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
写下这一题目,是想向读者简要汇报我和生态教育团队对“生态教育”的理解,对“生命成长”的关切,以及这两者之间的意义关联。
1.“生态教育”并非“生态的教育”
生态的教育,是基于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而进行的全民教育,是传播生态学知识、提升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所开展的教育。而我们所提倡并践行的生态教育,是充分运用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的基本思想、观念、原理、原则、结构、策略、方法,来审视、分析和化解各种教育危机的教育,致力于开展生态化的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优化教育内外部的环境与系统,创造教育的朗朗生态和清明景象。生态教育是一种简化的概括,严格意义上的表达,应该是关于教育的生态化研究与实践。
2.“生态教育”与“教育生态学”
用著名教育学者鲁洁教授的观点说,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是跨学科研究,是融教育学和生态学为一体的新的教育理论系统,属于教育科学的新领域。我们所提倡的生态教育,正是在学习这些前辈的教育生态学的基础之上,针对当下所存在的各种非生态、反生态的教育现象与教育危机所开展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最终指向问题解决的路径与策略。
3.“生态教育”的多视角与全方位
我们的生态教育研究与行动,首先关注并思考教育的伦理与道德,是否仁爱,是否公平,是否人性化,是否做到“君子爱分,取之有道”,是否立德树人;关注教育的本源性问题研究,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向何处去等,这些教育的性质与方向问题。
我们的生态教育特别注重“人”的研究,关注着“人”与家庭、学校、社会、自然之间的依存与影响,关注着“人”的身理、心理、态度、行为、习惯,特别是“三观”的形成与发展,关注“人”的生命、生活、生存、生成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关于教育目的与对象的研究,也是一个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更是一个动态化的研究。
当然,我们更关注学科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等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问题的研究,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一言蔽之,我们这里的“生态教育”,是一个多视角、全方位的教育研究与实践。截至目前,我们还很难把我们的研究与实践明确划归到何种类别,是宏观,还是微观;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还是以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是以方式方法的运用为主,还是以人的健康成长为主……因为,在我们的眼里,教育就是关于人的培养,而人的培养就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在内部,是诸多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复合生态环境;在外部,更与诸多因子产生复杂微妙的关联。因此,我们的生态教育的LOGO,是一个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三重创意与立体化呈现。
由此,自然引出一个重要的话题,“人”的生命成长是一个什么样态的成长,换言之,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命个体和群体是一种怎样的健康成长。
著名教育学者吴鼎福教授在他的《教育生态学》中,曾列过一个“教育生态谱系树”。在我看来,这个生态谱系树本身就是一个比喻,即教育就是生命的成长。人的生命成长如同树的成长,是一个有规律的、自然、自主、自由的生长,是一个分阶段、有梯度、从低到高不断向上的生长。因此,从这层意义看,教育就是生长。
教育生态谱系树
1.基础厚实,是生命成长的基石。
树的生长,首先是它根系机能的发育与坚实,根深才能叶茂。在吴教授的生态谱系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小学和学前教育是最重要的生命成长的基础阶段。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和教育变化来看,处在大树根系部分的,不僅仅是小学和学前教育,还应该包括初中教育。小学和初中合在一起统称为义务教育。这是规范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这是为未来人生奠基的基础教育,这是每一个生命体必须接受和完成的规定性教育。从幼儿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原则上是划试教区入学的,不通过考试选拔。因此,在我们生态教育的研究过程中,已经把初中教育划归到奠基性的教育范畴。
生态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者,更重视的是“学前教育”。而“学前教育”决不是狭义的、仅指3~6周岁幼儿的教育,更是广义的、0~6岁婴幼儿的教育。根据生命科学的研究显示,母体中发育至胚胎的新生命,就能通过母亲的拍打和呼唤,感知外部世界的信息,进行交流与反馈。这就是发达国家或地区人们重视胎教的重要理由。当新生命降生之后,直到3周岁,这一段时间,是婴儿在母亲的陪护下发育身体,并逐渐认识周围环境、感受语言、了解家人、培育感情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婴儿教育,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是上帝赋予每一个伟大母亲的权利与义务。
胎教和婴儿期教育,是生命成长教育最美好的开始,第一责任人是母亲,第一成长环境是家庭。家庭每个成员各司其职,每个成员的优雅举止和文明语言,家人浓浓的亲情氛围和爱的气息,将是孩子成长和母亲开展胎教、婴儿期教育最好的生态场。从这点出发,生态教育,首先关注的是新生命的最原初的成长,关注的是家庭教育、家庭和睦、家庭文化,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每一个母亲的教育情怀与育人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