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欢欢
2019年2月23日,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开题报告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举行。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王周谊副部长主持开幕式,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于鸿君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对各位学者专家长期以来对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希望郇庆治教授所领导的学术团队努力取得具有国家标志性和一定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从而服务于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家战略,并推动中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学科建设与国际交流对话。中国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余谋昌先生和东华理工大学花明教授,分别代表受邀专家与课题合作单位致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高校,以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机构的近50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课题组首席专家郇庆治教授从“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总体思路与研究框架”“研究目标与子课题设置”三个方面,汇报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课题的整体设计与思路方案,并强调它将在哲学系统科学与政治哲学方法论相结合的整体思路下,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出一种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视域下的学理性阐述与分析,即系统阐明这一思想如何回答了中国生态文明及其建设“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做”这三个基础性问题,以及因此所具有的国际生态环境治理进路与世界文明发展引领意义。随后,五个子课题负责人,即福建师范大学陈永森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李宏伟教授、东华理工大学华启和教授和山东大学李昕蕾博士,分别对各自负责部分的研究计划及其实施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并就面临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同与会学者进行了交流。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政策话语视角”专题讨论中,北京大学叶文虎教授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理应趁势而为,抓住党的十九大之后的有利时机,尽快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而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这样的基础理论研究要着力于厘清或清晰界定一系列基础性的概念范畴,比如做好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中一些基本术语的辨析与梳理工作(也就是要做到“正本清源”)。要通过基础概念的梳理研究,更好地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特别是要破除实践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单纯环境治理的片面、有害的观点和做法。生态环境部夏光研究员认为,中国目前的国情,特别是严重的人地矛盾、人口与自然资源间矛盾以及严峻的环境形势,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以确保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权益,保证国家长期可持续的生存发展。他认为,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关于“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等系列论述,“生态文明的政治观”理应成为理解与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层面,其核心内容包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意识形态与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方面,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治理目标的实现,必须运用强大的国家力量,这方面甚至可以说已成为国家新时代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周宏春研究员强调,对作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统一体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不同学术领域与学科分支有着各自的“知识链”功能定位,政策应用部门的研究及其成果(话语体系)主要着眼于中短期现实需要及其可操作性,时效性也更强,并且也有自身的一整套研究规范与表述逻辑,尽管从根本上来说系统而坚实的哲学理论分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李庆瑞研究员认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的研究,除了目前成果较集中的发展历程梳理、哲学理论意涵概括、与传统文化关系分析、制度体系与重大战略举措归纳等议题领域,还应更多关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五大体系”问题(即“生态格局、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五大“生态文明体系”)、法制规范问题、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等,从而在不断总结提炼新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发展这一思想。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注重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在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下,注重发挥行政力量的推动作用,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举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19年1月初成立的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正是从体制机制层面,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有益探索和尝试。原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黎祖交研究员强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的系统性理论观点和思想体系,是对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指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研究对象和核心概念的科学界定,一是要重视目前政策话语体系中一些术语与表述的“生态科学性”问题,避免作出违反生态学常识的过度政策(理论)诠释,二是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无疑是重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则是更好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为此特别需要厘清生态、资源、环境三者的概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他认为,就此而言,生态文明更应理解或界定为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哲学伦理视角”专题讨论中,余谋昌教授认为,从本质上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种对应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或新时代的新思想,也可以称之为“生态的社会主义”思想。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指出,迄今为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应该有更高更宽阔的理论视野、更加开放的研究论域和更为强烈的问题意识,需要从当代马克思主义时代创新与人类文明转型的高度来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需要特别关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取得突出成效实例的理论分析及其经验总结,尤其需要关注现实实践中彰显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比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个人本位与集体主义的关系这三对“难题”。他指出,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科学地甄别出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北京大学徐春教授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深化与拓展,需要我们在哲学层面上作出更多的努力,比如基于当代自然科学(生态学)的最新进展和人类现代文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对历史观、自然观、价值观等基础性议题的时代重构和阐释。