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绪祥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首都发展历程上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北京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与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以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坚定信念,切实担负起历史责任,全身心投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伟大实践,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论述,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视察北京,五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首都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今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赴京津冀三省市视察工作,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取得的显著成效,科学分析难点堵点和当前国内外形势,紧扣关键环节,作出重要指示,指明了未来前进方向,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做好首都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过去五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新矛盾新问题会不断出现。持续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涉及多方面利益格局调整,需要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形成内生动力;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承接平台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要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完善还需要扎实推进,不断向改革创新要动力。这些新形势新要求,既是北京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更是实现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将树立历史眼光,增强大局观念,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不断增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有力的举措,发挥好北京“一核”的作用,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努力为国家和区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市民在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县城道路上骑行。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五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自觉把首都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来考量,紧紧扭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牢牢把握“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充分发挥“一核”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續增强与津冀联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坚持疏控并举,非首都功能疏解扎实推进。始终把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坚持人口和建设规模“双控”,严格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实施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下大力气拆除违法建设,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难点问题,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坚持人随功能走,城六区常住人口自2016年起连续3年负增长,年均下降3.1%,实现人口调控目标。
二是发挥北京优势,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把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坚持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坚决支持什么,做到有求必应、积极配合、毫不含糊。落实战略合作协议,与雄安新区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加快“交钥匙”项目开工建设。对口支持的4所北京学校雄安校区正式挂牌,5所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全面启动。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12家中关村企业入驻雄安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北京市属国企主动参与新区开发建设。
三是坚持规划引领,城市副中心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市四套班子在新址挂牌,首批搬迁的35个部门、1.2万人全部入驻,为减轻中心城区人口、交通压力作出了贡献,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一批重要功能节点建设有序推进,优质公共服务项目正在落地。通州与廊坊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举办北京市与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现场签约52个重大项目,意向总投资达到337亿元,引导北京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四是聚焦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加快实现率先突破。“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北京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面消除,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今年9月底即将通航。区域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取得显著成效,北京PM2.5年均浓度降至51微克/立方米,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加紧实施。产业合作格局巩固完善,首钢在曹妃甸形成1500万吨现代化产能,北京企业对津冀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北京累计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约78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达7400多家。
这些成绩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多项民意调查显示,京津冀三地群众对协同发展满意度较高。五年来的实践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社会反响积极热烈,各级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对未来充满信心和美好期待。
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将牢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指引下,迎难而上,砥砺前行,高质量谋划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是紧抓“牛鼻子”,强化“一核”疏解提升。始终把工作重心、服务重点放在主城区,坚持“四个中心”功能定位,提高“四个服务”能力,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主动适应“大疏解”带来的利益结构调整,为疏解单位提供服务保障,确保经济平稳运行,防范化解社会风险。坚持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通过市场化机制和法治化手段,形成疏解内生动力机制,积极稳妥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统筹用好疏解腾退空间,服务于首都核心功能、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做好“白菜心”。
二是加强“两翼”建设,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紧抓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微中心”等重大机遇,推动创新要素集聚,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支持符合雄安新区定位的在京资源转移疏解。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有序拉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框架,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同时,发挥城市副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循序渐进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
三是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实现三地“一盘棋”推进。加快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与津冀合力推动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协同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坚持交通先行,着眼于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深化科技园区共建和成果转化,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探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共建共管机制,打造区域发展“动力源”,等等。
四是以人民为中心,增强群众获得感。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强化就业、养老、社保等跨区域政策衔接,共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精准开展对口帮扶合作,激发受援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和活力,增强造血功能,助力河北贫困县(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同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思想认识再提高,责任担当再强化,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和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以首善标准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努力完成好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