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文章以“幼儿在编织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编织活动进行概述的前提下,分别从兴趣的激发、氛围的营造以及玩做的有机结合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就如何切实做好幼儿在编织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提出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幼儿 编织活动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97-01
编织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对于幼儿综合能力具有极高的要求,需要孩子们充分调动小手、眼睛和大脑,才能够顺利完成编织任务,在这样一种特殊形式的游戏中更加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视野里,手指尖是最能够体现儿童智慧的部位,在编织游戏中,幼儿的大脑得到更好的发育,更加利于各项综合能力的提升。事实上,想要真正做好编织活动,不仅仅需要一定的基础,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美工技能,可以说是寓教于乐,是游戏和教育的完美结合。由此可见,关于“幼儿在编织活动中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兴趣,诱导幼儿的探究欲望
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否具备兴趣,直接关系到后续各种活动能否得以顺利开展,对于幼儿编织活动而言,自然也是如此。如果说教师能够采用合理的途径,充分调动幼儿的动机,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更加愿意主动去思考,去动脑,去动手,更加愿意去探索,去尝试,然后通过自己的小手,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做出各种各样的编织作品。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认为教师一定要秉承以下基本原则:第一个就是非强制性的原则,不要采用强制的方法来约束或者是限制幼儿,要给予幼儿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高高兴兴得投入到编织活动中去;第二个基本原则就是编织活动的开展一定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探究欲望强烈,对于新鲜事物特别容易产生兴趣,基于幼儿的这种特点,教师合理选择合适的导入点,为编织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全面培养与提升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案例分析:在编织活动中,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就是引导幼儿们从生活中去收集形状各异的作品,然后统一到班级中进行展示,让孩子们自由观察,去介绍自己所收集作品的特点和特征等,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初步建立感性认识;然后我以“魔术”的方式,用普通的彩色纸条进行作品的编织,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特别想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最后,我将时间交给孩子们,不对他们进行过多干预,只是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依托已有的经验,去动手操作,去亲身感受,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并非只是旁观者,我会注意观察和指导,一旦孩子们遇到难题,或者有一些孩子因为创造力相对薄弱,发展水平不高,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及时走到孩子们面前,但是也只是给予其引导和鼓励,你愿意告诉老师你的新发现吗?你有设么需要需要帮助么?如果你愿意把你的创意和想法告诉我,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来想想,看怎么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呢?在鼓励孩子的情况下,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从而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孩子们看到自己富有想象力作品的时候,孩子们的内心一定是充满快乐的,自然也就对编织产生了兴趣。
二、营造氛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理
对于幼儿们来说,良好的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表明,如果一个教师善于结合幼儿的特点,营造良好的環境,幼儿们很容易产生求知的欲望,更容易他们想象力的激发和培养。编织从本质上来说,对于幼儿是相对陌生的,甚至孩子们都不知道何谓编织。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良好的编织环境更加利于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发。
案例分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充分意识到编织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为此,我在班级的活动角进行了精美的编织画创设,让幼儿们近距离感受编织这门独特艺术的魅力,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
在进行环境创设的时候,教师要特别注意两点:
做好物质环境的创设,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创造力而言,良好的物质环境可以说是基础,作为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指导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辅助材料的准备工作,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选择合适的辅料,进行编织品的加工。还有一点就是教师要强化对于幼儿的鼓励,不要千篇一律,要善于或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敢于尝试做出不一样的作品。比如说,在进行形状练习的时候,我会这样对孩子们施加引导:这些都是正方形,三角形,大家觉得可以做出什么呢?有的孩子说:老师我能用它们做出房子;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可以用他们做出车子等等,在七嘴八舌的气氛中,孩子们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实现着创造力的培养和提升。
还有一点就是自由氛围的营造,这样的环境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和提升。如果孩子们的想法能够得到鼓励和肯定,往往就更加愿意去尝试、去体验,也更加利于创造力的提升。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孩子们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他们只是有的时候不敢表达出来,害怕被老师或者小朋友们笑话。于是,我耐心对孩子们说:你的想法真有创意,如果你自己动手去尝试,真正做出来的话,大家一定会欣赏你的作品的。当孩子们听到这样话语的时候,感受到了被肯定的快乐,也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己的体会,获取了宝贵的经验,想法得到了验证,创造力得到了提升。
三、玩做结合,强化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还是处于贪玩的阶段,他们不喜欢被约束,他们不喜欢太多的限制,为此,我在日常编织教学中,尝试采用“玩做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一边玩耍,一边学习,逐渐在体验中去提升自己,将宝贵的好奇心转化为更强大的创造力。
案例分析:在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见到毛线,这也是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这样的话,在进行区域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有的拿着毛线随意设计,有的将毛线卷起来,有的用毛线作翻绳,兴致勃勃。看到孩子们的这种情形,我尝试让孩子们使用毛线进行编织与粘贴。孩子们特别开心,有的做出了娃娃,有的做出了小鸭子,有的做出了小鱼,有的做出了足球等等,总而言之,孩子们的想法都很大胆,造型都很富有创意,孩子们既开创了毛线的新玩法,也提升了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增强了信心,提升了创造力。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对于幼儿的编织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编织活动对于幼儿创造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要想真正达成上述目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先进的理念,需要教师对于幼儿的深入了解,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细心,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有力的平台;作为教师,要鼓励幼儿,肯定幼儿的每一次尝试,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哪怕仅仅是最微小的创意,教师也要给予具体的评价,这样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利于孩子们创造力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荷英.灵动指尖——大班幼儿编织活动的探索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5年93期
[2]黄美琼.创编织区域 促幼儿发展[J];黑河教育;2016年04期
[3]张亚静.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