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焕我一生精彩

2019-06-26 01:21余海峰
中国自行车 2019年1期
关键词:苏州

余海峰

编者按:朱杏根(高级经济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是在行业工作时间最长的人之一。在长达六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为行业做了很多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做强自行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创办自行车零部件交易会,创办自行车职工中专,创建自行车质量监督站,协助台资企业到昆山建厂,创建苏州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1995年朱杏根被中国自行车协会授予“为中国自行车工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他的敬业精神以及他为我们这个行业做出的贡献令人敬佩!2018年年末,我们在苏州拜访了朱杏根老先生,以下是本次访谈记录。

起步于医疗器械行业

记者:我们行业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是跟很多前辈们的辛勤工作、努力奋斗分不开的,而您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来苏州拜访您,就是想昕昕您的故事以及您与这个行业的不解之缘。首先请跟我们讲讲您的过去吧。

朱杏根:好的。1935年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老家在无锡农村的一个十分偏僻的村庄。16岁那年,我到上海华丰医疗器械厂当学徒,开始了独立的人生道路。当时我跟师傅学钳工,师傅对我比较严格。他们的敬业精神,对我有很大的影响,这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我一面学手艺,一面还负责外出送货。当时,我经常去上海长海医院(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瑞金医院、中山医院等地送货。1953年工厂迁至苏州,1956年对私改造,工厂合并成为苏州医疗器械厂,21岁时我就在这家工厂当了厂长。

现在回想一下,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展开我人生的初始阶段,对于我的教育、启发很大。让我明白,每件事情都要认认真真把它做好,决不能有丝毫马虎!也不光为了生存而工作,应该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

记者:您在医疗器械行业工作了多久?您觉得医疗器械行业有什么特点让您印象比较深刻?

朱杏根:现在算来我在医疗器械行业工作20多年,在自行车行业工作40年,直到82岁才完全退下来,一共工作了60多年。

医疗器械行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因为产品直接关乎人的生命,任何细微的差异,都有可能给诊断、手术、治疗带来影响,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好是治病救人,质量不好是“谋财害命”。虽然那时我们的工业很落后,但这不影响我们对产品质量的态度与理念。

离开医疗器械行业30年后,我曾经工作过的苏州医疗器械厂举办50周年大庆,表彰5位对这个厂有重大贡献的人。名单中间就有我一个,因为他们认可我以前曾做的工作,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因“文革”而入自行车行业

记者:那后来您又是如何转到自行车行业来了?

朱杏根:因为“文革”的原因,“文革”初期我受到了冲击。那时我只有35岁,被调到机修车间劳动。1970年我又被下放到农村,安排在江苏盐城地区响水县周集公社当农民。之后又被调到盐城地区医疗器械修理厂,负责修理电冰箱,在修理厂工作了3年。1977年我才回到苏州。

回到苏州以后,组织上安排我到自行车行业,担任苏州自行车厂厂长。当时自行车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我在厂里主持完成试制的异型扁管车架24”城市用自行车属国内首创,得到了当时的国家轻工业部、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分别颁发的奖励。当时的国家轻工业部将苏州自行车厂定点为24”自行车专业制造厂。1980年我调到苏州市一轻局任副局长,分管“三大件”,1982年调江苏省轻工业厅组建的江苏省自行车公司担任法人代表。我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艰苦创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江苏省自行车协会(下简称为江苏协会)成立后,我当选首任理事长,一直工作到退休。

记者:您喜欢自行车的原因是什么?

朱杏根:其实我从小就对自行车十分喜欢。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在村里第一次看到有一个人骑车路过,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我死死盯着骑行中的自行车,一直看着那人骑了三四公里的路,直到看不见为止。当时我就在想,骑车多快!但奇怪的是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为什么不倒下来。直到成年以后我才搞明白,这里面有“动平衡”的原理。

自行车很吸引我,因为它不是一件简单的产品。我这个人文化程度不高,但比较喜欢研究事物。自行车的材料、工艺、技术都在不断变化和提高,变化经历了很多阶段。从普通钢到锰钢、高强度铝合金、碳纤维,还有曾经出现过一段时间的镁合金。此外还有比较特殊的应用,比如复合不锈钢管材料。昆山有一家工厂,专做车把出口日本,外面是一层不锈钢,里面是普通钢,采用二次焊接工艺将它组合在一起,使得车把的变形、延伸强度和防锈功能得到完美结合。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行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产品生产可用机械手、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工艺发展空间很大。原来在汽车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的冷挤压成型,少切削、无切削工艺在自行车行业已广泛应用。

