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生,荣 莉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2017 机电一体化技术卓越项目”(下称“2017机电卓越项目(班)”)是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下称泰职院)的深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改革目的为通过实施差异化培养,满足一部分学生更高学习需要。本次调查研究是“2017 机电卓越班”的跟踪研究,主要了解学生对一年的卓越班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增值的认知情况,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由“泰职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和机电技术分院相关人员组成课题组,于2018年5月11日到5月18日对“2017机电卓越班”进行问卷调查,该班共有学生16 人,参与调查16 人,均为男同学,有效问卷16份。16名学生来自于机电一体化(14人)和工业机器人技术(2人)两个专业。
调查得知,参加“卓越计划”的首要原因为“喜欢紧张而有目标的学习氛围”的占93.75%,“其他”的占6.25%;而“父母意愿、有成就感或在学校社会地位较高”等原因没有被学生选择。分析认为,参加“2017 机电卓越班”是学生自主自愿行为,他们希望充分利用有限时间,为未来尽可能多地储备知识和技能,体现了自我责任感。
根据“泰职院”人才培养实际以及实施“卓越计划”教育教学改革目的,课题组构建了“2017 机电卓越班”卓越人才跟踪研究模型(见图1)。
图1 卓越项目学生体验研究模型
研究模型上半部分为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下半部分为研究学生体验的各个维度,它们之间的关系为,通过各个维度的调查,了解卓越班学生学习体验情况,学生体验认知反映了泰职院“卓越计划”教育改革阶段性成果,阶段性总结用于反馈改进培养体系各个环节的教育教学。
考察卓越班学生学习体验的维度分为基本面和综合面,基本面由组织体验、学习投入、第二课堂和资源条件构成,综合面由满意度、增值认知和忠诚度构成。基本面对综合面有正向影响作用。考察综合面三个维度的认知情况,可以用来判断卓越项目运行质量和“卓越计划”质量情况,阶段性结论可用于改进项目实施策略。综合面中的增值认知是决定满意度的主要方面,满意度和增值认知决定了学生的忠诚度。
“2017机电卓越项目”跟踪调查问卷由两份问卷构成:第一部分为学生体验调查,题目设计采用李克特式(Likert)5 点量表;第二部分为学生学习成果增值调查,题目设计采用李克特式(Likert)6点量表。
(1)信效度检验。信度分析使用的是Cronbach α 系数工具,检验结果为内部一致性系数值高于0.9,数据信度质量很高。效度分析使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以验证数据的效度水平。鉴于“2017机电卓越班”不足20人的客观事实,我们采取维度(不包括第二课堂和学习成果增值)方式分别进行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被检验题项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4 标准值;各维度KMO值均在0.7 以上,大于0.6 标准值;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值均大于50%;因子系数值均大于0.4。综合以上,数据效度质量较高。
(2)相对值计算法。对所有调查数据采用百分比的表达方式,便于分析学生对各个态度的占比情况和学习收获变化情况。
(3)问卷组合调查法。采取体验问卷+增值问卷组合的调查方式,了解学生综合体验认知情况。
卓越班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带给学生的体验情况,从是否受到同学尊重、是否有助于找到人生方向、是否愿意分享入选“卓越计划”以及是否令自己充满自信等方面进行调查。有50%的同学认为他们因卓越班身份而受到同学们的尊重,37.5%的同学不能确定是否受到尊重;有87.5%的同学认为有助于找到个人的人生方向;81.25%的学生比较愿意和愿意分享入选“卓越计划”;81.25%的学生认为卓越班的学习令其对自己充满自信。
分析认为,50%以上的学生认同卓越班这种学习组织形式,愿意分享“卓越计划”入选者身份,一年卓越班的学习经历令他们在确定人生发展方向、对个人充满自信方面均有质的改变。但是仍有18.75%(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的学生认为卓越班的学习并没有令其对自己充满信心;50%的学生不认为受到同学们的尊重。
研究发现,教学和大学环境等因素影响着学生所能取得的学习成果。学生对学业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师生互动频繁,合作学习越多,其收获就越多[1]。基于此,课题组对“2017机电卓越班”学生的学习投入情况进行调查,借鉴了美国2010版全国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的部分内容[1],重点调查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题目包括课堂参与研讨、作业完成情况、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教师探讨作业和职业发展、对卓越班学习投入的认知等内容。
调查发现,有超过1/3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投入情况完全符合各个题目描述的情形,50%以上的学生认为比较符合;4.9%的学生认为不符合。为了适应卓越班的学习安排,超过90%的学生认为要付出比原先设想更大的努力。为了适应卓越班学习强度,学生们需要更多的学习投入。
分析认为,“2017机电卓越班”学生学习投入总体较好,合作学习就读体验程度最高,其次是学习付出。但“提交作业前至少进行两次以上修改”的参与度明显低于其他方面,作业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我们把学生在课程学习计划之外参加的学习活动统称为第二课堂,从学术讲座、社团活动、技能比赛、创新创业比赛等方面进行调查。第二课堂资源与普通班一样,没有区别。调查发现,认为学术讲座和社团活动对其专业学习有帮助,提高了专业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的学生均为81.25%。认为各类技能大赛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今后就业创业信心的学生均为87.5%。
