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凌
时值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虽然各种论坛依然在进行,各公司的“之夜”也依然在绚烂,但是在电影节私下的谈话内容里,人们多少对电影市场的增速放缓、一些电影的遇冷等问题表露出担忧和困惑。
其实从产业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一个产业的经济周期,以上现象都是一种必然。差别只是上升期的速率和持续的周期有多久?拐点什么时候出现?是否有能够提前预知的信号以作为行业内人士进行调整的参考?
以电影市场而言,通常被拿来解读的数据是票房,其次是银幕数量。实际上,在一个银幕数量和人口数量配比严重不足的市场里,随着银幕数量增长,观影人次增长,进而票房等比增长是非常简单的逻辑关系,中国电影市场自从2002年院线制以后的走向也正是如此。
而另外两个在计划经济时期就作为中国电影基本统计数据的指标——场均人次和平均票价却较少被人关注到。实际上,2009年场均34人次是院线制以后的峰值,随后2011年就降至27人次,2015年又再度下降到23人次,2016年则跌至18人次,2018年跌至17人次。当我们关注平均票价时,会看到2012年的35.07元是这些年以来的峰值。之后,基本保持并略降至2018年的32.93元。
即便不考虑通货膨胀的计算因素,用最简单的平均票价乘以场均人次的计算方法,我们也可以知道每场收入自2009年以后就进入了下降通道。于影院投资人和经营者而言,这势必造成盈利减少甚至亏损。长期经营的困难,要么是干脆退出行业撤出投资,要么是更加谨慎小心地经营。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影院对于排片控制越来越算计——在市场票房下降的同时,影院经理们抱怨的是“无片可排”,他们所说的“无片”是没有高上座率的片子可排。
这就不得不说到电影的制作环节。
近些年,大规模的业外资本基于对电影市场的乐观预估大举进入行业,这本来对于电影人来说是个机会,有可能让更多的人提前拿到投资拍片,也可能让一些人得以制作大投资、大制作才能完成的电影类型。遗憾的是,电影人显然太缺乏对金融和投资的基本了解。一方面,投资人和电影人本来应该遵循的“马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基本变成了“金主爸爸说的都对”或者是“xx颠覆电影业”的造反派思维逻辑——试问,既然因为看好电影而入行,就让做电影的尽他们的专业之长做好电影,不好吗?为什么非要以外行的身姿把电影变成什么基因都有,但就不是电影的东西呢?这种投资行为恐怕在任何行业都不被接受吧?假如投資的是健康医疗业,能不让医生凭借医学知识看病救人而由金主爸爸把脉开药吗?
在这种双方都失去自我的操作下,有充沛资金的几年间,居然没有生产出什么可以禁得住时光检验的电影精品来,也实在是电影人的耻辱。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的宏观经济阶段,已经出现的电影市场下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倒可能是件好事。
第一,由于明显的下滑趋势和预期收益率降低,热钱退出是必然。这对被钱“砸晕”了的部分人来说,是个可以冷静下来、客观思考创作的阶段。对于那些有储备、有能力、有认知的人来说,虽然获得投资可能变得难了许多,但是也会逼迫他们更加审慎认真地对待创作。而对于靠热钱和高仿、投机混的人来说,恐怕也会随着赚快钱的机会消失而离开这个本来就艰苦又心苦的行业,去到其他的风口实现他们当“猪”的理想。
第二,对于以影视为核心业务的公司来说,必须也不得不更加审慎地面对投资、项目选择,更认真地打磨剧本,更严格地控制预算,更慎重地选择演员——这些对于制作一部好作品都是好事,只是对于生产或者仿制热销赝品不利而已。
第三,百余年的电影史证明,无论美国还是法国,都曾经在经济低迷、经济危机或者大萧条时期,产生了重要的流派(如法国20世纪30年代的“诗意现实主义”)或者一批经典作品、某些成熟类型,进而形成了电影的“黄金时代”。
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人们通常会疏于思考、惰于自省。所以,2019年也许该是电影人回归电影初心的转折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