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朝蓉
(中国地质图书馆,北京 100083)
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的发展目标,认真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地质工作经验,科学把握地质工作发展的时代脉搏,提出了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作为局直属单位——中国地质图书馆的一名职工,笔者就如何做好新时期地学文献研究工作,更好地支撑和服务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发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九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未来的30年,分两个阶段做出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从国外发展经验和我国改革发展进程看,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呈现有增无减的态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在6.5%以上的增长水平,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和铁、铜、铝、铅、锌等重要矿产的消费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6.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其中,煤炭增长1.0%,原油增长6.5%,天然气增长17.7%,电力增长8.5%。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18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煤炭净进口2.76亿吨,同比增长5.2%,为近四年来最高水平。2018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45.3%。如果矿产资源保障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表1 2014—2018年我国重要矿产消费情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地质矿产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做出批示,要求加大国内油气资源勘查开采力度,提高油气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明确要求,强调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贯彻落实要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让人们有条件使用可再生、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资源,以及打好蓝天保卫战、降减发展对环境的污染排放等。2019年以来,围绕矿资源保障问题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所有这些,都对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实施铁路、公路、机场和输油气管线、调水管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综合整治、河流综合治理、荒漠化防治、农业低产区治理等专项治理工程,都需要部署开展资源、环境、空间、灾害等多要素调查评价,进一步搞清楚地表、地下空间情况,提供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地质解决方案。我国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具有群发性、突发性、链发性、复发性特点。据有关统计数据,目前全国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近24万处,威胁人口3500多万,威胁财产超过2.5万亿元。其中,大型和特大型隐患点有2.7万多个。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市场规模巨大。2017年,我国非油气矿山有6.77万座,年开采矿石量大于300亿吨,采矿累计压占损毁土地近400万公顷,已修复治理86万公顷,采矿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占工业废弃物45%,废石、煤矸石、尾矿总量大于600亿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越来越宽,对产品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强调要用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把这项重要的任务交给自然资源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支撑管理,就需要组织开展土地质量调查、地下空间调查、水文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等综合调查评价,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在多要素调查、系统监测、综合信息集成、科学预测、有效治理等方面的优势,提供更加详实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加快推进,高精尖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加速“深空、深海、深地、深蓝”领域的科技创新成为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发展主动,中央决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基础性、先行性的地质工作必须紧紧跟上、有所作为。2018年10月,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以“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构建地球系统科学核心理论支撑(“一核”),引领深地探测、深海探测国际科学前沿(“两深”),建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优化管控、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三系”),全面增强对高质量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努力使自然资源主要领域科技创新跻身先进国家行列[1]。2019年3月,自然资源部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励科技创新人才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列出20项主要任务,全部涉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目前,相关的部署安排正在依托科研团队、重大项目有序推进,这为转型发展中的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实施地学科技创新计划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新机遇、新平台。钟自然局长多次强调,科技创新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命根子,是地质调查事业的灵魂,地质调查的过程,就是科技创新的过程。顺应时代要求,服务国家建设,谋求更大发展,就必须加快科技创新。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等地区发展战略实施,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地质工作要提前5年、10年安排部署,否则,“一马挡道,万马不能前行”,这是对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给予高度评价。温家宝同志曾经指出,要大力推进地质工作的根本转变,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地质调查百年历史、四十年改革开放史、十八大以来新实践新探索充分表明,地质工作事关民族复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我们新一代地质人,应当不断提高站位,更加自觉地站在国家的高度、民族的高度、人民的高度、历史的高度,重新认识新时代地质工作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努力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重大战略决策实施提供更加及时、准确、有效的支撑服务,发挥好其基础性、先行性作用。