中央党校赵建军教授强调,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的探讨,要注意充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生态哲学(伦理)领域所取得的理论成果——比如对技术理性和现代性的反思批评,尽管对生态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理论渊源的强调无疑是必要的和正确的。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超越工业文明時代居于支配地位的技术理性,重新建立起生态理性,这是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张云飞教授认为,“生命共同体”指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共存关系,二者亦是一种共同发展和协同进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生命共同体”范畴,是一个高度原创性的概念,有理由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的哲学伦理基础和本体论基础,值得去做更多的学理性建构与阐释工作。南京师范大学曹孟勤教授指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研究,要特别关注生态文明与世界观的关系,生态文明本质与人类发展规律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关系,生态文明发展的动力机制,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共享”的关系等基础性议题。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社会科学研究视角”专题讨论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庄贵阳研究员认为,由于中国目前的生态文明话语理论还主要是一个政策性话语体系,学术研究与交流中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主要概念与理论的学科归属及其原创性作出甄别鉴定,由此才能逐渐沉淀或提炼成为一种学术(学科)性理论话语,而对地方践行经验的概括归纳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比如国家试验区案例和“贵阳论坛”案例)。具体到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国际传播的过程,如何说好中国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与经验是十分重要的,逐步树立中国在这一议题上的话语引导力也是必要的。北京大学社科学部主任杨河教授指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应回答或阐明对一般社会科学研究来说的三个基本性问题,即这一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哪些(来龙去脉),它的理论形态是什么样的(理论架构及其内在逻辑),它又是如何指导或影响中国的现实实践的(路径机制)。南京晓庄学院王国聘教授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政治意识形态遵循或“绿色政纲”,因为它完全符合作为意识形态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即执政党的使命宗旨、未来社会愿景和治国理政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地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诉求,将人民性作为自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贴近群众,易于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拥护。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北京大学贺大兴博士强调,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研究的学理化或学科化,必须更多考虑与相关社会科学学科的内在渗透与融合,比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经济意涵与政治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成为一个有着明确的学术(科)规范的话语体系(比如目前讨论较多的自然生态价值实现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放研究员则认为,现实中最理想的是政策话语体系和理论话语体系构成一种相互建构的“知识生态”,而从理论话语的视角来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体现,要从根本上回答如下两个深层次问题:“现代化发展道路(现代性)”和“资本逻辑”。“中国经验”将会证明,欧美社会版本的现代化道路或现代性是可以超越的,而资本统治并非这种社会发展中必然如此的或唯一可能的逻辑。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地方践行/国际传播视角”专题讨论中,山东大学刘玉安教授指出,必须高度重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得以提出并成功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在新时代语境与社会历史条件(包括经济技术条件)下,我们才可以做到利用政府力量去克服(抑制)市场机制的生态盲目性,这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所在。西方世界是资本主义所主导的世界,高度讲求资本逻辑和市场化,这是导致曾经在20世纪后半叶西方环境政治运动中风生水起的绿党等政治主体近些年来有所衰落的主要原因。市场不是万能的,它具有盲目性,需要借助行政——国家的力量加以调控和克服,这是完全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所难以具备的,也是中国的优势所在。北京大学张海滨教授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需要更好地与国际主流话语体系(比如全球可持续性议程)进行接轨和契合,同时也要密切关注这方面国际形势所发生的诸多新变化,基于此才能真正将“中国的绿色故事(观念)”宣传出去并说服国际社会,而选择学术理论性研究进路本身并不是问题(缺陷),但确实能够揭示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性生态关切与治理意涵。作为为世界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要更多地体现在各类国际组织的研究成果之中,为此中国的学界要积极参与其中,为中国发声。苏州大学方世南教授结合苏州经验指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的研究要深入总结基层人民群众的智慧、行动与首创精神,这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观点的重要体现,因而要从更高的政治与理论高度来审视全国各地蓬勃开展的资源征税、自然生态价值核算、生态补偿机制、基层大众参与和国际合作等体制机制创新实践。他结合昆山实例指出,生态理性的觉醒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源自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尖锐矛盾的特殊大背景下人民群众认识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汇“民智”听“民意”,注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更要让人民群众切实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中,特别是要注重发挥非政府的生态民间組织等的作用。北京大学宋豫秦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的研究,需要更多基于和密切结合中国的生态环境现实状况,不能超越自身和当前的客观条件,同时也要继续学习国外先进的生态环境治理经验,因为至少从目前来看,全国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示范区)的实践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持续关注的问题或挑战。西方虽然没有国家政治战略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但是仍然存在着十分强大的可持续发展思潮及运动,对于中国而言,其中可借鉴之处仍然有很多,特别是在具体实践层面,西方发达国家在诸多领域仍然具有相当的领先地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鞠昌华博士则提出,目前包括生态文明这一核心概念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还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比如“领域文明”的表述也许比现在主流性的“阶段文明”(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新阶段)、“元素文明”(生态文明是包含多种元素的综合体)的提法更科学些,由此也就更容易理解目前地方创新实践中依然“百花齐放”的格局或局面。鞠昌华博士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领域中所形成的成果总和,涉及社会结构中与生态直接相关的部分,它形成了一个与人类社会内部社会文明并列的领域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因此它需要融入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的全过程之中,也就是放置于“五位一体”的全面布局之下加以考虑。
在会议的最后环节,北京邮电大学李全喜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李强博士、福建师范大学蔡华杰博士和郑丽莹博士等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补充发言,对与会专家的学术观点和课题研究建议给予回应,而郇庆治教授则对会议内容作了简要总结,并对与会学者的学术贡献表示诚挚感谢。
责任编辑:安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