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摘要:《浮世画家》以军国主义画家小野增二的视角,描绘了日本人对二战的反应。本文从唯美主义的角度,探讨画家小野的身份转变,他是如何从一位浮世绘画家变成军国主义帮凶,以及在战后,面对众人的指责,小野为什么没有选择剖腹自杀,却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
关键词:《浮世画家》;唯美主义;艺术理想
石黑一雄是著名日裔英国小说家,在201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浮世画家》是他的早期作品,这本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前后的日本。主人公小野增曾是一名享有盛名的军国主义画家。日本战败后,他曾经的辉煌成就却使他成为众人指责的对象。在小野的艺术生涯中,从一开始对毛利君唯美主义艺术的认同,再到后来的觉醒,他的艺术理想促使了身份的转变。
一、毛利君的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是19世纪出现在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以“美”为目的,认为艺术具有独立性、自主性、非功利性的特征。奥斯卡·王尔德指出“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自己的路线发展。”(1)其次,唯美主义强调艺术的使命是提供感官上和精神上的享受,追求审美体验的快感。深受西方唯美主義思想的影响,日本的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应该游离于生活之外,坚持艺术的第一性与纯粹性。《浮世画家》中的森山诚二(毛利君)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出唯美主义的特点。毛利君的艺术风格常常被贴上“现代歌麿”的标签,而“这个头衔可以轻而易举地授予任何一个专门描绘青楼女子的有为画家。”(2)毛利君与弟子们的绘画题材来自于城里的“充斥着娱乐、消遣和饮酒的娱乐世界。”在那个“浮华世界”里,他们消磨时光,追求精神享受,捕捉美的素材。
日本的唯美主义继承了日本自然主义的虚无、颓废的人生态度,否认了艺术与人生现实的关系。小野师从毛利君之后,与其他画家一起住在别墅里,每天的生活就是模仿毛利君的艺术风格,欣赏和评价毛利君的画作。这座别墅像是与世无争的绘画家的“象牙塔”。一年到头,毛利君的娱乐界熟人组成“赤贫大军”到毛利的别墅夜夜笙歌。毛利君则认为这些人带来了那种“画家有希望捕捉的最细微、最脆弱的美”。唯美主义者总是趋乐避苦的,喜欢在自由的和充满美的世界里享受快乐。
二、小野的艺术理想
尽管唯美主义肯定了艺术的纯粹性和独立性,打破了传统的审美观念,但这股思潮在文坛上也只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是因为唯美主义本身的弊病。唯美主义过于强调艺术创作中形式和技巧的重要性,宣扬艺术的无功利性。在《浮世画家》中,松田指责小野这些画家是“极端颓废的一群人”,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他认为画家应该“睁开双眼”,把自己的艺术理想与国家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松田彻底改变了小野的艺术理念,试图用“大胆的书法来强调视觉冲击”“大量使用硬笔勾画轮廓”,注重艺术所反映社会现实的功用性。在同事们的眼中,这种完全不一样的绘画手法简直是对老师赤裸裸的背叛。最终,他的作品《放眼地平线》,因为独特的创作手法,在当时大获好评。在战前,他军事主义画家的身份是被人们拥护和尊敬的。
日本战败后,那些在战前享有盛名的艺术家、政治家、军人被指责为军国主义的帮凶。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而自杀;也有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而自杀。而小野没有这么做,当众人责怪他懦弱不敢承担过错时,他却对自己过去的艺术成就而感到骄傲。在仙子的相亲会上,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小野为自己以往的过错道歉,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当时“凭着坚定的信念做事”,“怀着信念所犯的错误,没有什么可羞愧”。在书的结尾处,小野第二次去探望松田先生,与他回忆过去的壮举,并没有感到后悔。“我们至少为自己的信念而尽力了。只是到了最后,我们发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3)在大时代的背景下,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使小野的艺术理想成为众人指责的牺牲品。
三、结语
从纯粹的艺术追求到为政治服务的艺术理想,从浮世绘画家到军国主义帮凶,他意识到“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理想总是不现实的,所以他用自己的艺术理想为日本的军国主义振臂高呼。战后,军国主义的社会环境消失了,随着不断变化的社会价值观,他却发现自己过去的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一种荒诞的错误。石黑一雄作为一个移民作家,他的多重文化背景,让他跳出文化冲击的狭隘视野,借用他所熟知的日本历史,来反映个体与不断变化的社会价值观错位的尴尬处境,站在国际化的角度反映人类普遍的生存现状。
注释:
(英)奥斯卡·王尔德:《王尔德全集》第4卷,赵武平译,中国文学出版2000年版,第356页。
(英)石黑一雄:《浮世画家》,马爱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73页。
(英)石黑一雄:《浮世画家》,马爱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253页。
参考文献:
[1]奥斯卡·王尔德.《王尔德全集》第4卷[M].赵武平译.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
[2]石黑一雄.《浮世画家》[M].马爱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