所以我对自行车的材料、工艺、结构都非常感兴趣,也喜欢研究、琢磨。如今自行车生产工艺设备都有很大进步。过去我们的自行车都采用圆管,没有异型管,这主要受到设备条件的束缚。而现在,异型管已经广泛地应用在自行车制造中,共享单车也大量使用了异型管。不光是扁管,各种各样形状的管子都可以做。

自行車,让我插上梦想的翅膀

记者: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近期又遇到很多困难,您对此是如何看的?

朱杏根:从近几十年的历史来看,行业总体发展比较快,产品由低端向高端方向进步。但是这个过程是有起有伏,波浪式递进,现在虽然面临着调整,但调整就可能意味着新一轮的高潮即将来到,这是我们行业的现状。

自行车在国外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才不到100年的历史。中国用了不到100年的时间,达到了国际上200年的制造水平,这是了不起的。

我国自行车发展大致经过了这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近20年时间的计划经济年代,个人以为这是“南北两霸,三足鼎立”,当时的主角就是上海天津的永久、凤凰、飞鸽,当然还有广东、沈阳、山东等地的一些影响力较小的品牌。第二阶段出现年产百万辆的企业。年产量达到100万的企业有好几家,包括永久、凤凰、飞鸽、长征、五羊、白山等,后来还有金狮、安琪儿。第三个阶段是联营发展,遍地开花,一直到“天津现象”。第四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台企进入大陆阶段。

进入到21世纪,自行车创新发展分为两部分:一是电动自行车兴起,改变了自行车作为短途代步工具一统天下的局面,另一个是共享单车的出现。

所以自行车发展是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之上,过程是呈波浪式前进。目前自行车发展从产品制造、工艺技术,到材料结构造型、骑行功能,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记者:您在江苏协会担任负责人,应该对江苏自行车产业发展历史比较了解?

朱杏根: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状态,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生产标准不成体系,管理水平低下,用现在的眼光看,江苏自行车产业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整车企业很少。整车企业集中在上海、天津、山东、广东、沈阳等地,而且他们都是自成体系,在当地就形成了配套的产业链。改革开放初期江苏产业已经有了一点基础,但是实力并不强。为了把江苏自行车产业做大、做强,我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开创新局面,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寻找新的发展思路。我们认为零件是自行车的基础,要做强产业,应该优先发展零件产业。

我发现在当时已经有全国性的“钢材订货会”这样一个模式,觉得可以仿效,搞一个我们自己的“自行车零部件看样订货会”。于是我们把省里所有的零件厂都召集起来,开订货会。参加订货会的除了本地的零件企业外,我们还邀请了全国各地的整车厂(包括商家)来参加会议。那时外地还没有类似的自行车零件订货会。

记得当时永久、凤凰、飞鸽、大金鹿(山东)等企业都派人来参加会议。你也许要问,这些企业当地都可以配套,为何还要来江苏参加订货会呢?当时正逢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交替过程中,我们打出的口号是“相同的零件我们做得更好,相同的品质我们的价格更低,你没有的我们有!”

事后我们在总结中体会到,采用订货会的方式,可以将与生产相关的一揽子配套内容一次性全部解决,大大方便了上下游企业间的交易环节,提高了效率,客户还可以挑选较满意的产品。通过开交易会,企业间的竞争明显加剧,于是我又利用开省级行业会议的机会,强调各企业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竞争,树立“质量+服务”的理念。提出“以零促整、整零并举”的口号,随着市场进一步开放,江苏省零件产业不断发展,越做越大,整车也逐渐做大。我这里有个数据:江苏自行车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到1991年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20倍,整车产量比1978年增长16倍,零部件产值比1978年增长18.68倍。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到34个国家和地区,10多种零件产品在国内享有很高信誉。如飞达牌飞轮、登月牌脚蹬、江龙牌车把、海狮牌五件碗、联狮牌接头,另外还有苏州转铃刹车、南通链罩、南京链条、海安辐条、泰州轴皮。零件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了整车发展,如无锡长征、常州金狮,也促进了南京、南通、苏州、淮安等产业群体的起飞。

记者: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的前身就是您办的江蘇省自行车零部件配套订货会,这也是您对全行业的贡献。