围绕国家建设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始终是地质工作的立身之本和使命所在。国家需求的变化,是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新时期的地质调查应当与时俱进,随着国家建设和改革发展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工作内容和工作布局。新时期地质调查事业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党的十九大前后,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中央要求、更好推进地质工作转型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组织开展了大学习、大调研、大研讨、大培训等,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地质工作的根本性转变。推动这种转变,在工作方式上,必须由以往的个人、小团队的“单兵作战”,转变为大团队、多单位、跨学科的“立体作战”,要求多学科集成、多兵种协同、多目标服务,这为中国地质图书馆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开拓创新、有所作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地质资料是进行经济建设和后续地质工作的依据和条件,尤其在大数据时代,公共决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系统的数据[2]。对于馆藏机构来说,掌握服务的精髓,就是要构筑以质量为核心、全方位满足不同需求的大服务体系。其中,坚持按需编研,提高地质资料编研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使得编研成果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是关键[3]。在馆藏文献和地质资料开发应用方面,中国地质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人才队伍优势,应当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有所作为,做出应有的贡献。
成立于1916年的中国地质图书馆,目前是亚洲最大的地学专业图书馆。馆藏资料十分丰富,存有自近代地质学启蒙至今200年的国内外地学文献80余万册,世界各国地学文献1万余套,40余个大型文献数据库,在国际上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0个地学机构建立了文献交换及互借业务[4]。为了更好地挖掘中国地质图书馆的优势,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下文简称“部局”)决定加挂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的牌子,加强对馆藏文献资料的整理、集成、加工和开发利用,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对口服务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为国家机关、行业部门、地勘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为国外同行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恰逢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发展,中国地质图书馆的改革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近年来,中国地质图书馆以建设国际先进专业图书馆为主线,以不断提升为部局管理决策、科学研究、社会公众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满足自然资源管理决策、地学科技发展和社会公众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为目标,部署和开展重大项目研究,先后承担科技部、国土资源部项目10多项,内容涉及地学文献资源建设、馆藏资源数字化、地学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地学文献信息服务集群化研究、地学文献计量研究、地学情报研究和地球科学文化研究、科普宣传,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明显成绩[4]。创办《国外地学动态》《非常规能源信息》,组织开展非常规能源研究等专项研究,推出系列成果,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服务基础。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地球科学文化研究,出版成果《地球科学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报告》,创办《地学文化动态》期刊,为弘扬地学文化、加强地质文化建设与创新、促进地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添了新生力量[4]。
地学文献资源门类齐全、权威配套是中国地质图书馆的优势所在。为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和转型发展要求,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好典藏文献资料常态化查询、借阅、复制以及流动服务、对口服务等优势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依托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加速深化网络服务、远程服务,提高馆藏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项目、部局安排的重大项目,强化与大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局属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主动地提供馆藏地学文献资料目录清单,按需求及时把相关的资料信息便利地推送到用户。精准把握“快速响应、准确报道、精准服务”的要求,收集掌握专业需求,组织开展相应的资料查询、信息继承、专题研究、图件制作等工作,形成系列成果,提升对新时代地质工作的情报信息服务支撑能力。
紧紧围绕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心工作,依托资料信息、人才队伍、成果积累等优势,深化重点项目研究,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服务。比如,非常规能源专题研究需要深化、深入,提升产品服务的针对性;国内外勘查理论、方法和技术动态与趋势等跟踪研究需要更及时、精准,快出成果;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地学信息跟踪研究需要避开跟随性的重复,提升为局领导决策和直属单位工作服务的有效性。
坚持“不为所有、但有所用”的工作思路,加强与周边部属单位、局属单位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吸引更多用户使用、借用图书管理的优质资源。鼓励人才队伍、专家学者参与相关单位重大项目,锻炼培养人才,输送资源和人才优势,提升和扩大影响力,通过合作、交流,更好地掌握发展需求,理清发展思路,不断做大做强做优。
发挥优势,拓展领域,持续深化地学文化研究,加强重点领域科普文化产品的策划、开发和传播示范工作。深入挖掘和发挥局科普办公室和科普基地的优势和作用,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推动地学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密切关注地质调查工作新进展、新成果、新创造,依托现有专题研究、地学文化研讨、期刊网站建设等平台,深化研究,加强创新、推广和科学普及、文化传播、人才推荐等工作,提升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