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松金
摘要:我国正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标准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1]。可是该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成为当前高中教学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从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开放式評价三方面提出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有效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0-009-1
2001年,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拉开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2]。新课程背景下,由于评课者缺乏对新课程标准的认知,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趋向于形式化,例如评价功能失衡、评价只重结果等问题,致使评价内容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接触到教学评价的“本质”[3]。而数学这门学科,抽象且复杂,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完善的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评价体系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策略进行研究,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关键[4]。应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统一起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和谐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策略:
一、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
1.评价主体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多元化的评价目标,要求有多个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等。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通常由教师负责评价,学生只是被评价者,导致了评价主体的单一性,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形成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双向互动,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发现不同问题,实现各个评价主体的共同进步。
2.评价方法多元化
有效的教学评价需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需要结合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方法,定性与定量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需要考察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投入度及参与度;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需要考察学生思考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除了这些,还有书面评价、口头评价、课内评价、课外评价等,有效的教学评价,需要教师转变“以偏概全”的评价观念,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
二、实施过程性教学评价
1.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需要遵循过程性原则,即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以结果论英雄。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学生个性化的自由发展。每个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学生只要达到各自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证明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因此,过程性的评价打破了简单粗暴的评价方式,教师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让学生不断进取,不断前进。
2.关注教学的时间与效益
教学评价的核心是关注教师的教学效益,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只停留在教授内容的多少。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全面改革教学评价观念,全面看待教学效益,以学生在固定教学时间内达到的学习效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关注教学时间及效益还体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学生的高效学习。总之,以教学时间内达到的教学效益作为评价指标,减少了教学“形式化”的现象,使教学效益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实施开放式教学评价
1.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法
开放式的评价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评价的封闭格局,赋予学生自评权,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在课堂评价的主体性。通过学生自我评价与同学间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思并调整学习方法,还可以帮助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2.小组评价法
小组评价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及评价,每组有一个组长,由组长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分配学习任务,并由其他小组成员对其评论打分,实现不同组之间的互评。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能帮助学生看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促使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和谐顺利的展开。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全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本次课程改革中课程功能的变化,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师评价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芳,徐丹,傅海伦.对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再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2013,4:43-47.
[2]梁芳.新课程背景下藏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5,26(4):65-69.
[3]朱国荣.基于学生视角的课堂教学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2016,8:67-69+49.
[4]秦华,曹一鸣.当前韩国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2: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