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2019-07-03 02:30王富军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6期
关键词:类型小学数学设计

王富军

[摘 要]数学具有较强的严密性、逻辑性,是一门对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所以仅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给学生设计一些数学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就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促使学生真正学习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作业;设计;类型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8-0006-02

教学数学新课前,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的过程中复习旧知、预习新知,明确下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这样,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就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上就会专心地听教师讲解,积极思维,深入地探究和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識。因此,在设计数学预习作业时,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设计多种不同类型的预习作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真正习得新知。

一、设计材料型预习作业

数学中有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将其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学习,因此上课前,教师应让学生准备好相关的探究材料。特别是教学空间几何和概念课时,学生需要借助一定的生活素材来理解所学知识,这就更要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好探究材料。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形成初步认知,进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前,教师给学生设计以下的材料型预习作业:“请回家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如纸盒子、铁盒子等,先自己在家准备好材料,再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试着把收集到的纸盒子剪开,看看每个面的展开图是怎样的,并思考“纸盒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对应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哪部分”等问题。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学生初步了解了立体图形和它各个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立体图形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而且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在积极的交流讨论中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这里,通过设计材料型预习作业,使学生上课前就对所学的新知识形成初步认知,为学生真正理解新知奠定基础。

二、设计操作型预习作业

由于数学抽象难懂,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再加上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高,知识体系还不完善,所以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比较枯燥乏味,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从他们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操作型预习作业,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图形,认识图形的特征,学会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等,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前,教师可让学生先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剪拼、折叠等实践活动,探究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探究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动手操作来深化学生对所学概念和知识的理解,是当前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能让学生形成更直观、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因此,在设计操作型预习作业时,教师应让学生做中有思、以思促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教学《三角形》一课,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比教师进行单纯的理论讲解有效得多。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可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棒,课上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量一量、拼一拼,同时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样的木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可以围成三角形的木棒之间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等于、小于第三边时,分别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在思考、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探究出其中的规律,明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三、设计实践型预习作业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且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咨询等活动,鼓励他们周末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在实践中探究新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设计以下的实践型预习作业:“请对自己班上同学的周末安排进行调查,看看大家周末都做些什么。看看同学们是在家学习,还是和父母一起出去游玩。”调查同学周末的安排,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协调好大家的时间,了解每个同学的兴趣爱好。在调查过程中,学生明白了统计的含义以及统计的内容、统计的实际意义等。在学生设计方案时,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我们班要组织去一个著名景点游览,时间计划是一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游览计划,计划里包含每个景点的游览安排、费用和具体的路线等。”这样,学生设计时还需要思考以下问题:“如果自己是一个组织者,应该怎样组织分工,才能合理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游览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调查哪些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游览计划,并与全班同学分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看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其中,是否能够与同学进行积极的合作交流,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并且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另外,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调查统计,可以提高他们获取信息、收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与他人交流合作,获得好的情感体验。

四、设计层次型预习作业

学生间客观存在个体差异,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作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设计数学预习作业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探究的时空,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选择自己可以完成的作业,挖掘自身的潜能。

例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教师设计以下的层次型预习作业:第一个层次为基础题,难度较低,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像10×20、19×20等整数乘整数的题目,学生只要进行口算或列一些比较简单的竖式就可以算出来。第二个层次为综合题,主要针对大部分学生设计的,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有350名学生需要去参加一个讲座,教室一共有20列,18排。问教室能不能容纳下所有的学生”等题,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既可以用除法求解,又可以用乘法求解,需要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思考,灵活应变,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第三个层次为拓展题,主要针对一些对数学真正有兴趣、数学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设计,旨在发展这部分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他们的认知空间。如让学生自己研究点子图、不用计算器算一些比较大的两位数乘法、思考解决方法是利用怎样的算理来计算的……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深入探究。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数学预习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之,课前预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灵活设计课前预习作业,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类型小学数学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