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秋月 王琴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常州,213000)
神经外科属于医院中最为重要的科室之一,疼痛属于神经外科患者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症状。剧烈的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同时使部分患者出现失眠现象。其治疗期间若不能得到充足的睡眠将会影响预后效果[1]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基于此,本文以我科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护理工作中采用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函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2.91±3.06)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2.95±3.05)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传统护理 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神经外科传统护理干预,首先,患者入院后立即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由于神经外科患者大多数需要侵入性治疗,因此应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防止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对此应保证每天病房通风时间在2 h以上,室内温度控制在22 ℃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并及时为患者更换床单、病服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其次,营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素质等为其制定对应的饮食方案,从而为其病情的康复提高营养支持;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应为其实施健康宣教、基础护理等,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的和谐发展[2]。
表1 2组患者睡眠质量各项指标比较分)
1.2.2 疼痛护理 给予观察组神经外科患者添加疼痛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以下几点:1)环境暗示,对此护理人员需要保证病房的安静和舒适度,同时还应适当的对光线、湿度等根据患者喜好进行控制,尽量做到使患者心理上感到舒适,护理人员在查房时还应做到走路轻、说话轻,避免影响患者休息;2)药物安慰法,对于痛感较弱的患者尽量少使用镇痛药物,为了缓解患者疼痛还可以采用皮肤擦剂、冷敷以及热敷等措施缓解患者疼痛,对于一些痛感较为剧烈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采用止痛药物;如口服去痛片或戴芬。对于开颅术后的患者遵医嘱可以静脉泵入镇静镇痛剂等;3)心理干预,对于存在疼痛的患者医护人员还可以采用注意力转移法、音乐疗法等缓解其疼痛。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指导其表达自身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临床症状,根据患者主诉实施响应的护理干预。对于一些因为疼痛而影响睡眠质量的患者,可以叮嘱其睡前用热水洗脚,并采用正确的按摩方式促进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按摩力度应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进行调整,随着其睡意渐浓逐渐减缓力度。
1.3 观察指标 经过护理后采用睡眠质量调查量表对2组患者睡眠情况进行调查,其中主要包括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时间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障碍评分以及催眠药物评分5个维度,其分值设置在0~3分之间,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3]。同时采用数字疼痛评估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调查,满分设置为1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疼痛程度越明显[4]。
2.1 2组患者睡眠质量各项指标比较 通过对所选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通过对所选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调查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疼痛程度评分为(5.22±1.17)分、(5.20±1.15)分,而护理后疼痛评分分别为(2.06±0.42)分、(4.05±1.02)分,由此可知,2组患者护理前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9,P<0.05)。
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将直接影响患者机体恢复、住院时间等。由于神经外科患者大部分会伴有肢体或意识障碍,若其治疗期间出现疼痛症状,则极易出现躁动、失眠等症状,最终影响患者预后效果。根据对相关护理经验总结和对相关文献查找显示[5],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采用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并且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医疗费用有积极作用。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采用疼痛护理干预,不仅要对患者进行环境暗示法、药物安慰法、音乐疗法等,同时还应对存在意识的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指导其采用正确的方式缓解疼痛。
综上所述,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疼痛,同时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促进其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此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