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文化交流互鉴中推进世界共商共建共享

2019-06-27 00:19王楚楚王遐见
祖国 2019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化

王楚楚 王遐见

任何一个比较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均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文化既具有本源性、延伸性、纵向久远性,又呈现多样性、拓展性、横向立体性。随着历史背景、社会矛盾和历史任务的变化,不同时代的文化呈现不同的社会特征,需要将差异性文化加以交流,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多极化的今天,面对各种来自各国内外部的严峻挑战和复杂问题,尤其需要发挥先进文化、先进理念、科学知识、科学治理方法对促进地区稳定发展的共商共治共享,求同存异,凝心聚力,推进合作共赢,谋求最大公约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把握文化的科学内涵与交流互补功能

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全部文明成果,它既包括文学、艺术、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制度、哲学、教育、科学等精神文明现象、行为表现及其载体,也包括经济文化、器物文化、环境文化等物质文明现象,是人文精神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上的积淀。

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本意的“文化”,是指人们精神领域中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语言会话”、“知识教养”等。广义的亦即延伸意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及经济社会交往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表现为人工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明成果、科学技术、政治文明制度、理想信念、思想意识、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传统文化及其遗迹等等。本文主要探讨广义上亦即拓展意义上的大文化。

文化具有知识性、人文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生动性、传导性、教育性、科学性等一般特征,作为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文化具有中性特征,可以超越国界,进行跨国交流,可以不受特定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限制;同时,在阶级社会里,作为一定社会制度下为特定统治阶级代言的特殊文化又势必具有阶级性、价值性特质,主导着该社会的意识形态,以致形成历史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矛盾。因而我们在关注个性解放和阶级友爱的同时,又必须坚决反对超阶级的抽象人性论和“人类之爱”。正如毛泽东指出,“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阶级以后,就没有这种统一的爱。……真正的人类之爱是会有的,那是在全世界消灭了阶级之后。阶级使社会分化为许多对立体,阶级消灭后,那里就有了整个的人类之爱,但是现在还没有。我们不能爱敌人,不能爱社会的丑恶现象,我们的目的是消灭这些东西。” 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体力量,在共产党领导和以人为本的国体与政体下,阶级性与科学性相一致,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从而根本实现了历史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邓小平倡导的判断改革开放及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早已习惯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行为准则。

文化具有内生结构,是由一定的地域、民族、历史、習惯形成的表层文化(物质文化)、中层文化(制度文化)和基础文化(哲学文化),构成文化意识形态,是由主体精神文明、客体物质文明、主客体互动文明(行为文明)构成社会有机体文明体系,是由自身独特的内部矛盾决定而必然产生自我否定、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更新、自我扬弃、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功能,并在处理外部矛盾中,形成引导、凝聚、教化、欣赏、渗透等功能。不同文化系统的谱系(文化渊源、价值取向、人文特色及制度安排)、基础、应用功效及外部环境不同,势必在同其它文化的交流、碰撞、摩擦中形成发展的不平衡性。唯有用先进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发展方向,并不断在开放中广泛汲取新文化元素,才能永葆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世界文化是狭义与广义、国际一般性特征与各国具体个性特征的综合体。研究世界文化就必须既在一般性国际文化指导下结合本国国情,探讨适合国情的文明建设之路,又将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优点和成功经验提炼上升为一般性理念,丰富和发展跨国性的一般理论体系,推进世界文明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建设。只有依靠各国广大学者、广大人民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结合中,达到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统一,在不断完善体系结构和强化内外部功能中走向全面文明和谐。中国在加快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提供中国治世方案和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增强中国话语权国际地位,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日益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导世界文化的前进方向

真理是客观的、一元的,真理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通过战胜谬误而使真理得以发展并受到人们广泛认同。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思想体系,也是与时俱进的对实践最具重要指导价值的最科学的思想体系。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马克思主义成为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规律,并成为改变旧世界、推进近代世界文明大发展的重要旗帜,成为世界人民走向未来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20世纪90年代初,当苏东剧变,自由主义欢呼“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时,法国著名的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则大声呼吁,“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在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导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开辟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同时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带领共产党人认真学习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过程中,深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滋养,熟识马克思主义精髓要义,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的治国理政思想和要领,以及推进各国文化交往与世界文明进步的治世之道,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的时代精神。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应当在国际文化交流和外交活动中积极奉行习近平主席的“宇观思维”,注重总揽全球、协调各方,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和人类共同利益;运用“求同存异思维”,和而不同地推进世界多样性发展;坚持“独立自主思维”,维护各国主权和文化的自主性;发挥“后发优势思维”,由屈辱历史和现实难题倒逼激发后起新兴国家的赶超暴发力;奉行“大国思维”,“治大国如烹小鲜”,既从容大度又勤奋谨慎地处理大国内外事务。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主席在近年来的外交活动中,善于把握国际交往的矛盾统一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提倡的“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深得中国周边国家的理解和响应;既发挥后发优势又发挥先发优势,加强同各国之间的和平外交与优势互补,发挥大国对若干小国、邻国统领带动作用,积极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符合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战略蓝图,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及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中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正成为拉动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引擎。大量的事实证明,中国政府提出的若干主张均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根本利益。中国倡导的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的主张,已深得世界人民的认同和拥护,并在广泛付诸国际交往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中国共产党人倡导的文化意识不仅代表国内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时也体现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汇集世界人民的“最大公约数”。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同时也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梦,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向往的共同梦想。

这一切表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智慧具有引领世界文化前进方向的巨大感召力、公信力和导引力,我们应当遵循科学的先进文化发展规律,坚决维护一切正义行为和进步力量,抓住由此带来的发展机遇,与世界各国有识之士一起努力,合力促进世界文化走向整体繁荣,并让发展成果为各国人民共享;同时,坚决同一切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突破各种别有用心的陷阱和障碍,推进人类文明大道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健康发展。

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任何侵略扩张思想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现代化背景下,谋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推进国际交往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发展新潮流,唯有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用统观世界的战略眼光,把握大局、顺应大势、干得大事,策划对实现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治世之道,才能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真理。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差别性与民族平等思想,不仅在国内一贯奉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同时在国际上,也充分尊重各国文化及其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围绕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既把握世界多极性、多样性、开放性、自主性特征,倡导各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又把握世界的一体化、系统整体性、方向主导性规律,倡导国际主义义务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主张维护国际法和世界宏观调控,确保国际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种基于狭隘的私有观念、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利己主义的本位主义,以及称霸世界、侵略扩张的野心,只能将世界引入歧视、分裂、冲突、战乱的陷阱,本质上是反人民、侵犯人权、违背公平正义原则的,是对人类整体利益和共同意愿的道德底线严重冲击,是落后于、反动于世界进步潮流的,终究会被历史所抛弃,并受到历史规律的惩罚。

参考文献:

[1]熊澄宇.世界文化产业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

[2]张西平.在世界范围展开中国文化研究[N].人民日报,2015-09-02.

[3]王沛,胡发稳.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结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4]季中扬.当代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J].学术论坛,2008,(08).

(作者简介:[1]王楚楚,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二<3>班学生;[2]王遐见(指导老师),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