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小中藏有大乾坤

2019-06-27 00:27何子芳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人物小河技法

何子芳

[导言]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通过叙写生活中一件小小的、极其平常的事情来阐述一个大大的、宏伟的主题。这种艺术处理巧妙运用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光辉的原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事反映大主题,既能够给写作者带来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又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丰富的联想和生动的情趣。今天,我们就以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为例,来学习这种写作技法。

[课文品读]

《散步》是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选取的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散步小事,然而通过这样的小事,反映出来的却是尊老爱幼、对生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主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看——

散步(节选)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思路分析]

反映责任感、使命感的文章,大部分同学喜欢选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或从事某项巨大工程或尖端科技的专家、学者流汗、流血、甚至牺牲的深切感人事迹来表现,认为只有他们不平凡的经历,丰功伟绩才能配得起“责任”和“使命”这样的大主题。然而作者莫怀戚却独辟蹊径,将所要表现的责任和使命主题,聚焦在一次普通的家庭散步当中。文章以极普通的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极普通的经历:生活散步;极普通的文字,来表现这一宏大主题。这样处理,将艺术的触角深入到一个普通的家庭,用一家人的互敬互爱,来表现社会问题,从普通家庭生活的角度,来表现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中年人在整个民族进程中起到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小事件中映照出宏大的主题,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试想一下,如果作者不出此高超的一招,仅写一家人散步的事实,文章又怎能如此含蓄蕴藉?如果作者通过英雄人物或感动中国人物来表现这一主题,又怎能让人眼前一亮,感叹作品手法的智慧?正是因为作者巧用“以小见大”的这种写作技法,文章才能小中有大,见微知著。

[技法讲解]

生活中,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少有的,而环绕我们的多是平凡小事。特别是初中学生,不读书、不看报,只知道穷于应付海一样的作业,又哪里有那么多的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写?所以,“以小见大”这种写作技法,可以让我们生出一双慧眼,从凡人小事中发现“亮点”,悟出道理,同样能写出具有深邃隽永的意义、融聚重大主题的文章来。想做到这一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小事中要挖掘出大主题

生活小事,组成轰轰烈烈的社会洪流向前不断发展,因而小事中也会映照出时代的影子。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技法,就是要从生活中的小事,挖掘出时代主题。仍以《散步》为例:生活中,哪一个人没有同家人一起散过步?哪一个人没有过这样的平凡的经历?但作者能够往事件深处去开掘,并与时代相联系,联系到尊老爱幼,联系到中年人在自己家庭中的责任,更挖掘出这一代中年人在整个民族进程中起到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样,小事件上就附着了时代的影子,小事件也就能折射出时代的光芒。

二、用“小人物”表现大主题

这里的“小人物”是指在社会上不出名、没有影响的人。以小人物见大,即以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为叙写对象,通过塑造小人物的形象,揭示其闪光的性格层面,彰显其伟大的人格,折射出普通人的光芒,喻人以大道理,动人以大感情,从而起到激励、感化读者的大作用。《散步》一文,文中写的是一家普通的人: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些人物,都是生活中极为普通的、平凡的人物,然而就是这样的人物,他们身上有着人性的光芒。作者挖掘小人物身上的这些“闪光点”,以他们的日常行为表现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大主题,这样就形成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技法。

三、以小细节来支起文章的主干

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事、平凡事,因为太平凡,很难引起读者的注意力,也很难写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要想让这样的小人物、小事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必须学会以细节来表现主题。还是以《散步》为例,作者写散步,并不是只写一路风景,一路漫谈,而是巧设细节,设置一个分歧,在选择走哪条路上,细致展现老中少三代的选择,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走小路,“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不仅突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含蓄地写出了“我”——一个站在生命之链接点上的中年人对生命和社会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个细节的设计,文章平凡的小事才有了深刻的意蕴。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技法,挖掘小事、小人物身上的细节,是写作成功的关键。

四、从小事物中读出大道理

以小见大的手法,同样也适用于写小的事物。小的事物,如果我们用发现的眼光去审视,同样也可以寄予比较宏大的旨趣。如刘燕敏的《一棵核桃树》,作品写荒园中生出一棵不知名的树,有人说是枣树、有人说是李子,还有的说是樱桃树,都有充分的理由,然而最终却因为“明明挂着一颗核桃”而确定是核桃树。“这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文章结尾处,作者由物及人,以核桃树这一“小物”见出大道理:“有时我想……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由物及人,由叙述到感悟,有了这样的感悟,文章的旨趣也就得到了升華。

