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林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2600)
沿江高铁上海至合肥段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1],同时南京至上海不同区段兼具京沪二通道、沿海通道的部分功能。此外,本项目系长三角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中“Z”字形主轴线和“四射”骨干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沿线城际需求旺盛。本项目是一条中长途客流、城际客流并重的高速铁路[2]。
扬州作为沿江高铁必经节点,扬州目前有既有宁启铁路、在建连镇铁路。两条铁路并没有对沿江高铁进行预留设计,且既有铁路周边城市均为建成区,引入扬州线路方案不仅要解决地区既有问题还要考虑规划长远发展,故沿江高铁引入扬州线路方案是沿江高铁设计中的重要方案节点。
宁启铁路为地区现状仅有的一条铁路,由地区北侧横贯东西,设计速度200 km/h(局部限速160 km/h),承担扬州地区与南京、南通区域的客货运输。扬州地区现状客运站为扬州站,办理地区动车及普速旅客列车始发作业;扬州货运站办理地区货运作业[3]。
在建及规划铁路:在建铁路为连淮扬镇铁路,设计速度250 km/h,线路起自连云港市,经淮安、高邮引入地区扬州东站(连镇铁路设计文件中扬州南站),见图 1。
图1 扬州地区既有铁路平面布置
目前扬州市主要客站有既有扬州站、在建扬州东站,两站均未预留沿江高铁引入条件,且车站周围基本为城市建成区及完成规划区,沿江高体引入存在对既有线改造及大量城市拆迁等问题[4]。
本线在扬州以通过车流为主,兼顾少量始发。扬州地区列车对数示意图见图2。
图2 扬州地区列车对数示意
扬州地区客运系统有既有扬州站及连淮扬镇铁路在建的扬州东站。从充分利用既有站设备及周边市政配套设施的角度出发,首先研究了引入扬州站和扬州东站方案。但扬州东站为南北布置,而本线为东西走向的特点,且本线作为沿江高铁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保证线路顺直。针对引入既有扬州站、扬州东站方案存在线路绕行、拆迁工程大等问题,结合线路走向,又研究了新建客站方案[5]。
3.2.1 引入扬州站方案(方案Ⅰ)
线路自地区西侧利用宁启铁路引入扬州站既有车场,出站后新建双线并既有宁启铁路通道至地区东部,跨越沪陕高速公路后折向南,引往泰州地区,新建线路全长78.9 km;于既有线北侧建宁启铁路,线路长7.4 km,并新建宁启车场,既有客运设施相应改建,投资 110.8亿元[6],见图 3。
图3 引入扬州站方案示意(方案Ⅰ)
3.2.2 引入扬州东站方案(方案Ⅱ)
线路自枢纽西侧并宁启铁路北侧引入,至廖家沟后,折向南,上跨宁启铁路接入在建扬州东站西侧新建高速车场[7],出站后依次上跨沪陕高速公路、在建扬淮连镇铁路后去往泰州方向,新建线路长85.5 km,投资110.7亿元。线路限速250 km/h地段长15.8 km,见图4。
本次还研究了骑跨扬州东站方案,但扬州东站两侧均为城市建成区,本线骑跨扬州东站线路深入主城区,拆迁量巨大,可实施性差,故研究认为骑跨方案不具备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予以舍弃[8]。
图4 引入扬州东站方案示意(方案Ⅱ)
3.2.3 新建扬州南站方案(方案Ⅲ)
线路自地区西南部引入,于沪陕高速与G328国道间新建扬州南站,距城市中心4.5 km。出站后依次上跨扬子江中路、沪陕高速公路、在建扬淮连镇铁路后,沿夹江北侧引往泰州地区[9],新建线路长73.8 km,投资96.0亿元,见图5。
图5 新建扬州南站方案
本次研究还分析了在扬州市北侧新建车站,但北侧设站与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不符,且工程、运输等方面缺陷较大,故予以舍弃。
(1)从线路长度工程投资方面分析
方案Ⅲ新建线路长度最短,投资最低;方案Ⅱ较方案Ⅲ线路长11.7 km,投资高14.7亿元;方案Ⅰ较方案Ⅲ线路长5.1 km,投资高14.8亿元。
