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2019-06-25 02:12钟嘉毅祝爱华
商情 2019年24期
关键词:动力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钟嘉毅 祝爱华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点在于协同发展,协同发展要求各方从优势互补走向优势整合,产生“9+2>11”的效果,整体实力得以大幅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二区九市能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发展,既是解决珠三角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需要,也是确保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议题。明确坐标、创新引领、共同规划、扩大开放是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机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协同发展 动力机制

1协同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粤港澳大湾区(本文简称大湾区)上升为与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并列的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大湾区重大战略的提出是对打造包含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群协同融合发展的升级版,应对逆全球化趋势,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助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举措。协同是大湾区建设的关键点,协同发展要求“9+2”各方从优势互补走向优势整合、从各施所能走向相互支撑,从互不隶属走向深度融合。

2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习近平主席出席2018年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的城市群,粤港澳三方要加强协调配合”,并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明确要求。广东省已连续29年作为全国经济规模第一大省,但也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最突出的省份之一,粤西北与珠三角、珠三角东西两岸、穗深港与其他城市发展不平衡,导致大湾区的发展潜力与现实效果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2.1协同发展是实现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湾区建设正处于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这个历史机遇期,只有敏锐把握住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大勢,适时调整区域发展战略重点,通过“9”与“2”之间的彼此协调配合、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大湾区从经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2协同发展是实现大湾区走向深度融合的根本保证

大湾区涉及多个城市和地区,如何打破行政壁垒,消除阻碍地区融合的各种因素,是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大湾区区域发展差异巨大,城市发展不一,人才、资金、信息尚不能在湾区内完全自由流动,港澳与内地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还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唯有协同发展才能破解这些难题,使“9+2”树立上下一盘棋的大局意识,从而促进湾区整体优势的发挥,最终实现大湾区在行政、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2.3协同发展是巩固“一国两制”独特优势的政治需要

大湾区与长三角、京津冀和雄安新区相比,最独特的优势在于“一国两制”下港澳的融入。在大湾区,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又要充分利用世界先进发展经验、大力融合创新要素、直接对接各种先进平台。在大湾区建设中,粤港澳三地要充分利用好“一国”之利和“两制”之便,整合三地资源,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巩固“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离不开协同发展。

3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大湾区建设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只有敏锐把握科技产业革命大势,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战略性的思维谋划全局,才能抢占先机、赢得机会。明确坐标、创新引领、共同规划、扩大开放是大湾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机制,也是大湾区协同融合发展的核心内容。

3.1明确坐标

大湾区二区九市应避免同质竞争,不断加强协作配套,在产业链较长、发展空间较大的重点领域加强对接协作,引导合理分工。例如广佛肇城市群可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汽车制造、石油化工、造纸等产业;深莞惠城市群瞄准电子信息、港口物流、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珠中江城市群定位于家电制造、纺织服务、五金加工中心等。各地方共同围绕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4.0、新材料、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协同资源禀赋与研发网络,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抢占产业制高点,形成分工合作有序、整体优势突出的产业协调机制,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

3.2创新引领

大湾区要利用好创新基础优势,通过建设一批联合大学、共同研究中心、共享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支撑大湾区形成“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成果转化金融支持”的创新全链条。同时,大湾区需要借助体制机制创新,从人才制度、金融制度、通关制度、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打破行政阻隔和跨境分隔,实现创新资源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汇聚。

3.3共同规划

“二区九市”已逐渐意识到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普遍接受一体化有利于共同发展的思路。但是大湾区规划涉及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独立关税区”与多个职能部门等多方利益主体,各方的利益和诉求并不相同,容易出现冲突矛盾。如何将大湾区的美好蓝图落到实处,需要中央政府、广东省政府、珠三角九市地方政府、港澳特别行政区政府以及各民间组织共同推动,充分尊重各方利益诉求和关切,切忌“一厢情愿”,这是大湾区共同规划的重要前提。具体操作上可把握以下几点原则:(1)妥善处理“一国两制”下的粤港澳三方关系,变差异性为多样性与互补性;(2)构建常态化、多轨化的沟通协商机制,减少误判;(3)突显存量利益与增量利益的协调分配问题,建立事后利益补偿机制;(4)合作范围从经济领域上升到社会、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等各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

3.4扩大开放

大湾区经济腹地广阔,面向南海,是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交流的战略要冲。珠三角具有强大的现代化高端制造网络根基,大湾区要凭借内外联动、海陆统筹的独特优势加速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主动参与全球经济布局。要充分发挥港澳作为湾区“窗口”、对外“超级联络人”的角色,深化湾区内各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各领域的合作,不断提升内外连接效能,服务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进一步提升大湾区的国际化水平。

猜你喜欢
动力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