[佳作工坊]

明天一定是要改的

胡馨月

这几天,我真的有点焦头烂额了。

自打上周“老班”布置要组织“你说我说,低碳生活”活动以来,我这个班长便没有消停过:找资料,图画板,出板报,搞展览,忙得不亦乐乎。从巴黎气候大会,到北冰洋沿岸,从北方雾霾,到南方雨水,从反恐斗争到南极旅行,找材料发动了全班。今天周五,总算准备工作告一段落。也该给自己放个假,让疲惫的大脑也“低碳”。

吃罢晚飯,我便和爸爸妈妈去村西小河边散步。“啊!什么这么臭呢?”还没到河边,妈妈便用双手捂着鼻子,紧皱着眉头问。爸爸嗅了嗅,叹息道:“垃圾呗!哎,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

我使劲嗅了嗅,可不是吗,一股酸臭味扑鼻而来,呛得我喘不了气。这条小河是我们全家晚饭后遛弯儿的地方,更是全村老少夏夜纳凉的去处。几个月的寒冬刚过去,刚脱掉冬装的小河怎么一下子就变臭了呢?我不解地询问爸爸。

爸爸一边走,一边说:“还不是上游几个新盖的工厂造的孽!现在大城市倡导低碳环保,让许多污染企业没了生存的条件。于是,这些企业又把目光转向了监管相对松散的乡村,这不,这条河的上游一下子就新建了四五家企业,有化肥厂,有橡胶厂,有电瓶厂,个个都是污染大户。这样一条小河,不臭才怪呢。”

我若有所悟。对呀,怪不得班里很多同学都说,他们也是工人阶级了呢,原来他们的父母是在新建的工厂里打工呀。爸爸接着说:“这条河在我们小时候可不是现在这样子的。那时这条河是我们全村人的乐园。河水特别的清,清得可以在河边洗菜、刷碗;清得可以清楚地看到河里的小鱼、小虾。到了夏天,小伙伴们便在水中嬉戏,调皮的鱼儿,也会时不时地来挑逗着你;冬天,虽然天气寒冷,但小河之上却是‘热腾腾的一片,有滑冰的,有打陀螺的,脸冻得通红也不愿离开……”

爸爸话锋一转:“可是今天的这条河就不行了。你看看都成什么样子了?”我和妈妈朝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啊,小河附近一片狼藉:挖沙的沙砾让平坦的河床变得高低崎岖;泛黄的河水携着难闻的气味,慢慢地向下游流淌;河里哪还见鱼的踪影,就连水边的小草,也都是耷拉着脑袋,奄奄一息;几棵倔强的小树身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在风中呼呼地响着,似乎在哀号、在哭泣。

妈妈感叹道:“是变了!才几年的工夫呀!”“嗨!居民们也都把小河当成了垃圾桶,大型工厂把污水排在河里,这样我们的乐园就变成现在的模样。和谁谈起来都叹息,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真正为她做点什么。”爸爸心事重重地说。妈妈说:“你就别瞎操心了。”爸爸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不正是我要确定的宣传主题吗?让每一个同学都知道从我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这不正是“低碳环保”的最好主题吗?

对,改一改,明天一定要改一改!低碳环保,就从身边这条小河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一个美妙的计划浮上心头……

我有这个信心。

[点评]

“保护环境”“低碳环保”,这样的大主题常让我们头疼:要么无病呻吟,高谈阔论,把其他学科的知识一股脑儿搬到作文纸上;要么就写植树、写捡垃圾……而小作者巧妙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技法,通过写一家人的散步,由酸臭味引发话题,并巧妙嫁接进组织“低碳”活动,这样,通过谈话,通过最后的认识,展现“低碳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的宏大主题,就显得生动别致,让人耳目一新,显示出写作中构思的精妙。

猜你喜欢
小人物小河技法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甜蜜的小河
秀秀台
小人物
大人物和小人物
台湾风云小人物
小河马和刷牙精灵
小人物的活法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