(2)从线路技术标准及运营时分方面分析
方案Ⅰ限速200 km/h段长10.2 km,运营时分较方案Ⅲ增加5 min;方案Ⅱ限速200 km/h段长度15.8 km,运营时分较方案Ⅲ增加5.5 min;方案Ⅲ不限速。
(3)从旅客出行方面分析
方案Ⅰ和方案Ⅱ“两站格局”客运作业集中,公用站房及城市配套设施齐全,旅客出行方便;方案Ⅲ新设客站,客运作业分散。
(4)从工程实施难度方面分析
方案Ⅰ既有线改建较大,施工困难,且穿行于建成区域,拆迁及环保因素风险较高;方案Ⅱ跨越连淮扬镇铁路角度较小,需提前实施跨越工程;方案Ⅲ走新通道施工难度较小。
(5)从规划符合性分析
方案Ⅰ引入既有扬州站,车站偏置一方与城市发展方向不符;方案Ⅱ符合城市发展要求,且与规划及地方意见一致;方案Ⅲ可以带动中心城区与南部区域发展。
(6)从功能定位通道方面分析
沿江高铁上海至合肥段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功能定位及通道属性上分析,方案Ⅲ不限速更符合条件;方案Ⅰ和方案Ⅱ存在大段落限速段,与功能定位通道属性不符。
新建扬州南站方案,线路顺直、工程投资节省、工程实施难度小、不限速且与本项目工程功能定位及路网属性相符,故推荐新建扬州南站方案。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京沪高速铁路通道包括多个通路,具体包括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高速铁路,南京-杭州、蚌埠-合肥-杭州高速铁路,同时通过北京-天津-东营-潍坊-临沂-淮安-扬州-南通-上海高速铁路,连接华北、华东地区,贯通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京沪通道明确指出沿江高铁扬州至南通段为京沪二通道组成部分,但根据地区运量情况分析本段承担客车对数不多,若新建联络线线路长度达15.7 km,工程投资12.5亿元;且目前淮安至南通段在江北还存在徐宿淮盐-盐通铁路径路。盐通铁路为350 km/h高速铁路且2018年1月已开工建设,本径路完成可以承担京沪二通道扬州至南通段运量。从充分发挥路网效益、节省工程投资方面分析研究,认为本联络线可以先行开工、通道预留,随着客流增加再择机建设[10]。
我国高速铁路现在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沿江高铁引入扬州线路方案研究很具有特点,在高速铁路方案研究过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我们可以总结出这类引入方案的规律及方法[11]。
对于类似扬州地区存在多条线路引入,地区已有既有铁路、在建铁路,且存在既有客站,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研究过程中应掌握地区铁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清楚了解铁路方面、地方对项目引入方案的意见,同时还要结合地方城市总体、百姓出行方便等方面,分析影响引入方案的重要因素。
(2)要根据相关路网规划,分析地区近远期是否还要其他线路引入,对各线功能定位及对地区线路区间能力和客运布局的影响,重点要分析跨线客流,对相关联络线建设必要性要进行工程上、径路上分析,正确选择联络线建设时机,做好工程、通道预留。
(3)对引入地方方案要分类、分层次研究,地区已存在既有客站,首先要考虑线路引入既有客站。对于通道干线一般采用分场设置,对于客运作业停靠不多的车站也可以采用合场方式,若引入既有车站存在大段落限速、且线路展长过长,可以考虑骑跨既有站方案。引入既有站方案因车站、城市建设并未预留接口通道,往往存在限速、拆迁工程量巨大等特点,与项目功能定位、通道属性不符,这样还应研究新建客站方案,从城市规划带动城市发展、项目功能定位、通道属性、百姓出行方便综合进行新客站选址。综上形成整套方案,结合影响重要因素及问题,进行技术经济比较[12]。
(4)推荐方案应能解决目前地区存在的问题、主要影响因素的重点问题,对于不能在现阶段解决的问题要从规划层面预留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