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军涛
(蓝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710500)
蓝田大杏品质优良,种植历史悠久,享誉全国。进入新世纪以来,蓝田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通过扶持杏果专业合作社,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使杏树种植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农业特色产业。目前,全县杏种植面积5万亩,挂果面积3.4万亩,年产鲜果达3.5万吨,主要品种有大银杏、金太阳、凯特等。近年来,随着杏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其相对滞后的果园管理技术措施使杏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杏仁蜂已由生产上的次要害虫逐渐演变为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了杏的品质和产量。
杏仁蜂又名杏核蜂,属膜翅目广肩小蜂科,主要以幼虫在杏核内蛀食杏仁,造成落果,严重影响鲜杏与杏仁产量。杏仁蜂发生严重时,常造成杏园大量减产甚至绝产,尤其对晚熟品种凯特杏危害更为严重,已成为杏树生产和管理的难点之一。为做好杏仁蜂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促进杏产业提质增效,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将杏仁蜂为害特点、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供广大种植户生产中参考。
杏仁蜂以幼虫在杏核内蛀食为害杏仁,虫果表面有半月形稍凹陷的产卵孔,有时产卵孔出现流胶。虫果易脱落,也有的干缩在树上。翌年春天成虫羽化后,杏核表面出现一个小圆孔,即成虫羽化孔。
(1)成虫。雌成虫体长约6毫米,翅展约10 毫米;头宽大、黑色;触角膝状,基部第1节长,第2节最短,均为橙黄色,其余各节较粗大,黑色;胸部黑色,较粗壮,背面隆起,密布刻点;翅膜质、透明;腹部橘红色,有光泽,基部缢缩;产卵管深棕色。雄成虫体长约5毫米,触角第3节以后呈念珠状,各节环生长毛;腹部黑色,第2节细长如柄,其余部分略呈圆形。
(2)卵。卵长圆形,长约1毫米,一端稍尖,另一端圆钝,中间略弯曲。初产时白色,近孵化时变为乳黄色。
(3)幼虫。初孵幼虫白色,头黄白色。老熟幼虫体长7~12毫米,头、尾稍尖而中间肥大,稍向腹面弯曲。头褐色,具1对发达的上颚。胴部乳黄色,足退化。
(4)蛹。蛹为裸蛹,体长6~8毫米,初为乳白色,近孵化时变为褐色。
杏仁蜂在蓝田县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园内落杏、杏核及干枯在树上的杏核内越冬越夏,也有的幼虫在留种和市售的杏核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至4月开始化蛹,蛹期10天。杏落花时开始羽化,羽化后在杏核内停留一段时间,咬破杏核爬出。在杏果小拇指大时成虫大量出现,飞到枝上交尾产卵。雌成虫喜中午产卵,多将卵产在向阳面的杏上(此时杏果黄豆粒大小,果实比较幼嫩),产在接近种皮处。卵期10天左右,幼虫孵化后在杏核内取食,造成大量落果。5月下旬至6月老熟幼虫留在核内越夏越冬,时间长达10个月之久。
(1)及时清园。在成虫羽化前即6月到次年4月彻底清理果园内落果、杏核及树上残存的僵果,集中烧毁或深埋30厘米以上。清园的最好时期是杏采收期,受害果实多数带有果肉,比较容易发现,这是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2)春秋季全园深翻。深翻树盘土壤,将虫果及果核翻入地下10~15厘米深,使越冬成虫不能出土。
(3)地膜覆盖。在成虫出土期,用地膜覆盖树盘,以阻止成虫出土产卵。在落花后到杏果豌豆粒大小之前即可进行覆盖;也可在地膜覆盖之前,在树盘撒施25%辛硫磷微胶囊剂,或给每株树树盘撒施25%辛硫磷微胶囊剂配成的10~20倍毒土30~50克,撒后浅耙,使之与土混合均匀,以毒杀出土成虫。
(4)其他措施。在幼果生长期到采收前一段时间内,随时捡拾落果,集中处理。冬剪时,剪除树上僵果,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幼虫。
重点掌握好药剂种类、用药时间及农药安全间隔期,以选用内吸性药剂为主,如溴氰菊酯、杀灭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杏树落花后,喷施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消灭羽化成虫,喷雾的重点部位是幼果。杏果如小拇指大时,即成虫进入产卵期,在成虫产卵前选用康洁液体植物保护膜果树专用型300~450倍液均匀喷布幼果,间隔7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或在幼果表面喷施20%杀灭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每周喷1次,共喷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