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彩云
摘要:尽管体育课并不是主要课程,但其在高中整个学习生活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原因是我国重视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与教师采取科学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高中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供借鉴。
关键词:分组分享 高中 体育教学
尽管我国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对高中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极为重视,但出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体育课在高中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教师对学生采取“放羊”教学模式,既不教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又不带领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只要求学生自由活动。另外,体育课经常被其他主要科目占据,尤其是高三阶段,导致体育课程形同虚设,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对其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一、分组分享教学法概述
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基本内涵是“教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按照学习能力、心理生理特点等基本规律,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分享活动,促使学生能力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分组分享教学法是基于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提出的新型教学方法,教师立足于教学实际与学生身心特点制定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平等性与发展性,具有极强的创造性与操作性,与素质教育要求相符合[1]。分组分享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法的桎梏,学生分享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是充实自己的过程,可以有效增强知識转化能力。
二、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应用模式
(一)按能力层次分组
高中生的个体差异性较明显,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承受能力以及生理特征各不相同,所以教师无法保证学生的知识水平始终保持一致,因此体育教师在利用分组分享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明晰学生能力不一致的客观条件。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能力、身体素质、基础知识等内容,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然后在按照小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以此保证既能增强学生体育素质与能力,又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一对一”与“一对多”
“一对一”、“一对多”的分组分享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较为常见。“一对一”模式是指教师将能力相差较大的两名学生分为一组,让综合能力较高的学生帮助综合能力较低的学生,从而实现二者能力的同时提高。“一对多”模式是指教师将一名综合能力较高的学生与几名综合能力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让前者为后者进行教学知识辅导,帮助其提高能力水平的模式。无论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学生与学生在交流分享过程中,能力高的学生能够得到锻炼自身交流沟通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等能力的机会,能力较差的学生会学会自己不曾学会或者尚未理解的内容,不仅能够促使自身能力水平得到提高,还能实现小组综合水平的提高[2]。
(三)随机分配小组成员
随机分配小组成员是指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小组成员进行适当调整,通常发生在某一小组成员人数不足的情况,该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体育教师具有随机应变能力。比如,某校体育教师一开始按照“能力层次”将学生分为不同等级的小组,在后期学习训练过程中,低等级小组的某学生能力超出该组平均水平,教师则将其调到高等级小组中,或者对所有小组进行一次重新分配,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与其他人的差异,将视野放宽。随机分配小组成员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能力增长状况,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科学安排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明确体育教学目标有利于保证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教学时,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身体发展规律组建小组,以此同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科学安排课程内容,以此保证能够促进学生体育能力、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某学校体育教师在开展“篮球三步上篮”教学时,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导学生掌握三步上篮的技巧”,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当侧重于篮球投篮相关知识的教导。按照学生能力水平分组,将身体素质较好、对篮球基础知识有一定认识的学生分为一组(第一层次),将体育能力较差、身体素质水平较低的学生分为一组(第二层次)。
针对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制定了强度相对较高的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先围绕周长为400米的操场慢跑3圈,然后进行身体拉伸运动,随后详细讲解“三步上篮”的相关内容,并进行实际演示,最后要求学生进行小组练习,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篮球技能的教学目的。针对第二层次的学生,体育教师则适当放低了要求,同样要求学生围绕400米操场慢跑,但是将圈数缩减为1圈半,在稍作休息之后,与第一层次的学生小组一起进行身体拉伸训练、听教师讲解篮球基础知识,最后按照教师的演示进行小组之间的练习,教师此时可以为第二层次的学生给予帮助和提点。
体育教师根据高中生的能力素质制定的针对性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符,能够同时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能力的目的,不仅可以避免对学生的身体造成过大负担,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课程临近结束时,教师可要求小组成员进行内部分享,将自己本节课的学习体会、经验分享给其他人,以此推动小组共同进步。
(二)结合理论与实践,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目前,大多数高中体育课存在理论与实践分配不均匀的问题,许多体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教导,而是直接带领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放任学生自己进行体育技能的练习,既没有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又没有促使学生的体育精神得到提升。因此,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育素质与能力,教师需要认识到讲解理论的重要性,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前为学生讲解体育理论知识,在课中带领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在课末与学生就学习过程进行分享,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精神与身体能力的全面提高[3]。
例如,在进行乒乓球教学时,条件允许下,体育教师可以在室内体育馆,利用多媒体放映机,先为学生详细讲解乒乓球在我国的出现、发展与现状,然后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介绍一些我国曾经十分出名或者现在正在体坛活跃的乒乓球运动员,随后对学生讲解一些练习乒乓球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某些原因造成身体损伤;在条件不允许下,教师可以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期中穿插名人典故进行引导,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结束后,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到体育场进行实操教学,先对所有学生进行实践讲解并进行演示,为了解决有些学生没看懂但是不敢询问的问题,教师应在学生练习过程中,真正走到学生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此避免学生因始终学不会而逐渐丧失学习乒乓球的兴趣。
(三)充分发挥榜样精神,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所有的课程并不相互独立,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体育教师在利用分组分享教学法开展课程教学时,可以将不同的科目联系在一起,立足于学生的体育兴趣,将与本节课有关的其他学科内容融入其中,并对教學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如此便可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篮球时,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勒布朗·詹姆斯、史蒂芬·库里、林书豪、周琦等著名篮球运动员相关信息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对调动篮球兴趣比较大的男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积极影响;在学习足球时,可以通过讲解足球运动员贝利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足球的主动性,有利于保证学生能够将枯燥的重复练习坚持下去,切实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课对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极为重要,学校与教师必须提高重视,体育教师应采取分组分享等科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普及体育知识,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带领高中生进行体育运动,并严禁其他科目教师占用体育课时间,保证学生的身体与精神在体育课上得到充分放松,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高中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远志.略论分组分享理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8,(01):116.
[2]薛宇鹛.“分组分享”教学在高中体育课堂中运用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3):82-83+85.
[3]吴海珍.刍议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7):156.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