朱杏根:当时江苏展不断改进、完善、扩大,在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自行车协会(下简称为中自协)理事长李澄和、王凤和来找我商量,希望与江苏展合作扩大为“中国展”。从中国自行车产业发展的大局出发,经过研究,我无条件答应了这个建议。以后3届的中国展越办越大,江苏没有合适的展厅,办展条件跟不上了。中自协又提出将展会移到上海去办,我们又无条件答应并支持。如今的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已经成为世界级的自行车大展,我们为自己在其中曾经做的一点点贡献而感到自豪。

此外,我还是中国自行车协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的常务理事,第三、四届的副理事长。在起步阶段,中国自行车协会人手很少,基础实力不强,我们曾经给予很多支持。特别是从江苏公司抽了—位老工程师、—位年轻有为的干部长期借调中自协工作,—去就是4年多,2人的所有工资、奖金、福利费用都是由江苏承担。

记者:从这点看出您在工作中的大局意识很强,为全行业发展做了很大贡献。那么您觉得当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朱杏根:产业发展遇到的最大的瓶颈就是人才跟不上。在行业内,自行车专业的技术人员很少,大都是搞机械的出身。为了解决人才问题,我就考虑办学校。我们在南京拿了—块土地,建了3 800m2的教学楼。成立了“江苏省自行车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开设机械、磨具、营销三个专业,实行全国招生,成为当时全国自行车行业的两个培训基地之一(另一个在上海)。几年时间,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毕业生中,有不少人成了行业的骨干和企业家。

其实刚开始办学,我还是有一点顾虑的,回想当年在“文革”期间,学校的校长、教师被批斗得很厉害,所以我想我这样搞将来会不会出问题,心里面还是有点担忧。但是为了行业发展,我还是下定决心办学校。由于有了这个人才建设,为以后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另外,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我觉得有建立权威性检测机构的必要。1984年我们筹备建起了江苏省自行车质量检测站,建筑面积达2 600m2,还组织赴日本考察检测站,引进部分检测设备,招收了中专毕业生培训。现在该站在行业中已经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此外,我们当时感到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不错,就参与了无锡摩托车产业的筹划和启动,参与了无锡第一辆雅西摩托车的研制。后来还专门成立了江苏省摩托车公司,配合镇江工学院筹建江苏省摩托车检测站,现在也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另外还承担过中汽公司摩办举办的很多活动。所以说无锡作为我国摩托车重要产地之一,它的起步以及后来的发展,是和我们公司的努力分不开的。

记者:苏州地区,是台湾自行车企业云集之地,已然成为中国自行车产业的台资基地。这是如何形成的?

朱杏根:上世纪80年代,台湾自行车业界组织了30多家企业考察广东、江苏,选择投资建厂地址,当时来江苏考察的台企代表由我陪同。后来台资企业来大陆设厂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进入华南地区,在深圳龙华地区开设工厂,主要的销售目标是出口。第二步进入到华东地区。1981年底,我听到台湾巨大公司在考察昆山的消息,当天就电话通知昆山市政府,同时向省轻工业厅汇报,反馈意见,促成江苏省委书记接见巨大公司董事长。一星期后,巨大公司就决定落户昆山。另外,日本禧玛诺公司也和巨大公司在昆山同时奠基、同时建厂。

就这样我们抓住了机遇,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台湾巨大公司在昆山建厂的事情定下来。

巨大公司、日本禧玛诺公司落户昆山以后,大批台资企业(包括整车、零件)抱团进入昆山、太仓设厂。当时也有人说这是“引狼入室”,现在看来,台企、外企的进入,给我们的自行车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产业整体做强做大。

记者:电动自行车产业兴起和大发展是中国自行车行业的一大创举。全国有那么多的产业区,为什么中国助力车专业委員会落户江苏?

