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根,李 荃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南京 211153)
军工科研院所承担着兴装、强装的重大历史使命,标准化在军工科研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环境适应性、安全性等通用质量特性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标准化建设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是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研生产管理经验的积累,标准化建设不断推陈出新。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发展已然进入互联网+时代。从国家发布的信息化建设纲要中可知,智能制造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标杆。军工科研院所的产品研发以条件建设为契机,争相搭乘网络化建设的快车。在网络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基于标准化现状、着眼未来,科学规划、建设贴合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成为网络时代标准化建设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际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军工科研院所的产品型号和规格越来越多,升级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军工产品高质量需求、繁重的研发任务、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等,使企业标准化建设面临新的要求,相关单位陆续引入网络化管理模式。但这一模式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低”。
某些军工科研单位对标准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标准化发展规划、管理制度以及研发经验丰富的标准化管理队伍,部分单位甚至没有专门的标准化组织机构,没有结合产品、专业、工艺、测试等形成系统的标准化体系和技术。因此,适用的标准很难得到有效实施,且不能很好地融入产品研发的全过程,同一单位同一功能件、工艺、测试方法在不同产品中往往不能统一。这使得低层次重复开发情况严重,标准化建设组织水平在低层次徘徊。
近年来,军工科研院所纷纷开启网络化建设大幕,大家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牵引,由生产到研发、由测试到设计、由底层到高端,沿着逆袭途径,有序建设、运行网络化管理和测试系统,不断整合信息孤岛,化零散为一体,有效提升了产品研发、生产的效率。但大多数单位在网络化建设中仍存在显著短板,未能按标准化要求统筹布局,网络化建设的标准化水平低,导致各信息系统整合时对接困难、数据源不唯一,且需频频修改。
标准化就是将产品研发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化”到本单位的科研生产管理活动中,“化”到开发的产品中。这一方面要求将识别出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包括单位长期积累的标准和要求)提供给相应的人员;另一方面要求将这些内容融入到产品研发流程和实物中。目前,许多单位基本建立了标准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可以提供标准的查询和使用,但未能将标准要求通过网络化手段融入到产品研发过程和实物中。
产品研发标准化从形式上可分为格式标准化和内容标准化。多数单位标准化工作的精力主要倾注在格式标准化上,标准化人员深陷产品研发文件的格式、字体、图幅、标注以及零部件配合等基础标准的符合性审查中,而至关重要的内容标准化往往无暇顾及,从而疏于产品成熟技术的提炼、新技术的转化和通用件的推广,导致产品研发标准化水平低、低水平重复。
根据GJB 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各型装备应适时编制标准化大纲、标准化审查报告,评估标准化绩效。例如标准化绩效重要评估指标的采标率、设计图纸的差错率、元器件的国产化率等数据,由于缺乏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统计口径和数据源,绩效评估依赖人工进行,不同产品、同一产品不同人员统计的结果差异往往很大,进而导致数据的准确性低,最终导致标准化的绩效评估难以满足科学决策的需要。
上述四个“水平低”,症结在于网络化水平低。面对纷繁复杂、纵横交错的产品研发、管理等海量大数据,传统的主要依赖于“人”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显得“力不从心”了。人作为有机生命的个体,其能动性、创造性、多样性等不容置疑,但面对以大量性、统一性、重复性、单一性、长期性为主要特性的标准化工作,就会易燥、易错。然而,这正是网络化的强项,当标准化遇到网络化,就应毫不迟疑地搭乘网络化快车,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标准化体系,不断补齐标准化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基础。
