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赟瑄
“来了?”推开茶室的木质门,便听见老人的话,“这种雨天,坐下来喝口热茶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大雨,店里一个顾客也没有。周末出来没有带伞,遇上这种突如其来的大雨,我只能就近来到这里。不过这样也好,我可以安安静静地待一会儿。我环顾店内,古朴的装修,一位老人端坐在一张长木桌旁,头也不抬,只顾用茶匙挑出些许茶叶,轻轻地掸入紫砂壶内,取下炉上的开水,缓缓地注入壶内。顿时一缕淡淡的茶香氤氲开来,弥漫在这间茶室里。老人手提壶把,一股琥珀色的茶水流入小小的杯子里,递给我一杯。
“这是冰裂纹吧!”我端详着杯子,抿了一口说,“这金骏眉的味道就是很独特!”
“是啊,是啊!”老人抬起头来,惊喜地看着我,“你一个中学生居然能懂这些,难得,难得!”
我有些不好意思了,抓了抓头发,理了理束在头发上的发带,这是一条墨色绸布底子,有着深色的穗子,绣着金色龙纹的发带。“我只知道些皮毛,我平时比较喜欢中国的国粹。”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喝了一口茶。
“真好呀!我儿子以前是学中医的,可是后来觉得中医没出路,便改学西医了。唉,真让我失望啊!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受年轻人喜欢,只能这样一点一点消逝。”老人无奈地笑了笑。我顺着他的目光,发现室内的一个书架上,静静地躺着一部已经泛黄的《本草纲目》。
“可是,我们也可以挽留呀,不让它们离开。我家隔壁的老奶奶天天带着院子里的孩子剪窗花。现在我们那栋楼一到过年过节,几乎家家窗户上都贴满了窗花。楼上的姐姐喜欢汉文化,会自己缝制汉服,你看,我的发带就是她做的。”我把发带扬起来给老人看。老人眼里似乎燃起一丝希望。
老人一边啧啧赞叹,一边站起身来,从书架上取下一个匣子。老人打开匣子,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方精美的砚台。“我一直爱好书法,你看店里墙壁上的书法都是我好多年前写的。听了你的这番话,我得重新拾起来,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么快地离开我们。”老人抚摸着那方温润的砚台,像是抚摸着自己的孩子。我这才发现,店里的墙壁上挂着好几幅书法作品,笔力苍劲,只是显得陈旧。
雨停了,我离开了那家飘着茶香的小店。
清雅的茶汤,精巧的瓷器,华麗的刺绣,古老的医理,生动的剪纸,端庄的汉服,飘逸的书法,无不凝聚着华夏几千年的文明。文明需要传承,别让它们急着离开。
点评:本文叙写“我”因遇雨小憩于茶室与店主老人闲聊的事,表现了“中华文明需要传承”的主题。作者选材立意,能跳开个人狭小的成长或情感空间,关注社会现实或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显得大气高远。全文的故事情节由“我”与店主老人的对话展开,然而作者并不是单纯、机械性地进行语言描写,而是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环境描写等结合起来。例如,第六自然段先是直接引用老人的话,表明他的儿子弃中医学西医的事实,然后描写老人无奈的笑容和室内书架上摆着的《本草纲目》,使一个热爱中华文明和对中华文明所面临的困境深感担忧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特约教师: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戊戌中学陈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