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导写 爱好的度

2019-07-01 02:23王淦生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19期
关键词:苏轼精神作文

王淦生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人都应有一种深厚的兴趣或爱好,以丰富心灵,为生活添加滋味。

——卡耐基

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对于爱好,你有什么样的看法?综合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导航

爱好,人人皆有,且必须有。明代文学家张岱曾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癖好”在张岱眼中,乃是“深情”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可以交往的前提,可见兴趣爱好在这位文豪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美国作家卡耐基的名言“人人都应有一种深厚的兴趣或爱好,以丰富心灵,为生活添加滋味”则从精神层面阐述了兴趣爱好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兴趣爱好,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的人格,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但是,发展兴趣爱好必须把握一个“度”字,可以说,兴趣爱好,有度“健体”,无度“伤身”。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有一句名言:“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这是欧阳修在总结了历史上多少帝王的得失成败之后倾吐的饱含血泪的箴言。君不见中外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平民百姓正因为“溺”于某种爱好——甚至包括那些常人看来极高雅的爱好——而荒废了自己的“主业”,最终身败名裂甚至国破家亡。如迷恋书画的宋徽宗、沉湎诗词的李后主、醉心木工的天启帝……无不是误将爱好当主业,直玩得国破家亡。

由此可见,兴趣爱好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适度”的爱好可以怡情健身,滋润心灵;“溺”于爱好则会贻误我们从事的事业,甚至荒废大好前程。所以,把握好兴趣爱好的“度”,是让兴趣爱好成就自己而非毁了自己的不二法门——历史已证明这一点。

这篇作文的文体选择面比较宽,可以以古今中外的各种实例、警句作为论据来论证“爱好有度”的重要,写成一篇内容丰富、说服力强的议论文;也可以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活生生的故事进行整理加工,撰写出生动而深刻的记叙文,揭示出对各种“雅好”要做到“爱”而不“溺”的道理。作文材料中两则材料的使用,可以以某一则为重点,但最好二者兼顾。

佳作展示一

毋溺于物

温伟良

爱好,人皆有之。纵是那深居简出的隐士,亦有采一枝绽放篱边的秋菊、饮一樽封藏已久的佳酿的闲情。美景佳酿,让人陶醉其中。然而,万事皆有“度”,一旦将“所爱”上升为“所溺”,则会适得其反,它带来的不是享受,而是无尽的祸患。

古人云:“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万事万物皆须遵循适度的原则。度,犹如秩序的锁链,约束着人们无尽的欲望。

嗜欲者,逐祸之马也。欲望会蒙蔽人们的双眼,让人沉溺于身外之物。古人云:“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不明所以迷惑,迷惑所以沉溺。失去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能力,就只能陷入所溺而无法自拔。

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中有言:“智勇多困于所溺。”人一旦溺于所爱,他的理智、思想都会变得不堪一击。殷纣王曾“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但是他只有一个与常人无异的胃;秦始皇构筑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却只有五尺之躯……人为何要沉湎于追求自己永远享受不尽的奢华?那些已经完全超出其生理需求范围的奢侈,除了满足一个人可怜的虚荣心,又有什么意义?

再看看那些沉溺于追求穷奢极侈的物质生活的人最终的下场:商武王伐纣,牧野之战中纣王之师无力对战,溃不成军,纣王终成商朝亡国之君;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宏大建筑阿房宫难逃“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命运,自谓“功高三皇,绩盖五帝”的始皇怎么也躲不过后世的唾弃……由是观之,人一旦成为欲念的奴隶,终将难逃被历史淘汰的结局。

物质与意识往往相伴而行,过于注重物质上的享受,必然会以精神上的缺失为代价。虽说唯物主义将物质归集为万物之源,但精神修养才是做人之本。

古人将“立德,立功,立言”视为个人追求的至高境界,在圣人眼中,精神境界的提升所带来的满足远不是物质上获得的欢愉所能比拟的。

所以,圣贤之人都会有高雅而有节制的兴趣爱好。赏奇花异草者,以梅兰竹菊为友,悟其高雅洁净之意,以其君子品行严于律己;品奇香异珍者,以沉檀龙麝为朋,嗅其幽婉温醇之气,以修自身超凡脱俗的气质。亦有隐逸山林者,采菊东篱下,举杯邀明月,追求的是闲情逸致,崇尚的是心远地偏,留下的是千古相传的诗篇和清新脱俗的名节……

