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娟 姚静 王丹 丁仕珍 杜春红 齐异果 刘军
(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绵阳,621000)
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s,AD)主要是以焦虑情绪为主的频发神经症状,其表现为持久性恐惧、焦虑、植物神经活动障碍功能失调及紧张情绪,常常伴随躯体不适感和运动性不安[1],好发于青壮年期,男女两性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别[2]。睡眠缺失感是AD发病早期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感觉过度觉醒状态主要包含晨醒时有心境恶劣的倾向、早醒睡眠过度及睡眠维持困难[3]。睡眠缺失感是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且发生率较高的疾病,AD是其主要的诱发因素[4]。本研究的改良护理干预采用人文精神指导理念,培养护士全身心投入工作,给予患者更具体的护理前评估、生活护理、个性睡眠健康教育、药物及护理观察心理护理及标记法,通过比较改良护理与普通的常规护理,找到最适合AD伴睡眠缺失感患者改良睡眠感知的护理方式,旨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AD伴睡眠缺失感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36.31±4.12)岁;平均病程(1.25±0.31)年;职业:干部9例,工人26例,无业人员7例;文化程度初中3例,高中21例,高中以上18例;医疗付费方式:医保33例,自费9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35.25±3.63)岁;平均病程(1.26±0.26)年;职业:干部8例,工人28例,无业人员6例;文化程度初中2例,高中23例,高中以上17例;医疗付费方式:医保31例,自费11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2011年《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5]中AD的临床诊断;2)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6]作为评价患者是否有睡眠缺失的工具,患者PSQI分值均>8分。
1.3 排除标准 1)有严重疾病史或者重要器官功能受损者;2)信息资料缺失者;3)没有知情同意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护理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具体常规护理方法包括:1)常规心里护理。介绍住院环境,促进病友之间相互沟通,消除孤独感。2)饮食护理。要及时补充营养,饮食清淡。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改良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4.1 护理评估 除了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如皮肤情况等以外,还需要评估患者危险因素(自杀、自伤、暴力、噎食、擅自离院、跌倒坠床、压疮等风险)和并发症,以及是否肥胖、起居有无异常、有无饮酒、是否使用镇静催眠药、心理状况,如有焦虑情绪,应在向患者作指导的时候注意方式方法,从而减轻焦虑等等。
1.4.2 生活护理 1)环境光亮、温湿度适宜,尽量避免吵闹;2)教会及督促患者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详见以下睡眠健康教育内容;3)保持口腔清洁,在进食后尽可能的清理口腔内的食物残渣;4)制定患者的饮食计划,肥胖患者适当协助减肥;5)适当的运动,如练习太极、八段锦等身心健康操。
1.4.3 个性睡眠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正确卧位,如宜右侧卧位、平卧位建议肩颈以下垫拳高枕头;2)夜间睡眠前4 d避免进食;3)进食种类为尽量易消化食物,适量饮水;4)患者夜间的服药时间,护士根据患者平常的生活习惯制定个体的服药时间(大约21:00左右),服药后不能立即到床上,等有了睡意再上床睡觉;5)勿在床上看手机、看书、思考问题等,告知患者,除了睡觉其余活动一概离开床铺;6)如果夜间有醒的情况,切勿看时间,继续睡觉;7)如果夜间醒后很难入睡,要求患者离开床,在指定的安全环境内,给予组织适宜的活动内容(参与“夜间活动室项目”管理),等有了睡意再上床睡觉,必要时给予药物处理。
1.4.4 药物及护理观察 1)每小时巡视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精神状态等,严防窒息等意外发生;2)叮嘱患者勿擅自使用镇静催眠、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4.5 心理护理 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主诉,建立护患关系,给予患者理解,视情况给予支持与鼓励,必要时给予患者暗示性指导。
1.4.6 标记法 提前告知患者夜间将会对其进行手足、甚至面部的标记,在取得患者同意后,夜间护士用记号笔在每小时进行巡视过程中将在患者裸露处进行标记,标记后次日晨先问其患者自感夜间睡眠质量体验,告知患者夜间护士所观察的睡眠质量情况,并将标记部位告知患者。起到消除患者因睡眠障碍引起的焦虑,以及焦虑引起的睡眠障碍,并有暗示作用。
1.5 疗效判定标准 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焦虑改善及睡眠功能改善情况比较。生命质量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统计患者的按时服药、饮食控制、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分数(满分为100分)。焦虑改善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8],其分值均与焦虑程度成正比。睡眠功能改善采用PSQI量表,量表从入睡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睡眠紊乱和日间功能障碍7个方面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其因素的严重程度采用0~3分逐渐升高来表示,分值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低。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获得。
2.1 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测定患者的按时服药、饮食控制、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分数,结果显示:护理前2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饮食控制、按时服药、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十分满意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8.571,P=0.003),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焦虑改善情况比较 通过SAS评分及HAMA评分分析2组患者的焦虑改善情况。护理前2组患者SAS评分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通过PSQI量表评价患者的睡眠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前2组患者PSQI各项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PSQI各项因子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4。
表1 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表3 2组患者焦虑改善情况比较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表4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睡眠缺失的影响涉及到人体各个生理系统。神经系统一般表现在癫痫发作阈值下降、疼痛耐受力降低、反射受损、记忆力下降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9]。内分泌系统一般表现为葡萄糖耐量受损、夜晚皮质醇水平升高及甲状腺浓度下降,同时会影响泌乳素和生长激素的周期[10]。睡眠缺失也会阻碍瘦素分泌,增加整夜睡眠剥夺后热量的摄取,严重者甚至影响到免疫系统,其能够影响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且增加细胞因子的产生,进一步造成交感神经活性和血压上升[11]。AD作为睡眠缺失主要的诱发因素。因此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治疗的AD伴睡眠缺失感患者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改良护理干预,比较2组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焦虑改善及睡眠功能改善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2组患者各项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控制、按时服药、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十分满意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8.571,P=0.003),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前2组患者SAS评分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前2组患者PSQI各项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PSQI各项因子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改良护理干预对于改善AD伴睡眠缺失感患者睡眠感知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改善AD伴睡眠缺失感患者睡眠感知的护理方式,在减轻了患者痛苦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