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 田晓瑞
刘晓东:我国重点林区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东北,一个是西南。
东北森林资源分布集中连片,一旦发生火灾,扑火人员很难迅速抵达火场,火势易蔓延。西南地区山高坡陡,林子密,人上去比较困难,这些都造成扑火的难度。
田晓瑞:灭火机具包括水枪、风力灭火机、风水灭火机、灭火水泵、灭火炮、灭火弹、泡沫发生器化学灭火设备和消防车。这些装备主要作为地面扑救的装备,常用于直接扑打中低强度的地表火。
航空灭火装备包括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吊桶等。主要用于林火探测、监测和扑救,我国主要采用直升机洒水灭火,飞机也用于运输扑火队员到达火场。
刘晓东:专业实验的模拟结果最后还没出来。不过,火灾发生在一个U形山谷。火一般上山蔓延的速度比较快。消防员遇难的地点在海拔3500米左右,高海拔区域风速会加大。加上下面燃烧的是高能量的树冠火,热量的辐射不论是以对流,还是以热辐射的形式,传递都非常快。爆燃火的高度可达二十几米,温度可达1000℃左右,蔓延速度可能每小时十几公里到20公里。在那样的地形条件下,扑火队员很难逃生。
在我国,引发森林火灾的火源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天然火源,二是人为火源。
天然火源最主要的就是雷击火。理论上包括陨石撞击、山上滚石造成的火花、电线短路等。
按照官方数据,我国95%以上的森林火灾都是人为引发的,比如生产农事用火、祭祀用火等。
劉晓东:我国的森林资源比较珍贵。火灾之后,四川林业主管部门也公布了一些数据,这里连着很多原始森林,甚至挨着川西高原的一些重要森林资源。更重要的是,这里头还有很多村子。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扑救”,不论是《森林法》有关条款,还是森林防火相关条例,都规定了承管部门要积极组织扑救。
田晓瑞:与森林火灾相关的人员伤亡主要源于烧伤、窒息伤亡、摔伤、砸伤等。林火温度一般可以达到800℃~1000℃,人只能生存7.5~18秒。如果不充分了解火场的火行为变化,一旦陷入高强度火中,就容易发生人员伤亡。
窒息伤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或死亡,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以上,身体较弱者1分钟即可死亡,身体较强者2分钟即会死亡;二是在火前方吸入高温气流后,呼吸道受伤,咽喉水肿堵死气管致使呼吸困难。
受火烧影响的森林中更容易出现树木倾倒,扑火过程中容易发生因断木、滚石砸伤,或因落崖摔伤等事故。在扑火过程中,使用铁锹、耙子等工具时,如果违反操作规程不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会产生碰伤,灭火弹使用不当也会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对火场环境和火行为缺乏科学判断,扑火过程中没有及时监测或发现火行为变化,导致扑火人员不能及时逃离险境,是造成群死群伤的主要原因。
田晓瑞:1. 首先要了解森林的管理状况,清楚户外运动的环境,了解该区域可能发生火灾情况。我国的重点林区在火险期是禁止随意进入林区的,即便进入林区,也禁止进行任何野外用火,包括吸烟和野炊。
2. 掌握野外用火的准则。不要在林区、可燃物载量高的区域进行野炊。野炊应选在地势平坦、可燃物少的区域,点火前尽量建立火坑,保证附近有充足的水源,从点火至熄灭的整个过程中,确保有人看守。
3. 扎营需要确保了解营地的消防要求。不在帐篷内或附近使用蜡烛,正确熄灭香烟和其他吸烟材料。用火地点要与车辆和帐篷保持6米以上的距离。
4. 不能在林区燃放爆竹焰火、烧火驱兽,不能在森林内烧火取暖、烧烤食物。
田晓瑞:1. 如果发现森林火灾,首先要远离它,在安全的地方尽快报警。
2. 根据地形和风向确定逃生路线,向火场上风口转移,避免在火场上坡的位置。
3. 根据火蔓延方向,以清理自己周围的可燃物。
4. 保护呼吸道。烟雾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避免吸入烟雾。
5. 近距离接触火时,脱下非天然纤维的衣物。合成材料燃烧时会收缩包裹身体。
田晓瑞:有六种危险地形不要去。
1. 陡坡。陡坡会改变林火的方向和蔓延速度。随着山势坡度的增加,首先会提高热辐射的传播;其次,火焰产生高温会使上层的空中可燃物预热。
2. 鞍部。当风越过山脊鞍形场(即两山山脊之间相隔不远,且山谷与山脊的高度相差不大之处),容易形成水平和垂直旋风,对人员造成伤害。
3. 狭窄山脊线(拱脊)。此处往往温度极高,而且容易形成飘忽不定的阵风和乱流,林火方向难以预测。
4. 狭窄山谷。当风沿着山谷的方向吹,而峡谷的长度宽度各处又不同时,在狭窄处风速增加。火在峡谷处燃烧,因为烟囱效应火的蔓延速度极快。
5. 单口山谷。只有一个进出口,即三面环山。这个地形就好像烟囱一样既为强烈的上升气流提供了通道,又为空气的补充创造了条件,在这种地形条件下火势会越烧越旺。
6. 草塘沟。窄谷草塘沟会改变林火方向,闭塞的山谷河道会增加热空气的传导速率,容易发生飞火。当窄谷通风状况不良,火势发展缓慢时,将产生大量烟雾并在谷内沉积,有大量一氧化碳形成。
在遭遇森林火灾时,不可随意选择方向盲目乱逃,防止被浓烟烈火所困。首要记住的是不要顺风而逃,极易被火追上和包围;也不能往地势高处逃生,随着烟气上升,通常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要比人跑的快得多。
正确的逃生方法是用衣服包头并捂住口鼻,憋一口气,沿着逆风方向,选择植被稀疏的路线向下或横走逃生。
田晓瑞:1. 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好头部等重要部位,选择进入火烧迹地或植被少、火焰小的区域。
2. 寻找不易燃的地形,如裸地、水源地或植被稀疏的地区。
3. 对于专业的扑火人员可以采取救生罩避火、点火自救、火线突围等手段,一般人员不宜采用。
田晓瑞:1. 不要将瓶子或玻璃留在林地中,因为阳光透过玻璃的聚光也可能引发火灾,所以,野营之后将它们带回家或将放入回收处。
2. 一旦发现森林起火,在少量水不能扑灭的情况下,不要试图灭火,应尽快离开火烧区。立即向消防部门报告,包括确切位置,最好给出地理坐标或附近地标。
3. 尽量减少使用明火。在烧烤之后,将灰烬倒入裸露的土壤或石块上,不要随意丢弃或倒入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