仁人志士,虽有所好而不“溺”之,正如孔子所言的“君子好色而不淫”,任何爱好都要限之以度,借所爱之物修身养性。

一个专注于精神生活的人,物质生活必定是简单朴素的。当你不拘泥于外物,一心追求精神的丰盈时,你的生命才会达到林清玄所言的“完成了对生命的化妆”的崇高境界。

评析

这篇作文写得素朴雅致,展现出考生对追求精神生活的富庶、放弃对物质生活的沉溺的古代仁人的仰慕与向往。考生大量援引了古代名人的典型事迹,引用或化用古之名士的名言警句,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润饰自己的语言,使作文读来很有分量,且文采斐然。

佳作展示二

爱好无罪,溺者自误

蒋振远

兴趣爱好,是人人都有的,它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可是如果人们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无法自拔,这“兴趣爱好”便会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让人无法掌控,甚至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

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使我们永葆活力,让我们的生活充实而富有情趣。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正如其所言:“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是他能在辗转漂泊的生命之旅中活得活色生香,正是得益于他广泛的兴趣爱好。他爱游山玩水,善吟诗填词,能绘画书法,甚至还能烧得一手好菜……纵然是枯燥乏味的日子,他也能过得妙趣横生。这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生活,既拯救了苏轼,更滋润了苏轼,让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千年难遇的奇才。

但是,若是在兴趣爱好上投入过多的精力,且这份爱好算不上高雅,于身有害,于心无益,那它就成了一种不良嗜好。譬如说,从古至今无数人沉溺在“财”“色”二字中难以自拔,结果白白断送了自己的未来。帝辛本是商朝一代中兴之帝,却因他沉溺于对苏妲己的爱恋中败坏了纲纪,断送了商朝,终将大好河山拱手送予了周武王。孰料八百年后,武王的子孙周幽王更甚于商纣王,只为博得宠妃褒姒一笑,便上演“狼來了”——一次次“烽火戏诸侯”。他怎么也没想到,他下令在城楼上燃起的烽火,焚毁了诸侯对他的忠心与信任,也引燃了外族入侵的野心。

相较于“色”,“财”字更是令许多人难以自持,从刘瑾、和珅到今天大大小小的“老虎”“苍蝇”,他们中不乏人才,却都在金钱的诱惑中迷失了本心。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财无可厚非,但若是失去分寸,全身心沉溺于一个“钱”字,最终将变成金钱的奴隶甚至囚徒。

爱好无罪,但须持之有度。那么什么是“度”?传说苏轼、王安石和宋神宗赵顼三人曾在一起研讨如何看待“酒色财气”四字,三人分别作了一首打油诗,王安石诗云:“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神宗诗曰:“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这两首诗揭示了酒色财气四个字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而苏轼的“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则提出了面对“酒色财气”必须把持的“度”,如果把握好了这个“度”,酒色财气可以助人修身养性,可以使社会安定繁荣;反之则会伤人毁家,危害社会安定。

我们很难给兴趣爱好下一个善恶优劣的定论,关键还在于人们能不能把握住合理的“度”。爱好,既能使人奋发向上,也会令人坠入深渊——你怎么对待它,它就会怎么对待你。

评析

作文以大量的文史资料为论据,阐述了兴趣爱好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在考生看来,爱好无罪,溺者自误。即便是令不少正人君子畏忌的“酒色财气”四个字,也大有它的积极意义,关键是我们必须把握好对各种兴趣爱好的度,“有度”,爱好可以使人修身养性;“无度”,则会令人万劫不复。考生所引材料很值得称道,有文化味,有说服力。

猜你喜欢
苏轼精神作文
虎虎生威见精神
从善如流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拿出精神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