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文物出国(境)展览日益增多,文物的利用率和流动性大大提高,但文物损坏的概率也随之增加,文物安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适应文物出境展览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切实保证珍贵文物尤其是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安全,国家文物局先后三次公布了禁止出国(境)展览的重要文物。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山西博物院藏唐代涅槃变相碑、唐代常阳天尊石像、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北齐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西周晋侯苏钟等5件文物被列入;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又有山西博物院藏商龙纹兕觥、西周晋侯鸟尊、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等3件文物入选。
考察先后入选“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的山西博物院藏8件文物,均为山西博物院的一级藏品,堪称“镇院之宝”,有着重要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本文拟作抛砖引玉式的鉴赏介绍,以期与读者共鉴其珍贵。
1959年石楼县桃花庄出土,商代晚期盛酒器(图1)。兕觥又名觥,初多以犀角制作。此器是作为礼器而以铜仿犀角之形。觥作为盛酒器,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时期。
此器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通体作角形,前端为龙首,露齿昂翘,瞠目张角,龇牙咧嘴为流。盖面饰有逶迤的龙体,与前端的龙头相衔接,空隙间辅以漩涡纹,浑然一体。腹两侧以涡纹和云纹为衬托,主纹饰鼍纹和夔龙纹,头向与龙首相反,交错变化,颇富动感。背部为弧形长盖,盖面上附蘑菇形纽,器身两侧各有一对贯耳用于悬挂。长方形圈足饰相对的夔龙纹,更增稳定之感。鼍即鳄鱼,亦称扬子鳄,为我国特产动物,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鳄鱼”纹饰出现在3000多年前山西西部黄河沿岸商代青铜酒器上,实属罕见。
山西中西部吕梁山和沿黄河一线,当时存在着与商王朝若即若离的众多 “方国”,甲骨文多见记述。龙纹觥独特的造型与花纹装饰,与同时期典型的中原文化青铜器风格有别,其所属的山西省石楼县桃花庄遗址应属于商代晚期某方国文化区。龙纹觥的发现,不仅为我们研究商代方国文化和殷商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而且也为我们研究不同经济体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借鉴。
图1 商龙纹兕觥
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是由多件玉器穿连组成悬于身上的佩饰玉,其主体多以璜、管、珠等穿连而成(图2)。大型组玉佩为西周首创。
此套大型玉组佩,1993年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西周晋侯墓地63号墓,距今2000多年。它的主人为晋国历史上第八代晋侯——晋穆侯的次夫人杨姞,她由杨国(西周时期今山西洪洞一带的小国)嫁入晋国,是晋侯墓地唯一以妾的身份入葬王侯墓地的人。
此玉组佩由204件各式玉饰组成,大致分三列穿连。主体由玉璜、玉珩、冲牙、玉管、绿松石管、玛瑙管组成,长达2米多,可以从头一直覆盖至脚,是整个墓地最大的玉礼器组合。组佩中璜的数量达45件,其中最大的玉璜长15.8厘米,最小的玉珠直径仅0.5厘米。玉饰上的纹饰精雕细琢,姿态各异。尤其是组佩下端的两件玉雁,呈静态站立状,相互对视,昂首展翅;两只玉蚕相对而卧,且纹路清晰,整体晶莹剔透,栩栩如生,使整件玉佩不仅庄重华丽,而且还多了一分灵气,给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感觉。
