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思考

2019-06-25 02:12李何斌
商情 2019年24期
关键词:优秀青年农村党员党员队伍

李何斌

[摘要]近年来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的现象日益突出,农村青年党员的比例逐步下降。拓宽农村青年党员来源、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新形势下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要积极引导,强化教育管理,构建长效机制,真正把优秀的农村青年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

[关键词]农村党员 老龄化问题

一、农村党员老龄化中存在的问题

某镇共有农村党员1126名,其中60岁以上的486名,占党员总数的43.16%,46岁至59岁的238名,占比21.13%,36岁至45岁的213名,占比18.9%,35岁以下的189,占比16.79%。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老龄化使党员队伍缺少活动,作用发挥不足。中青年农村党员人数少,且年轻党员外出务工、经商较多;高龄党员年老体弱,不能党员队伍的作用发挥不足。带领群众致富的实际能力减弱。在日常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基本全部由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计、计生专干分担。作为群众活动组织者的农村党组织往往表现的软弱无力。有的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时,因到会党员不足半数而无法表决。

二是老龄化使党支部威望不高,党组织吸引力不强。由于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素质不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党建经费不足、办公条件差等,农村党支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不高,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强。干部时常拿群众没办法,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跑断腿”、“磨破嘴”,依靠“关系”、“面子”等来组织群众,对诸多“钉子户”望难而止。很多青年农民对入党持有无所谓的态度,主动要求入党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老龄化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一是部分党员自身困难,不仅难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自己还需别人扶持;二是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不如普通群众,在村级事务中起负面影响。

二、农村党员老龄化的形成原因

一是近年来农村优秀人才减少。比较优秀的农村青年迫于生活压力,或为了更好发展纷纷外出务工,一年中在村活动没有几天,留守农村的人群中多为老人和孩子。农村党组织视野中的优秀人才很少,特别是优秀青年更少。

二是农村青年入党积极性不高。不少农村青年认为加入党组织后分散精力,占用时间,影响自己干活挣线,农村干部不仅辛苦而且清贫,加入党组织不利于“发家致富”,一些农村优秀青年对加入党组织的认识有偏差。2018年该镇新发展党员11名,其中农村党员11名,35岁以下2名,长期居住在村10人。

三是老党员基数比较大。全镇农村党员中2002年前入党的就有670名,占全镇农民党员总数的55%。

四是不少离退休党员返回农村。由于农村安静又可以“回归自然”,迎合了离退休党员“返璞归真”,“落叶归根”等怀旧心理,再加上企业改革等方面的影响,不少在外工作的机关、企事业离退休党员,及年龄较大的下岗工人,选择返回农村居住,这也加快了农村党员队伍的老化。

五是農村人口平均寿命增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大的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的平均寿命也在稳步提高,使党员队伍的平均年龄居高不下。

三、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建议

近年来,该镇始终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体现到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注重从源头上提高党员队伍质量,把加大发展农村青年,特别是35岁以下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作为改善党员队伍结构,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开源节流”。开源,即吸收优秀青年,节流,即继续发挥老党员余热。做好青年党员发展工作,是改善支部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与凝聚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针对大多数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经商,部分青年入党积极性不高的实际,我们要进一步扩大识人、育人、选人视野,在留守农村的乡土人才中发展党员,在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和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在大学生村干部员中发展党员,使一大批优秀青年进入党组织的视野,建立起结构优化、队伍稳定、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储备人才、打下基础。要坚持对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强化教育、定期联系,特别是在其集中返乡期间,要指定老党员与其交流谈心,提升他们在政治上追求进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此同时,在做好老党员退居二线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动员工作,积极鼓励他们继续为组织建设、村庄发展贡献智慧余热,通过“节流”,汇聚经验力量。

二是优化支部结构。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对于提升党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至关重要。为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力,可根据实际需要划分不同种类的党小组,使其“术业有专攻”,在某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增进支部战斗力。进入新时代,学习成为吸收外界新鲜事物的必然选择,加强支部学习建设,打造“学习支部”,适时组织理论、致富能力学习,成为一种提升认识能力的有效方式。与此同时,做好支部监督考核工作,健全考核监督机制,做好“创先争优”活动,对于发挥党员的积极性,避免“四风”问题的滋生,密切党群关系至关重要。

三是提高支部威望,增强组织引力。充分发挥支部作用,对党员实行积分管理制度,对于表现优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予以肯定,进行表彰;对于长期不履行职责的党员,且未在期限内整改,按程序取消其党员资格,在组织上纯洁党员队伍,切实改善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主力军”。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由于基层党员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又长期生活在固定的范围内,思想观念相对陈旧、工作方法相对简单、法制观念较为淡薄,党员干部的综合素养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改变这一现象,要积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坚持党员干部定期走访群众,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的作用,进一步搭建联系服务群众载体,不断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促使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把党组织的良好形象树立起来,增加党员组织的吸引力。

猜你喜欢
优秀青年农村党员党员队伍
统编语文教材九(下)第六单元拓展阅读
国有企业如何切实提升党员队伍建设水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开始申报
南县: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
380名农村党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新毕业党员培养教育
多措并举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
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制度体系探究
富裕县 设立农村党员创业扶助基金
关于加强企业党员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