别在9月3—4日和9月8—9日。据9月5日田间调查,褐飞虱平均虫量为123.0万头/hm2,最高虫量为1 058.4万头/hm2,其中低龄虫占25.5%、高龄虫占29.0%、成虫占45.4%;平均卵量为854.55万粒/hm2,最高田块为3 375万粒/hm2,田间发育进度为1级占60.2%、2级占21.7%、3级卵占18.1%,9月12—14日进入卵孵高峰。2014年三(1)代褐飞虱在7月14—17日有1个明显迁入高峰。据7月21日田间调查,平均虫卵量合计为1 013.1万头/hm2,其中虫量为261.15万头/hm2,幅度为88.2万~705.6万头/hm2(灰飞虱143.4万头/hm2,白背飞虱88.5万头/hm2,褐飞虱29.1万头/hm2),田间虫态以1、2龄若虫为主,占55.56%;平均卵量为751.95万粒/hm2,幅度为0~1 781.25万粒/hm2,1、2级卵占82.46%,7月25—26日达卵孵高峰。五(3)代褐飞虱在8月31日至9月3日有1个明显的成虫迁入高峰,据9月9日田间调查,田间飞虱平均虫量为91.65万头/hm2,最高虫量为468.0万头/hm2,其中褐飞虱为69.9万头/hm2,占76.27%,田间褐飞虱低龄虫占66.38%、高龄虫占23.67%、成虫占9.95%;平均卵量为85.2万粒/hm2,最高田块卵量为450万粒/hm2,田间发育进度为1级占51.79%、2级占 23.21%、3级占25%。
3 结论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崇明区稻飞虱种类主要为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3种,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年均发生5代,灰飞虱年均发生4~5代;不同年份3种飞虱发生时期有较大差异,灰飞虱始见期早于白背飞虱,白背飞虱始见期早于褐飞虱[5]。2010—2016年白背飞虱迁入量最多,灰飞虱次之,褐飞虱最少。白背飞虱迁入量年度间差异大,以三(1)代迁入最多。灰飞虱以三(1)、四(2)、五(3)代为主害代,自2011年开始,灰飞虱发生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近几年褐飞虱发生量明显低于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各年度间迁入量差异不大,以六(4)代迁入最多,三(1)代迁入最少。
4 参考文献
[1] 彭兆普,马明勇,傅强,等.湖南近三年褐飞虱发生规律研究[J].植物保护,2012,38(4):147-151.
[2] 张海燕.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J]新农业,2018(3):27-28.
[3] 黄志宽,张宗泽,何拥军,等.几种新农药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比较[J].湖南农业科学,2009(7):91-92.
[4] 张晓.抗褐飞虱水稻恢复系的创建[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5] 陈侠桦,苏杰,金中伟,等.宝山区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2017,37(1):36-40.
[6] 陈燕.中国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比较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7] 邓飞.水稻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改良后代的抗性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作者简介 韩根成(1979-),男,江苏徐州人,硕士,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