整组玉佩结构复杂,组合规整,饰纹精湛,既体现了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和地位,也代表了西周时期制玉的高超水平,而复杂多样的完整组玉佩则对研究高级别的玉器组合关系规律、男女用玉制度差异、等级差别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西周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盛酒器,用于祭祀。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其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挺立,禽体丰腴,双翅上卷,俨然象耳,尾部下弯,形成象鼻(图3)。可惜鸟尊现世时,象鼻残缺,专家依据象首曲线分析,象鼻似应内卷上扬,为了尊重历史,修复的象鼻上并没有设计纹饰。凤鸟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是为捉手。凤鸟颈、腹、背饰羽片纹,两翼与双腿饰云纹,翼、盖间饰立羽纹,以雷纹衬地,尾饰华丽的羽翎纹。鸟尊颈部与中空的腹腔相通,锋锐的弯喙成为自动开合的流口,当倾斜鸟身往外倒酒时上唇会自动开启。复位后,口即闭合,可防尘、防虫,十分巧妙。鸟尾下小巧的虎形支脚,可使鸟尊盛满酒时平衡稳定。
《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古代祭祀礼器中有所谓“六尊六彝”,“鸟彝”即为其一。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据学者考证,这件国宝的拥有者就是改唐为晋的第一代晋侯燮父。而这件鸟尊,可谓见证了晋国第一代晋侯——燮父开辟鸿蒙、初露霸气的辉煌功业。
鸟与象是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尤为晋人所钟爱。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大鸟回眸,小鸟偎依,巨象缩首,构思奇特,想象卓绝。华美的造型艺术和精巧的实用功能,完美组合于此尊,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西周厉王时期青铜器。山西博物院藏两件,其出土墓葬——天马曲村北赵晋侯墓地M8,原本一套两组16件,其余14件此前已被盗掘,后由上海博物馆于1992年在香港抢救回收并收藏。钟体表面灰褐泛黄绿色,基本无锈蚀,体呈合瓦形。甬较短,旋饰目云纹;体较阔,钲部较鼓部略长;舞部两端微翘,饰勾连卷云纹;钲部以阴线分隔出枚、篆、钲各部,枚较长,呈两段式;篆上饰长体合卷云纹,正面钲部镌刻铭文,各钟铭文相连;鼓部中饰勾连对云纹,左侧有鸟纹作第三基音标志。M8:32,甬长8.2厘米,栾长14.3厘米。舞修11.1厘米,铣间13厘米,通高22.3厘米。有铭文4字,为“永宝兹钟”。M8:33,甬长 9.1 厘米,栾长16.9厘米,舞修12.5厘米,铣间14.8厘米,通高25.9厘米。有铭文7字,为“年无疆,子子孙孙”(图4)。
青铜晋侯苏钟16枚钟之中,除1枚已哑之外,其余15枚均能很好发音。音域自小字组的a至小字四组的c4,从低到高跨越三个八度又一个小三度,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
晋侯苏钟刻凿在16枚钟上的文字共计355个,可以连读。铭文记载了西周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5年),晋侯苏征伐蛮夷、平定叛乱的功绩,晋侯苏因奉王命讨伐东夷大获全胜,受厉王赏赐,作此编钟。此套编钟,为人们重新确定西周王年乃至推断出武王伐纣的确切年代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其铭文有多种纪时表述,对探讨西周历法有重要价值,其纪年资料成为“夏商周断代工程”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全篇铭文用金属利器刻凿而成,笔画流畅规整,为西周青铜器上首见,是研究西周晚期冶金工艺的重要材料。
这是一组人物故事彩绘描漆屏风,漆屏风用木板制成,板面遍涂朱漆,题记及榜题再涂黄色,上面墨书黑字。出土时较完整的共有5块,屏风两面原皆有画,入葬时朝下的一面腐蚀严重,原貌难以辨别,向上一面保存较完好。每块长约8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2.5厘米。此为其中两块(封三)。
图中所示为尚能拼合的第一、第二块向上的一面。屏风画用栏界分为四层。每层高约19.2厘米。第一层绘画内容为帝舜事迹,分别为舜后母烧廪、舜父瞽叟与象敖填井、舜与娥皇女英二妃。第二层绘画内容为周室三母,即周太王妃太姜、周文王母太任、周武王母太姒。第三层绘画内容为鲁师春姜与春姜女。第四层绘画内容为班婕妤辞辇。以上故事多出自西汉刘向所著《列女传》,帝舜事迹见《史记·五帝本纪》。背面:第一幅李善养孤、拜河内太守;第二幅李充奉亲时;第三幅素食赡宾;第四幅如履薄冰。其内容展现的,皆为封建统治者所需要的道德观念,即 “成教化,助风俗”,是为封建政治服务的。
此漆屏风1965年11月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石寨村西南北魏早期墓葬司马金龙墓。墓主人为司马金龙及其妻姬辰。司马金龙,是晋宣帝司马懿弟弟司马馗的九世孙,死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死后赠大将军、司空、冀州刺史,谥康王。
