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农业工作者的转变与发展

2019-07-02 04:42吕东昆
祖国 2019年9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

吕东昆

关键词:人工智能   农业工作者   职业转变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将很大程度的解放人类的生产力,并对现存固有产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冲击。作为支持国民经济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中国目前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新农民年轻化趋势明显等社会因素也将给现代化新农业带来巨大影响。农业工作者如何适应新时代发展这一问题亟待解决,现以山东地区农业工作者为例,分析未来的农业工作转变的方向可能性。

一、弱人工智能时代下山东地区农业转变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现状

早在1956年,John McCarthy就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他曾开玩笑说“一旦一样东西用人工智能实现了,人们就不再叫它人工智能了”。现如今的人工智能全部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弱人工智能(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ANI),只专注于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例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翻译,是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它们只是用于解决特定的具体类的任务问题而存在,大都是统计数据,以此从中归纳出模型。由于弱人工智能智能处理较为单一的问题,且发展程度并没有达到模拟人脑思维的程度,所以弱人工智能仍然属于“工具”的范畴,与传统的“产品”在本质上并无区别[1]。弱人工智能时代仅仅只能算作是人工智能的初期时代,其主要作用仅仅只是作为工具而使用。

而2016年3月,谷歌公司(Google)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取得与世界顶级棋手李世石的对战胜利。尽管该人工智能程序仍被归属于在确定规则下,完成确定任务的弱人工智能。然而,该程序中的自我决策的机制,让人类首次看到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技术转变的可能[2]。

弱人工智能正不断取得进步,而弱人工智能与产业结合也正在迅猛发展。

据报道:早在2017年6月25日于上海举办的"人工智能改变零售"高峰論坛上。阿里巴巴便与无人零售联系到了一起。当时,主办方深兰科技联合芝麻信用及Nvidia,发布了三款无人智能店快猫quiXmart。quiXmart采用Take go系统,应用了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机器视觉以及生物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可实现扫手进店、直接购物、拿了就走、无需结账的无人店全智能化操作。这一举措极大地冲击到了传统服务业尤其是销售、餐饮等产业。在机器人新闻写作中,于里约奥运会上,来自今日头条媒体的写作机器人“张小明”共撰写编辑了457篇关于各项球类赛事如羽毛球的消息简讯与赛事报道,每天30篇以上,发稿速度甚至可以和电视直播同时[3]“张小明”的出现极大的威胁了固有的媒体职业。一时之间,似乎服务业,媒体产业等多种产业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备受打击。许多职业,例如:售货员、银行公务人员、文字录入员乃至稿件编辑人员的存在是否必要已经受到质疑。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时代科技产物,正在以无法预计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社会。

但是,美国斯坦福研究小组于2014年邀请各个机构知名科学家,开启人工智能百年研究计划[4]。该研究小组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人工智能将替代的仅仅是工作任务,而不是工作本身。人工智能也可能创造出新的职业。”这一观点的提出给人们描述了人工智能时代最主流的职业类型。人工智能+的产业结构已经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在不断由弱到强地发展,而未来的职业也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有所转变,形成新时代,新模式,新产业。

(二)弱人工智能对当今山东农业的影响

目前,人工智能与农业结合,已经有了极大的成果。尤其是农业物联网方面的应用(如图1)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与劳动力。

山东地区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

山东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6]。山东地区气候特点决定了山东地区的农业类型。山东省的粮食产量较高,粮食作物种植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是冬小麦,秋粮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谷子、高粱和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地瓜是山东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7]。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可贯穿山东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甚至直至销售等阶段。产前阶段中人工智能主要作用为土壤分析。应用人工智能网络系统探测分析冬小麦、玉米、地瓜等作物所需最佳土壤所处位置,定向施肥。产中阶段主要以种植管理,田间杂草处理,作物采收为主[8]。以山东夏季所种植的冬小麦为例。冬小麦所需如(图2)

山东不同地区冬小麦需水规律及营养特性有所波动。调查数据仅供各地农业工作者参考,无法得出准确数据。但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即可产前预测,产中实时跟测土壤成分,土壤湿度,实时除草。以达到定向施肥,浇水,保证冬小麦的持续、稳定生长。

产后阶段人工智能主要作用以食品搬运、农产品检验、品种分类、染料提取及蒸馏冷点温度预测等方面为主[8]。山东地区农业2016年农业生产总值为5171.13亿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包括农林牧渔业产品销售、出口等商贸活动。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食品搬运,检验,品种分类难度便大大降低。对于山东地区农业起到助力、推动、协同发展的作用。

虽然人工智能对山东农业贡献很大,但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处于初期,各项技术并不完善。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应用,它呈现出知识获取难、处理复杂问题耗时较长、理论体系发展不够成熟等缺点。再次,硬件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8]。人工智能在山东的农业方面有美好的前景,能够帮助促进山东地区农业发展。但是,由于技术不足,硬件设施达不到预期等因素,人工智能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还并不能达到设想。仅仅有部分地区实施一定的现代化新农业类型,这一类型还并不能普及。因此,人工智能在农业方面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农业工作者的职业转型与发展

(一)山东省农业工作者现状

山东省是我国人口大省,据统计(图3)2016年山东省总人口数为9947(99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5056万人,占总人口50%以上。但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逐年降低(图4)相比于其他两大产业,第一产业人口呈下滑趋势。同时,山东地区人口老龄化比重逐年上升如(图5)。据调查,农村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带走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力。

(二)从结构性失业到创造新职业

通过人工智能给服务业,制造业等二三产业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可以断定:未来人工智能必将给农业带来一定的冲击。这样的冲击很大可能造成结构性失业。由于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与劳动力,

三、结语

现在的人工智能处于弱人工智能时期,而未来人工智能代替的可能只是工作任务而不是职业。人工智能+农业可创造出新的高产、高效、优质、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但这一技术目前还有待发展与实施。山东农业工作者收入不平衡,劳动力不平衡,年龄比重不平衡。通过人工智能破坏传统产业结构,同时解放劳动力,可以使不平衡逐渐平衡。在此背景之下新时代农业工作者可以经过职业教育转变固有模式,形成新型农业工作者模式,以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到来,为国民经济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人工智能的进化之路:从弱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DB/OL].搜狐网,2017-08-16.

[2]徐坚.Alphago人工智能带给教育及职业教育领域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6,(07).

[3]《人工智能在新媒体中的运用》第二章 从“张小明”机器人写作看智能生产。

[4]One Hundred Year Study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flections and Framing

[5]李道亮,杨昊.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8,(01):1-20.

[6]直通地方:山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8-07-21].

[7]201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国情网.2013-05-01[引用日期2018-07-21].

[8]刘现,郑回勇,施能强,等.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13,28(06):609-614.

(作者單位:威海紫光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用“小AI”解决人工智能的“大”烦恼
当人工智能遇见再制造
AI人工智能解疑答问
人工智能与就业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
人工智能,来了
人工智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