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孩的“零浪费”生活

2019-06-25 02:05晓洁
妇女 2019年4期
关键词:乔恩胶带塑料袋

晓洁

28岁的余元是漂在北京的武汉人。和大多数爱美的女孩一样,生活中的她也喜欢买买买,因此不仅沦为“月光族”,家中的衣物用品也越堆越多。

2014年,余元认识了英国男孩乔恩,两人一见如故。乔恩在中国有自己的公司,学法律的他做事很有条理,从不会像女友那样疯狂购物。

余元的改变发生在2016年初那次搬家。回武汉家乡过完春节后,她和男友刚回到北京就被房东告知:房子卖掉了,他们得在一周内搬走自己所有的东西。住在6层,没有电梯,成堆的家具、杂物和数百件衣服,成为这场临时“迁徙”的难题。最后,余元干脆把很多物品转赠给邻居。

等到了新住处,余元生活上丝毫没有感到任何不便,反而因无需再去经常收拾东西,而变得分外轻松。她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物质占据了太多时间和空间,原来早就该删繁就简地生活了!

不久后,余元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宣传“零浪费”生活理念的视频,这是由法国女士贝亚·约翰逊提出的,旨在为地球减负,她一家四口全年的垃圾只有一小罐!余元看了很震惊,在了解世界上竟然有“零浪费”这种生活方式后,她开始检讨自己。

而这时,余元已经在长期的加班工作中患上了“白领综合征”,视力下降,睡眠不好,颈椎痛。为了身体健康,也为了体验一番席卷全球的“零浪费”生活方式,她在男友的支持下选择了辞职。

毅然辞职后,余元开始效仿贝亚·约翰逊的生活,进一步精简自己的物品,她拒绝点外賣,购物时自带布袋,出门带水杯、餐具和手帕,参加二手物品共享活动……余元还建立了精简生活闲置物共享群、零浪费之修理群等社交平台,呼吁周围的朋友和她一起重视物品的可循环利用。

“在中国,平均每天使用30亿个一次性塑料袋,每个塑料袋的平均使用时间为25分钟,而每个塑料袋降解至少需要470年!”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环保生活的呼吁。但一开始,余元没少遭朋友的白眼。

后来,余元用自己的行动,对那些人成功“打脸”。她和乔恩租住在北京三环一个60平方米的房子里,两人相互监督着开启了“零浪费”生活方式。他们不再买衣服,只穿以前的旧衣;生活用品也来源于搬家时带来的一部分必需品,想添置“新玩意儿”了就去二手货共享群淘一淘,与人互换。

2016年8月,她和乔恩突然想做一个尝试:在满足日常生活的情况下,两个人在3个月的时间里,最少能产生多少垃圾?答案是:只有两个罐头瓶大小!这些垃圾主要有桶装水的塑封胶带、用过的膏药、药片盒、棉签、快递包装袋、快递胶带、商品袋、零食袋和食用盐袋。

至于食物残渣,他们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首先,用收纳箱DIY一个堆肥桶,在收纳箱的四周打好孔,保持空气流通。然后,用一个不锈钢的容器把日常的厨余垃圾攒起来,放在冰箱中冷藏7~10天。最后把这些厨余垃圾倒进堆肥桶中,与泥土、干树叶一起搅拌混合,待时间将其分解腐烂,两个月后就会自然降解变成肥沃的黑金土!

余元和男友在自家阳台上建有“袖珍菜园”,那些或用盆栽或用桶栽的土豆、蒜苗、空心菜等,很需要这些肥沃黑金土的供养。多余的,他们还会送给邻居家退休的爷爷奶奶养花种草。

每天吃着自己种植的“零成本无污染”果蔬,看书画画,锻炼身体,给男友准备一日三餐,余元的生活虽然离买买买越来越远,却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快乐!

在家坚持这种“零浪费”的生活两年后,余元和乔恩决定把这种环保又快乐的生活方式,推荐给更多人。于是,他们在2018年下半年开了一家小店,起名叫:THE BULK HOUSE(零浪费无包装商店)。为了支持女友“保护地球的大事业”,乔恩不惜关闭自己的公司,长期陪在余元身边一同创业。

他们店里的商品没有任何包装,因为担心产生商业垃圾,余元和乔恩把它们都放在一个个玻璃容器里。他们寄快递从来不用塑料袋,都是去捡一些闲置的纸盒子。余元还找到了一种玉米溶水性的胶带,它可以自然降解,对环境的污染是最小的。

店里的商品有八九十种,主要包括沐浴露、散装洗发水、手工皂,还有可以长期使用的餐具,以及纯天然的有机棉布袋等等。最开始,这些东西都是余元和乔恩自己动手来做,后来生意好了,他们就找工厂沟通,让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制作样品,再生产。

身边的亲友和前同事知道他们的事情后,惊讶之余纷纷跑到“THE BULK HOUSE ”购物,不少人也开始减少日常的生活垃圾,仿效余元和乔恩去过“人间至味是清欢”的极简生活。

余远和乔恩坚信——“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如果你真的去做,就会影响很多周边的人。一起努力创造一个更可持续的世界,我觉得这是一件有益的事情,有益的事情就会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乔恩胶带塑料袋
看,书中间有堵墙!
纸胶带随身笔
机器人妻子
欧几里得和塑料袋
有趣的胶带画
有些塑料袋不能装食品
节食的奖励
画饼充饥
方便胶带
对塑料袋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