漆屏风所画人物用黑线作铁线描,脸、手涂铅白,服饰器具用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色渲染,较好地表现了立体感和肌肤色调。线条勾描等画风与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笔法相似,面相则已见南朝“秀骨清相”之端倪,人物形象生动逼真,体现了漆画艺术的深沉魅力。题记和榜书文字介于隶、楷之间,气势疏朗,是少见的北魏墨迹。木板漆画是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鞍马出行图》壁画于1979年出土于山西省太原市王郭村娄睿墓。娄睿是北齐统治者鲜卑高氏的内戚,平城(大同)人。娄睿自幼丧父,由叔父娄昭(高欢时的中军大都督,高洋称帝后封为太原王)抚养。娄睿与北齐皇帝高洋是亲姑表兄弟,河清四年(565年),高欢孙高纬即位,娄睿以东安王爵号进位太师,官并州刺史。
娄睿墓中原有壁画400多平方米,现保存下来的有200多平方米,生动地描绘了墓主人生前出行、筵宴等奢侈的生活和死后升仙的景象。《鞍马出行图》壁画只是北齐娄睿墓中壁画的一小部分,其位于娄睿墓墓道西壁中栏,描绘墓主人出行游骑之情景(图5)。
《鞍马出行图》壁画采用长卷式构图,分成若干段,每段前有二骑作前导,后面八骑跟随。画家先以淡墨勾勒线条轮廓,再填以红、黄、石绿、石青、褐等颜色,以此表现所绘物象。画师善绘人物鞍马,其表情动作刻画细致逼真,或策马扬鞭,或勒缰回首,或驻马凝视,前后呼应,使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物个性尽显。画家凭借高超的线描技巧,勾勒出马儿奔跑、惊驰、嘶鸣之状,千变万化,用线流畅如行云流水,而且众多马匹动态多样无一雷同。整幅图画面层次分明,构图新颖,色彩鲜艳;所绘人物生动,生活气息浓厚;表现技法娴熟,突出体现了单线勾勒、重彩填染的中国传统绘画特点,传承汉魏六朝绘画技艺,开唐代中国绘画创作之先河,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
图2 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
图3 西周晋侯鸟尊
图4 西周晋侯苏钟
图5 北齐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图6 唐代涅槃变相碑
涅槃变相碑为螭首龟趺,公元591年题铭。该碑原为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庙宇早毁,石碑于1957年移至山西省博物馆(今山西博物院)收藏。
此碑高302厘米、宽87厘米、厚25厘米,碑下龟趺高35厘米。蟠螭碑首,龟趺。碑首雕以须弥山图形,中造小龛。碑正面:雕涅槃变相四层六龛。自下而上,底层为释迦说法群像,释迦中央盘坐,众弟子跪听。二层为涅槃变群像,释迦横卧宝床,众弟子围绕哀恸。三层、四层各两小龛,为众人弟子抬棺送葬情景即哭棺、再生说法、送葬、火焚尸身等故事情节。三层和四层的小龛间,刻“大周大云寺奉为圣神皇帝敬造涅槃变碑像一区”二十字。龛下刻记佛弟子和供养人姓名。碑背面:碑头亦以螭为饰,碑首雕以舍利塔图形,塔方形,单檐攒尖顶,上有形制庞大的塔刹一具。碑身背面分三段,最下一段刻造像记,题《大云寺弥勒重阁碑》,碑文上面二段亦刻佛教故事,共有两个场面,自下而上分别是三佛四菩萨及八王分舍利。碑侧面雕以狮子和身穿甲胄的金刚力士,并有莲枝配以四体菩萨像(图6)。
涅槃,佛教用语,译为灭、度、寂灭、解脱、圆寂等义。变即“变现”或“变相”,是指把释迦一生的事迹用绘画或雕刻形式表达出来。该碑意在表现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前后的情景与佛陀讲法度人故事。涅槃变相碑规模宏丽,构图紧凑,雕工细致,颇具隋唐时期雕刻的圆润华丽之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造,四面刻铭文及线雕供养人像,系山西省博物馆1957年由安邑县中陈乡村征集。石造像通高256.5厘米,由石像、底座和基座三部分组成。石像以汉白玉雕造,底座和基座为青灰色石灰岩制成。石像高220厘米,下宽135厘米。原来右手残缺,左手断为数块,后复原。基座厚21.5厘米,平面正方形,呈四层台阶状。第一层,边长132厘米,厚10厘米,四周线刻莲花、忍冬和仙鹤等;第二层,边长106厘米,厚4.5厘米,素面;第三层,边长100厘米,厚3厘米,素面;第四层,边长93厘米,厚4厘米,素面。底座长方形,长75厘米,宽71厘米,高65厘米。
天尊头戴莲花形冠,面相丰腴,双目细长,颌下蓄髯,髯长垂胸,神态安详。身着宽大道袍,盘坐。左手执扇与拂尘,右手凭几而放。凭几足为虎形。像底座正面刻 “天尊像铭并序”22行,造像自铭为“常阳天尊”,两侧及背面线刻弟子道士像和供养人姓氏。题铭开元七年(图7)。
图7 唐代赵思礼石雕常阳天尊坐像
石像的铭刻,楷书、隶书均结构匀称,遒劲有力。天尊像及线刻道士像面相饱满而不臃肿,服饰相似而神态有别,显示出初唐雕绘人物丰满清秀的风格和以形传神的手法。唐代石刻以佛教题材为多,但刻有铭文的大型道教造像则较为罕见。天尊像不仅反映出唐代石刻艺术的高度成就,而且显露出唐代对道教的尊崇,为研究我国古代道教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