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婷
阜新地区土壤是各种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在一定的成土条件下,有一定的土壤类型出现。而各类土壤都有它相应的空间位置,土壤在地理上的分布既与植被、气候条件相适应,表现为水平分布规律和垂直分布规律,也和本地区的母质、地形、水文、成土年龄等条件相适应,表现为区域分布规律。
1 土壤的水平分布
阜新地区地处东经121°01′~122°56′,北纬41°41′~42°56′,虽然经纬度跨度不大,但气候植被均处于过度类型,气候属于自东南向西北,由温和湿润向缓和干旱过度的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植被属于华北植物区系,由南和东南向北和西北伸入。内蒙古植物区系由北和西北向南和东南侵入,交替混生植被区。因而,使本地区土壤自东南向西北呈现水平分布的顺序:
2 土壤的垂直分布
本地区地貌主要为低山丘陵,一般海拔高度200~350米,生物气候变化不大,土壤垂直分布不明显,而坐落在西北部的乌兰木头山、骆驼山等,山势陡峭,海拔500米以上,其中乌兰木头山海拔831.4米,由于海拔较高,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水热条件(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1.0°C)的变化和植物群落的不同,形成了性質不一样的土壤类型,并显示出它的垂直分布规律性。乌兰木头山属努鲁儿虎山脉支脉,南北走向,长14公里,面积120平方公里,由中生代侏罗系安山玄武角砾岩夹凝灰页岩构成,高峰为石英二长岩。土壤垂直带谱:淋溶褐土(600米以下)—棕壤(600~750米)—棕壤性土(750米以上)。
3 土壤的区域性分布
本地区土壤的区域性分布,除受生物气候因素不同的影响外,主要由于区域条件(如地形、母质、人为生产活动)的改变所引起的不同土壤组合变化,其中尤以中小地形与相应母质的变化引起土壤组合变化。根据土壤组合的特点,可分为低山丘陵区、平原低洼区和风沙地区土壤区域性分布。
4 低山丘陵区土壤分布
阜新地区南部以医巫闾山、东部二吉百山为主体的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为200~400米,500米以上的低山丘陵44座,其中青龙山海拔736.7米。成土母质为残积、坡洪积物及黄土。土壤组合以地带性土壤棕壤为主,局部分布些草甸土、水稻土。其分布规律是:低山丘陵上部分布着各种不同类型母质风化物发育而成的棕壤性土;高阶地及黄土丘陵分布着棕壤;漫岗坡角分布有潮棕壤;河流两岸一级阶地上分布着草原土和水稻土。随着地形、母质、水文条件的变化,由高而低依次分布着棕壤性土—棕壤(亚类)—潮棕壤—草甸土(亚类)—淹育型水稻土。
本地区西北部低山丘陵区,沟谷发育,水系多是树枝状伸展,自山丘顶部到谷底沿水系形成类同的土壤组合,土壤呈枝状分布。该地区以地带性土壤褐土为主,包括部分草甸土,其分布规律是:由高到低依次为褐土性土—淋溶褐土—褐土(亚类)或碳酸盐褐土—潮褐土—碳酸盐草甸土。
盆地是阜新地区一种主要地貌类型,其中地处中部的阜义盆地和勿欢池哈尔套盆地,因为地形由四周向中心倾斜,土壤水热状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成土母质多为坡积—冲洪积物,土壤组合以褐土为主,还有部分草甸土。土壤分布以盆地中心向外扩展,依次出现碳酸盐草甸土—潮褐土—褐土(亚类)或碳酸盐褐土—淋溶褐土—棕壤(亚类)或棕壤性土。
5 平原低洼区土壤分布
本地区东部沿柳河、绕阳河和养息牧河河道向外伸展,形成一系列的冲积扇形地,构成柳绕养“三河”平原,局部低洼地段有渍涝现象。土壤组合主要为草甸土,包括部分潮棕壤、潮褐土、盐土、碱土、水稻土和沼泽土。土壤分布特点是从扇形地上部开始,向下依次顺序:潮棕壤或潮褐土—碳酸盐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或碱化草甸土—苏打盐土或草甸碱土—淹育型水稻土—泥炭沼泽土。
6 风沙地区土壤分布
本地区东北部风沙地多为固定或半固定的新月型沙丘、沙垄。土壤组合主要是风沙土,即固定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和流动风沙土,在丘间洼地还分布着极少的草甸土(亚类)或碳酸盐草甸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