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三峡区域土家族摆手舞风格特征

2019-07-01 06:37尹波
戏剧之家 2019年16期
关键词:风格特征土家族

尹波

【摘 要】土家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既独特又平凡的一员,摆手舞便是三峡区域土家族民族舞蹈中最典型的代表。摆手舞是以摆手为主要动作的舞蹈,是土家族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对长江三峡区域摆手舞风格特征的分析,论述土家族摆手舞与三峡区域传统文化、生活的关系。

【关键词】三峡区域;土家族;摆手舞;风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6-0121-01

长江三峡区域地跨重庆市、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在长江三峡区域流传的土家族民间舞蹈来源于民间劳作和日常生活, 这里人杰地灵,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摆手舞”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之一,土家语称“舍巴日”,汉语为“甩手”或“摆手”。

一、三峡区域土家族摆手舞的分类

土家摆手舞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大摆手舞,是土家族人在喜迎新年的时候对祖先的一种膜拜祭祀礼典,直接性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先祖的崇敬之情,而且同时向晚辈和子孙后代传送祖辈的敢于正面抗击邪恶,及英勇献身的故事,让后辈继承与发扬祖先的英勇精神。第二类是小摆手舞,是人们劳作的智慧和传承,聪慧的土家族人把人们通过日常辛勤劳作的丰收果实堆积在一起展示给后辈。“小摆手”规模小,参与人数少。

二、三峡区域土家族摆手舞的动作特点

(一)同边顺动作。土家族摆手舞主要动作特点是同手同脚同边顺。地理环境决定生活在大山里勤劳的土家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背篓就是运输生活用品、生存必备物资的重要运输工具,在大山里行走背后还托着重物走,身体的基本形态是上身向前倾斜,身体随着身后托着的重物左右摆动才能更省力的前行,土家族人智慧地把身体前倾、左右摆动这个自然行走的姿态巧妙运用到传统舞蹈动作之中,更聪明的是,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传承给后辈在大山运输物资的行走方式。

(二)三步一颤动。主要动作是第一拍迈左脚、第二拍迈右脚、第三拍并拢双腿、第四拍原地下颤,同时双手向两侧甩开。每一步下蹲时膝部要在音乐重拍同时向下颤动,脚下要沉稳双手甩开有力度,姿态要重心向前动作要干净利索。

(三)屈膝动作。上身正对前方膝部向下稍微弯曲,地面上双脚重力抓地。音乐的重拍就是双腿屈膝下沉的落脚点,动作要沉稳有力度。站立时身体要放松、屈膝时全身收紧、身体的松弛和收紧是动作姿态转换很重要要求,肢体动作的协调性与上下身的合理配合是关键。

(四)单摆动作。双手向下摆同时左脚向前迈一步,双手顺势向后摆时迈右脚,两次重复以后做同樣的动作(相反)先伸右脚。

(五)双摆动作。双摆与单摆基本相同,变化是第一次反复后做第二次时要以左脚为重心向后180度转体再继续动作做同样的。

(六)回旋摆动作。做一次单摆动作以后以右脚为重心180度转身,做一次再向反方向,然后以右脚为重心180度转体,相同的肢体动作反复。

三、三峡区域土家族摆手舞风格的形成

摆手舞是长江三峡区域土家族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风格特征,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传承无不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相关,土家族摆手舞也是如此。

(一)地理环境对摆手舞的影响。长江三峡区域是西南与中原联系的主要交通途径,并且形成了与其他地域少数民族文化频繁交流,这种生存环境下赋予了土家族文化具有山地文化的特点又有农耕文化特质 的“摆手舞”,长江三峡地域山路崎岖,人们往来期间诸多不便,上山,下坡自不必说,主要区别就在于脚掌的着力点和身体平衡上。

(二)楚文化对摆手舞的影响。土家摆手舞在历史的变迁中,也大量的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其中楚文化对土家文化的影响使土家摆手舞更具艺术个性,具有浪漫性的楚文化和土家文化相互交融,土家摆手舞传承了土家文化的风格特点,又兼容楚文化的合理部分,形成了独特风韵的民间舞蹈。

(三)宗教信仰对摆手舞的影响。由于数千年封建王朝的强令推行和汉文化的渗透,使土家族人的文化观念和宗教信仰形成了改变,宗族观念祭祀家先已蔚然成风,摆手祭祖时,在祈求祖先赐福之后,还有专门的禳灾神辞巫师(土家梯玛)在主持“祭祖还愿”时,其驱邪咒语很长,但即使如此,土家人的家先崇拜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四、结语

长江三峡区域文化作为一种始源性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土家族摆手舞是我们长江三峡区域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保护、传承,充分保留三峡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与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彭万廷,冯万林.巴楚文化源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447.

[2]曹诗图,胡绍华,查俊峰.三峡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与旅游开发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02).

[3]浦北娟.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点剖析与传承策略探究[J].大舞台,2012(11).

[4]刘黔.土家族摆手舞校本课程开设的可行性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2015(01).

猜你喜欢
风格特征土家族
傣族舞蹈中基本体态短句的风格特征及训练方法
土家族情歌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土家族
浅析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绕肩”的审美规范
56个民族56枝花土家族
基于民族风格特征的云南原生态音乐分类研究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论巴赫音乐的多重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