分析认为,第二课堂的学习满足了卓越班学生的学习需要,认可自身能力得到增值,特别是增强了他们的就业自信。但是,仍有12.5%的学生不能确定社团活动是否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有帮助,6.25%的学生对学术讲座的态度是不符合、不太符合、不确定。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与普通人才培养相比,其培养规格在课程体系、实训课程、实训条件、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超越普通班毕业标准。课题组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从实训条件、专项训练模块、专门化课程学习、课程难度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发现,93.75%的学生认为现有的资源条件能够满足实践性学习需要;87.5%的学生认为专项训练课程模块令其在专业技能方面有明显的提高,有12.5%的学生认为没有得到提高;81.25%的学生认为专门化课程提高了其职业能力,但也有12.5%的学生认为没有得到提高,还有6.25 的学生不能确定是否得到提高;81.25%的学生认同课程难度高于普通班,有12.5%的学生不能确定,6.25%的学生认为不符合题目描述情形。
分析认为,机电分院现有的资源条件,能够满足卓越班学习需要,但专项训练模块课程、专门化课程以及课程难度等方面有改进的空间,其中对课程难度的体验达到完全符合的只占25%,明显低于其他各项认知值。
关于满意度,调查结果为,学生对卓越班学习体验总体满意度较高,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的共占93.75%;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的掌握满意度与总体满意度一致,认为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的共占93.75%;对掌握的学习方法的满意度也较高,认为比价符合和完全符合的共占87.5%。但是,对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学习方法的满意度低于“完全符合”的平均水平32.81%,特别是对于学习方法的满意度,认为完全符合的只有25%。
分析认为,一年的学习体验,学生们对卓越班学习经历总体满意;但对学习方法的学习满意度低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的满意度。
忠诚度的本质是反映学生的满意度。因为满意度高,才表现出较高或很高的忠诚度。课题组从推荐意愿、再次就读意愿以及公开宣传“卓越计划”意愿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关于意愿推荐,56.25%的学生认为完全符合,31.25%学生认为比较符合。关于“如果再给一次机会,还愿意就读卓越班”,50%的学生认为完全符合,37.5%的学生认为比较符合。关于愿意在公开场合介绍“卓越计划”,31.25%的学生认为完全符合,56.25%的学生认为比较符合。综合分析,对各个题目的回答为比较符合以上的均为87.5%,2017机电卓越班学生的忠诚度较高。
学习成果增值采取“比较”的方式设计问卷,与学生体验问卷分开,独立进行调查。原始题目有8 个,以入班前后为比较,扩展为16 个题目,从8个方面调查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见表1)。
表1 学习成果增值比较
“2017机电卓越班”项目实施一年,学生在解决问题能力、阅读和理解关于专业方面的学术资料的能力、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专业技能水平、研究能力、做学习项目(任务)交流报告方面的能力、承担社会职责的重要性的理解和自主学习能力等8 个方面获得明显或显著增值,除了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有81.25%的学生处于好以上水平外,其他方面均有93%的学生达到了好以上水平,其中研究能力增值最为显著,有100%的学生达到好以上水平。项目改革实施单位教学组织效益高,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2017 机电一体化技术卓越项目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满意度和忠诚度都较高,学生学习成果增值明显,学生们在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都获得了质的提升,教学改革效果显著。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理性对待存在问题,拟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改进,具体如下:
(1)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质量保证者意识,这是持续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内生动力。
(2)将第二课堂的学习质量统一到卓越人才质量评价标准框架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第二课堂学习活动,这是设计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要求。
(3)实施课程改革。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诊断与改进计划,结合班级学情,改进课程模块,设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难度,这是改革卓越人才培养内容的本质要求。
(4)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将学习技能的培养纳入卓越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对卓越班学生的学习技能进行专门的指导。适切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卓越人才培养效率的金钥匙。
(5)继续提高满意度。通过满意度调查与反馈,建立卓越人才培养效果反馈机制,培养学生自评、互评、评教、评校的评价能力,这是通过培养学生评价能力、体现“学生中心”、实现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理念保证。
(6)构建诊断与改进反馈机制。建立项目组自评与校内第三方评价相结合制度,将阶段性评价结果反馈包括教学组织形式、卓越项目和“卓越计划”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从学院层面、分院层面以及教学层面及时诊改,提高教学改革效果,提升“卓越计划”绩效。这是构建卓越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机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