基于互联网+的标准化就是利用网络技术,通过对产品研发领域标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交流共享,提高产品标准化管理水平。鉴于上述问题,要想提高军工科研院所的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科研生产效率,在“互联网+”建设大道上,标准化不能缺席,要小步快跑、弯道超车、领跑其他信息系统建设,通过网络化来巩固、优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践行标准化要求,确保标准落地生根,提升标准化的执行力。如何基于“互联网+”加强标准化建设,主要策略可概况为四个“加强”。
立足单位发展的愿景、使命、要求和产品研发、标准化建设的现状,组织编制标准化的信息发展规划,明确标准化网络化建设的总体原则、总体思路、长远目标、阶段目标和措施[1],落实责任部门、考核要求,组建科研、生产、标准化以及网络化经验丰富的项目团队,扎实推进、逐步逼近,提高标准化网络化建设组织水平。
网络化建设的标准化要求包括项目/业务流程标准化、数据格式标准化、数据源唯一化。如明确网络化的项目建设从需求提出、方案确认、开发、试运行、上线运行各阶段应履行的评审、跟踪、审核、审批等规定程序;信息化业务从发起、审批、更改、新增、删除、查询、浏览、统计、导出等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编制数据库规范,网络化离不开数据,数据离不开规范,只有规范的数据才具备统计、分析、挖掘的意义,如某单位在元器件标准库建设伊始,制订了“元器件标准库建设规范”,明确了标准库建设的继承性、全面性、分步实施性等原则,以及类别、名称、型号规格、计量单位、质量等级、生产标准、生产厂家、供应商、适用范围、选用要求、主要性能指标、是否进口及颜色等 80多个字段,以及每个字段的名称、格式、含义、填写要求、示例等;企业信息化系统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数据应分建共享,确保不同数据建设的责任部门和同一数据源的唯一性,如人员姓名、工作时间、文化水平、学历等人事信息只能由人事管理部门维护,财务、生产、质量等部门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但不能增加、修改、删除等。
标准化建设的网络化要求包括标准化体系、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系统3个方面的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网络化的标准化建设平台示例
1)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军工科研院所应结合自身产品的研发特点梳理、评估现有标准,补充、修订并完善标准体系,尤其是带有鲜明特色的自身标准体系,主要包括技术基础标准、产品设计规范、工艺规范、检验/试验规范等[2]。例如某单位建立了研发文件编写格式和要求/命名要求/研发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应形成的研发文件清单/研发文件编写示例/研发文件评审类别(会议、会签)/常用计量单位、科研生产用物资标准库建设规范等技术基础标准;编制了舱内设备/舱外设备设计技术规范等6大类80多个产品设计规范、开发了30多个可重用软件;制订了电子元器件印制板装配工艺等50多个工艺规范。
2)加强融入标准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3]。例如某单位建立了包括元器件原材标准库、物资采购、供应商、科研生产、检验、智能检测、售后服务、档案等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这些管理系统契合了单位质量体系、标准化管理要求。
3)加强融入标准要求的产品研发系统建设。将标准化要求通过网络化手段融入产品研发流程中的难度最大,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科研生产管理制度融会贯通,将其汇入技术基础标准中,进而纳入产品开发工具。例如某单位开发了 PLM 系统,统一了电讯、结构、工艺的开发工具,开发了元器件封装库,并且将研发文件命名/各阶段文件清单/格式/常用计量单位/标注等技术基础融入 PLM 系统中,开发了文档编辑器;同时与ERP管理系统贯通,实现了标准化从格式到内容的符合性自动审查。
标准化网络系统建设应以结果为导向,加强标准化绩效评估的自动化、实时化、多维化。单位应明确标准化工作的关键绩效指标、数学模型、数据源、统计对象、统计维度。常见的标准化绩效指标主要为:采标率、设计差错率、设计文件齐套率等。以采标率为例,需要明确分子、分母的统计单元,若以零件、部件或整件为不同单元,其结果会大相径庭;若以整件为统计单元,以标准整件为分母,会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统计对象可以是系统、设备、关键件,统计维度可以是月、季度、年度等。明确关键绩效指标后,应明确其数据源、责任部门,将其纳入相关管理系统加以建设、维护,适时开展绩效评估,透过大数据来挖掘增值信息。
在网络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标准化体系已刻不容缓。唯此,才能为国防装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标准支撑,才能为自身发展筑牢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