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
【摘 要】电影《35 杯朗姆酒》以父女俩莱昂内尔和约瑟芬为中心,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边一系列生命过客的平凡故事。片中的人物设置和《小城之春》颇有相似之处,5 位主人公彼此间相互拉扯,情节和对白被影像稀释,它不在于剧情上的跌宕起伏,而在内心深处的心灵涤荡。影片大多以夜晚为背景,为主人公预留出充裕的时间抒情,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盘点过往。导演克莱尔·德尼坚持自己的叙事节奏,走细腻的感情路线,用冷静的主客观镜头表现人物微妙关系,以大量铁轨的空镜头展示命运两济,最后用 35 杯烈性的朗姆酒隐隐抒发厄勒克特拉情结。
【关键词】主客观镜头;铁轨;朗姆酒;厄勒克特拉情结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6-0093-02
一、主客观镜头
导演克莱尔·德尼用极为吝啬的对白交代整个故事,却用女性特有的细腻观察,映射出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第一次用镜头切换出人物微妙的关系是在密闭的出租车里,主客观镜头自如变换在听演唱会的路上。导演一开始先用四个客观镜头交代人物座次,每一处都浓墨重彩但又缺一不可,人物各自性格一目了然。女伴加布里埃尔是个实际派,她着急停车、验票,高声听音乐,完全喜形于色。约瑟芬的男伴诺伊是个自我派,他扫视窗外,对行程漫不经心,一幅自我的态势,和莱昂内尔一家的关系就像方枘圆凿。只有约瑟芬和父亲是一国的,只有她一个人全程缄默不言,或沉醉或浅笑,这还是她和父亲间的默契,活出了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格调。
第二次是汽车抛锚的雨夜,一家人跑去酒吧,约瑟芬一句“那他们不是都会盯着咱们看吗”说出了人物窥探彼此的奥秘。不动一兵一卒,就能直击心灵最深处。导演何塞·路易斯·格林在电影《在希尔维亚城中》用阿涅斯·瓦尔达在《短角岬》的人脸拼贴方法,拍摄陌生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导演克莱尔·德尼更直接,她摒弃了视听中的繁文缛节,在纹丝不动的镜头里,男伴诺伊像一个闯入者拆散了父女俩。镜头就在父亲的审视和这对情侣跳舞之间切换。父亲莱昂内尔在虚化的背景中,眼里只有女儿约瑟芬。约瑟芬之前的担心在这里应验了。另外,为了不露痕迹的表现父女的联系,导演还主动将莱昂内尔放在焦点处,不论是女儿谈恋爱还是结婚,父亲的落寞都在观众的注视下一览无余。反观父女俩之前在家中的场景,不管是纵深的门廊里还是简易的饭桌前,都选择了大景深,父女俩融洽的生活图景一目了然。
二、铁轨的意向
影片開头从火车头的角度向前延伸出轨道,颤颤悠悠摇摇晃晃仿佛身临其境,这一路的颠簸有着逼人的真实感,这幅画面与《铁西区》的开头如出一辙,现实和故事有一刻在镜头里模糊了界限。
(一)铁轨的固定性
每条铁轨都在设计之初有固定的线路,就像每个人生来就有固定的角色,父亲作为火车司机,终日游走于城际之间。他看遍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卸下工作,又会按时回归家庭。正如古人云: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这种固定性是莱昂内尔油然而生的认可,并且是他主动接受的轨迹。他不像同事雷内,雷内说:我没想过自己会怀念这里。可见他一开始可曾排斥它,后来习惯它,直到最后离不开它,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瑞德,这种人是被动接受生活,而莱昂内尔是主动迎接生活,他最大的心里支撑就是他的女儿约瑟芬。这才有了片头回家的铃声一响,约瑟芬下意识的会心一笑。父女间的心照不宣含蓄而又肆意洒露。
(二)时间的恒常性
影片在叙事中极度追求现实主义,以生活化的场景、克制的对白、细腻的表情勾勒出一幅非常日常的图景。日常到全片甚至没有一条鲜明的故事主线,只有碎片化的日常堆砌。可就是这么平淡的画面之外,有两处莱昂内尔工作时的场景,伴随他的角色主题曲,当悠扬的笛声响起,这是属于他的个人时间。火车作为一种夹裹着现代文明而来的交通工具,它的来去不仅是空间的变换还是时间的流逝,而莱昂内尔在封闭的车厢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他以不变的初心面对变化的时空,让生活化的场景有了陌生感和层次感。
(三)铁轨的选择性