朱杏根:1994年3月7日,中国自行车协会在无锡召开第一次电动助力自行车会议,成立了助力车专业委员会,时任理事长的王凤和同志与时任秘书长的刘素文同志均参加了。会议选举我为第一任助力车专业委员会主任,在任时,我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当时我国还处于样车研制阶段,上海、江苏、广东、浙江都已开始研制、开发。以后,广州威士达24”电动自行车(镍氢电池)出口日本,我抓住这一典型在行业中进行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退休后,还在南京大陆鸽、苏州小羚羊担任过顾问,这些企业是最早进入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在苏州,我曾与他人合作专业经销电动自行车,一开始市场上无人问津,以后才慢慢热销起来,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电动自行车上市后也出现过一些质量问题,我们及时将情况反馈给生产企业,不断改进,使返修率逐渐下降。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苏州成为全国电动自行车市场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产品市场拥有量也是较高的。

记者:其实您退休以后在苏州组建了苏州自行车协会,为苏州地区的自行车产业做了大量工作。作为记者,我也是经常跟您打交道,记得每次去苏州采访企业,也是由您带我去的。

朱杏根:是的,虽然我早就过了退休年龄,但在苏州自行车协会我还担任执行会长和秘书长职务,所以很多事情需要我做。比如我们曾完成了特色区域“太仓陆渡自行车名镇”的申报工作,也是“苏州市自行车公平竞争预警点”的承办单位,我们力求打造华东地区中高档自行车产业基地;编写了《苏州市电动自行车维修工教材汇编》,填补了行业在这方面的空白;编制了《关于G-TEAM情况调查报告》,为行业推行现代化管理提供了经验;我们还举办了几届东方自行车展览会,并与多种活动相结合,将高端自行车产品与自行车文化概念融为一体,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对推动自行车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自行车,让我退而不休20年

记者:从您退休到现在又有20年过去了。这20年您还在为协会的事情而操劳,而且部是很辛苦的。到底是出于什么想法?为何不像其他老人一样在家享享福,或到国外旅游?

朱杏根:我当时考虑有两个方面,主要是我对这个行业有感情,非常热爱行业,工作也符合自己的兴趣,觉得能够在行业中继续发挥余热挺好。尽管我身体不是很好,但我可以处理好身体与工作的关系,这是辩证的关系,如果你不工作,闷在家里,反而会生病。再说退休以后,工作起来就不像原来压力这么大,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量力而行。另一个原因是我与苏州一带台资企业的关系都不错,把他们引进来,就要对他们负责。他们要在这里成长、发展下去。对我们国家来说,这里可以发展成为华东地区的中高档自行车生产基地是件好事。看到企业发展到这样好的水平,我心里也很高兴。我总希望,自行车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达到一定的先进水平。事实上,有一批大陆企业通过加入G-Team管理,成为行业中的优秀品牌,如嘉思特、轮峰、飞敏等。此外我们还创办了《苏州自行车》杂志,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行业发展。

实际上,在工作中我也碰到很多困难,但通过同事们的努力和朋友们的帮助,都将其一个个克服了。

在无锡的省公司工作的时候,我住宿舍、吃食堂。大家吃什么我也吃什么,从来不增加一个菜。我认为一个人的权威,要靠自己的行为来树立,是在待人处事无形当中产生的。威信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记者:您一直这么忙,家里难道没有意见?

朱杏根:我爱人很支持我的工作。在无锡上班的时候,60岁以前,我都是星期一乘火车到公司。早晨起来,我爱人就忙着给我烧粥,等我走了,她再休息。十几年如一日,周日出差,她也没有怨言。我爱人对人相当和气,与周围人的关系处理得也很好。

所以我虽然家在苏州,基本上都是提早到无锡的办公室。

记者:作为一名受人尊重的前辈,您在行业中工作时间那么久,希望您能根据自己的经历对我们提些希望。

朱杏根:我为自行车行业服务了40多年,做了一点事情,也遇到很多困难,通过团队的力量、通过企业和朋友的帮助,我们一次次排除困难,取得成功。由于年龄和身体关系,不得不退了下来,但我依然意犹未尽!我本着“不做专家做行家”的理念兢兢业业为行业服务,行业也给了我很多荣誉。1980年,我就在苏州一轻局当副局长,但当官并不是我的追求,我希望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一直认为自行车行业是一个很有希望的行业,它会不断向前发展,新科技、新理念会在它的身上打上新的烙印,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都可以通过自行车产品体现出来,所以能在这个行业中是一件幸运的事。我们行业中人一定要紧跟时代的节拍,与时代共进!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真正把中国建成自行车强国!我现在虽然在家休息了,但依然心系我们的自行车行业!

猜你喜欢
苏州
让安家在苏州的他们,共享“家”的温暖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不一样了
民间书画艺术团体捐赠抗疫情
寻觅江南
苏州百园图
有味道的苏州云
苏州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