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赵艳丰
削减入厂物流费用渐成为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可挖掘的第三利润源泉,而如何削减,恰是企业相关负责人员需着重探讨的一个课题。
于印刷机械制造企业而言,入厂物流即指企业采购的零部件入库、运送到生产线的整个物流过程,其精度和效率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削减入厂物流费用渐成为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可挖掘的第三利润源泉,而如何削减,恰是企业相关负责人员需着重探讨的一个课题。相关人员不妨考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印刷机械制造企业的入厂物流主要有三种配送模式,即供应商自行安排零件配送,俗称送货上门;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安排车辆上门取货;以及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按照要求进行取货。无论采取哪种模式,印刷机械制造企业都应确立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导入取货物流,针对入厂物流进行统筹管理。
结合国内外企业经验,笔者整理出四种取货物流常用模式。
可用于体积较大、使用频率较高的零件,或要求单次运输可满足卡车整装要求的供应商。
适用对象:供应商与印刷机械制造企业距离在150km以内,一般一种零件或一个供应商的零件,一天需要有一次或几次的运输量。
运输工具:厢式货车,平台卸货,不需要叉车作业。
特点:大批量、小库存,循环出货;供应商货量单一,无叉车作业,作业效率高。
一般适用于体积不大、需求量小的零件,或单一供应商零件不能满足卡车整装要求。
适用对象:供应商与印刷机械制造企业相距150km以内,零件可一天多次送货,也可几天一次送货,将同一属性供应商进行拼载即可。
运输工具:厢式货车/飞翼卡车(视拼载情况决定),如果拼载零件种类多、体积小,一般采用飞翼卡车,方便零件拼载。
特点:为保证装载率而设定的集中物流模式,当拼载供应商多时,可采用飞翼卡车。
俗称牛奶取货,即一辆卡车在对多个供应商进行循环取货后,将零件送往印刷机械制造企业。MILKRUN模式要求这些供应商围绕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均衡分布,且离其较近,一般种类较多、送货频率高的零件,通过MILKRUN方式可以实现厂内库存最低化。
适用对象:供应商与印刷机械制造企业相距150km以内,零件送货频率较高。
运输工具:飞翼卡车。
特点:可真正实现平准化的零库存物流方式,采用飞翼车运输,适于频繁装卸作业,叉车作业可两边卸货。
适用对象:供应商距印刷机械制造企业较远,通常在150km以外,零件配送频率不高,需要在中转仓进行拼载才能确保整装运输的零部件。
运输工具:厢式货车/飞翼卡车(视拼载情况决定)。
特点:长距离运输保证生产,需要有安全提前量。
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零件采购及应用情况,供应商的位置等多个元素综合考虑,确认适合自身操作的取货物流模式。
包装的标准化是入厂物流优化的先决条件——包装容器的多样化、规格不统一、标准各异,将导致无法标准化装卸货设备、运输货车规格,在取货物流推进初期会严重影响物流改革的进程,因而对现有器具归类,并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物流器具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包装标准,是印刷机械制造企业或可考虑的一步。
包装的标准化是入厂物流优化的先决条件
以某公司为例,其规定包装器具以塑料折叠式周转箱、塑料嵌入式周转箱、通用台车、专用台车四类为主,各物流器具尺寸均参照日本T11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如T11标准要求托盘尺寸为1.1m×1.1m,周转箱尺寸应与之相配合。此外,针对包装多样化、标准不统一的故态,该司还规定,所有过往使用不符合规格的容器,在物流改革的过程中都将被逐渐淘汰,更新为现有的包装样式。根据该司统计,在基本完成了零件包装的标准化工作后,公司入厂物流车辆装载率大幅提升,初步核算装载率提升15%左右。而大量的标准化通用化台车/周转箱的导入,使包装容器的通用化程度提升35%,大幅削减了新机型导入阶段容器的投入费用。
仓库的布局设计与物流作业是否便利有着一定的关联。目前,大部分印刷机械制造企业都将仓库划分为诸多方块以存放不同供应商的零件,方块与方块之间留有物流通道,零件入货与零件出货存在较多交叉作业区域。如此安排,确有些许弊端:1.由于零件按照供应商不同进行区分堆位,零件入货、出货均在同一区域作业,作业过程难免会有交叉,既影响作业效率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大多零件双层堆叠,需使用叉车装卸零件,导致作业和配送效率低;3.由于堆位作业区域狭小,作业过程现场紊乱,所以零件出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按先入先出原则作业的现象。
依据提升仓库周转率、减少无效作业、减少安全隐患的宗旨,笔者认为T型摆放方式值得推荐。T型摆放方式,即将仓库按照T型布局,T型中部规划为主干道,用于零件入货、补货,T型四周用于零件出货。T型布局可完全规避零件入货、出货的物流交叉,提升零件的配送效率。
成本控制是一个综合的考量,而每一个环节的“严苛”都是对于最终结果的保证,优化入厂物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印刷机械制造企业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第三利润源泉,可以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