莱昂内尔作为火车司机时常要面临轨道选择,这个选择是规划路线的外在呈现,也是他本人性格的外在延伸。面对突发事件,他和女伴加布里埃尔的选择简直判若鸿沟。第一次是面对困难各自选择的情绪:去听音乐会的路上,加布里埃尔的出租车发生故障,加布里埃尔高声怒吼打电话,一旁的莱昂内尔压低嗓音劝她息怒。第二次是故障车被拖走是否坚持去听演唱会,加布里埃尔执意去听,莱昂内尔却选择在临近的小酒吧稍做休憩。两个人从初心出发没有一致的选择,这也暗示着两人必将走向分岔路口的结局。
(四)生命的无常性
莱昂内尔驾驶的火车会经历朝暮,或狂野或隧道,而他也在经历生死。明明白天还在身边怀念过往的同事雷内,到了晚上居然卧倒在铁轨上。这深深触痛了莱昂内尔,他的表情从惊愕到怀疑到悲恸,当眼底的眼泪不断翻涌时,眼前那一条沾满血迹的围巾,告诉观众那个退休以后生活无指望的雷内还是选择了逃避。错综复杂的铁轨作为一种叙事空间,承载着故事的起承转合,夺去了雷内不可承受之轻的生命。如果每一条铁轨代表一种人生轨迹,雷内一辈子的铁轨仿佛修在了断桥之上,看似前方有路,实际上是万丈深渊。
三、朗姆酒的烈性
导演在片名和整个电影的主题上跟观众绕了个大弯子,为什么是 35 杯?为什么是朗姆酒?为什么充满微醺的片名中却是满屏的家庭温馨而不是不醉不归的街头流浪?影片像蔡明亮的《郊游》一样,片名是郊游,可整部电影都是在表现现代都市的疏离与隔阂。导演也有在无字句中读书的功力,她用微醺的酒气开启整个故事,却让观众在如痴如醉的生活里,做着电影的梦中梦。本片看似起了一个疯狂的醉酒片名,故事里的人物却小心翼翼地维护家庭守护家人。这种反衬在影片中比比皆是。
朗姆酒又称火酒,它的绰号又叫海盗之酒,因为过去横行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海盗都喜欢喝朗姆酒。而在影片中,喝这杯酒的是一位人到中年的父亲,与海盗的形象有着明显的反差。他日行在既定的轨道上从不逾矩,还非常有原则,只在重大场合亮出酒量,尽管同事再三起哄,怂恿他喝下 35 杯,他也会礼貌性地回绝。看似温文尔雅的父亲在烈酒的衬托下内心坚毅,那是男人本色的历史积淀,既有作为男性的男人味,又有作为一家之主的依赖感。
导演在片尾设计了一个首尾呼应的场景。莱昂内尔终于兑现了他的承诺,在约瑟芬的婚礼上,他如数喝完 35 杯朗姆酒。可酒后的场景仍然和寻常酒吧里大相径庭,他以翩翩君子的风度微笑致意,这就是导演克莱尔·德尼的电影间离效应。小景深的镜头里,只有莱昂内尔品着酒的香气,没有赌气没有拼命,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与女伴加布里埃尔的担心和周围看热闹的人群格格不入。酒品见人品,克莱尔·德尼镜头里的莱昂内尔绝不是登徒浪子,35 杯朗姆酒不是他博人眼球的一次赌注,而是对生活的一种仪式化,一种极简风格的自我沉醉。这也是他和加布里埃尔无法达到心灵契合的最大原因。
四、厄勒克特拉情结
导演克莱尔·德尼用看似性冷淡的方式拍了一出父女情深的大戏。片头,女儿约瑟芬趁着夜色买了一个白色的电饭煲,放在红色的袋子里带回家。而父亲下班后买了一个红色的电饭煲送给约瑟芬,约瑟芬满心欢喜竟全然不提自己买的那一个。约瑟芬一句“你没忘啊”透露出父女二人对这个家共同的牵挂。这里的约瑟芬以自己的低调衬托出父亲的居家,实则两人都是这个家彼此的纽带。
片尾,导演像《甜蜜蜜》的闪回一样来了个魔术大起底,一双父亲的手悄悄出现在镜头里,红色袋子里的白色电饭煲终于现出真身,它旁边则是红色那个。两个电饭煲像舒婷的《致橡树》里说的那样,以同一种形式并肩而站,没有人听懂他们的言语,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这份感情超越自我、超越众生、超越时空。
《35 杯朗姆酒》看似波澜不惊,平淡如水的剧情中,约瑟芬不露声色的笑容才是整部影片的高潮。第一次不经意地扬起嘴角是父亲的准时回家,约瑟芬聚精会神的下厨,整个屏幕散发出认真的气味,当门铃一响,青春的脸上上演着默契、依恋和归属感。那是父亲回家的号角,也是这个家完整拼图的点睛之笔。
第二次的微笑也是约瑟芬的个人专属,本以为她会抱着电饭煲黯然落寞,可她却扑哧一笑,笑出了她与父亲之间的小秘密,也笑出了她对父亲的无限眷恋。導演细腻的镜头里,角色在夜晚的感情尤为充沛。这时他们不需要扮演社会角色,多会进行无意识的思想活动,而这份看似不经意的情感,恰恰是约瑟芬对父亲、对整个家汹涌澎湃的爱。
最后一次的情感流露发生在白天,这是父女俩最大胆的一次示爱。婚礼当天没有刻意的主观音乐,没有婚礼进行曲,甚至没有专属父女二人的主题曲。在这份留白之中,约瑟芬又发自内心地笑了。导演没有选择嫁女儿的温情戏码,也没有大费周章的婚礼暗示,只是父女俩的一个拥抱,就远远胜于女儿和新郎官的爱情。
电影《35 杯朗姆酒》以含蓄内敛的口吻,讲述了父女之间的寻常感情。导演克莱尔·德尼以风格化的剪辑手法,或情意绵绵或抽刀断水,为观众铺陈出一札异域风情的手账。铁轨的繁复或蜿蜒或笔直地伸向远方,既代表了现代繁华都市的列车轨迹,也象征着都市人群的人生命运。谈笑间,一杯朗姆酒化解谜团,让看客为之着迷,让剧中人为之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