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教学风格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2019-06-24 10:49易海清
世界家苑 2019年5期
关键词:降水学习者素养

易海清

摘要: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地理教师的教学风格是由各种教学成分组成的,它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辅导考试等各个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教学风格的地理教师会将自己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及教学个性渗透进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鼓励学生提出新思想、新方法,让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再发现者。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教学风格;活教地理;理论与生活;主导

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一般来说,地理核心素养表现在三个层面上:物质层面,指地理学习者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精神层面,指地理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包括地理学习动机、地理学习意志、地理学习态度等;社会层面,指地理学习者所带有的一定社会属性,表现为社会倾向、文化水准、品德素养等。

1 活教地理,教活地理

尽量避免传统的师教生学、被动接受、枯燥单调,与教师精彩的课件展示和演说相比,学生更愿意听同伴青涩的讲解和指导,在教学中学生更愿意抛开自己学生的身份去了解和探索知识,于是我设计了大量活动,给他们设定角色,让课堂成为他们的演绎舞台。比如复习《中国的行政区划》,每个学生称当一个省区,一般由学生自己根据名称或者座位位置设定,分别介绍各自省区的自然,人文特征。如张川妍争当“四川省”,一是她名字中带川,二是她妈妈是四川人,由她亲自介绍四川的地形、气候、城市、铁路等。同学之间可以风趣叫别人外号“青海省”,“甘肃省”。有些学生记不住山脉等地形名称,分派一些同学代替。如王佳兴叫“大兴安岭”,秦颜叫“秦岭”,秦岭南北两侧地形区可以以座位前后同学代表说明。如温景鹏个子高,又带“盆”字之音,代表“柴达木盆地”,介绍该盆地是海拔最高的内陆盆地,“聚宝盆”之称,他前面同学可以叫做祁连山等等。这样学生容易联想,容易掌握。

2 理论与生活相结合

关注生活,关注最新的新闻信息,提取和内化为地理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堂,使自己的教学具有生活化的特点。比如讲《我国的气候》注意关注天气变化,感受我国气温、降水的分布特点。寒潮、梅雨等天气的特点和原因。尤其是学习《中国的产业》,联系东富镇工业重镇的产业分布和特点,分析原因,总结规律。学习《长株潭城市群内部差异与联系》讲到橘子洲头旅游景点,由学生设计旅游路线及交通运输方式,参观时运用同学们学过的地理知识结合语文《沁园春·长沙》分析湘江流向,毛泽东塑像面朝的方向。

3 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用上“想想”“讲讲”“议议”“练练”等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们呢?

(1)导“想”。导想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動探索和思维。当教学目标明确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明确的“导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考,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启发设问、读图思考、列表对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等多种思维技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是教会学生“会学”的关键。

(2)导“讲”或“议”。要把自己正确的思维过程、结果、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也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诱导。通过教师的组织,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问题当堂解决,。每一堂课,甚至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应处处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多思好问。或是教师围绕某个问题,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同桌讨论、分组讨论、全班讨论),相互交流,各抒己见。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思维打开了,语言表达也要跟上来。臂如学习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先从阅读降水地区分布图,比较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比较上海、兰州、乌鲁木齐各城市降水数据,思考推出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的分布规律。再利用城市年降水分布图思考推出我国降水季节分布特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以5-10月降水多。然后分析说出降水地区分布、时间分布的形成原因。学生联想的梅雨、旱涝特殊天气,水资源分布特点和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办法提出的问题,学生锻炼了思维,语言表达步步提高。学习不拘泥于书本知识,课堂气氛活跃,理论与生活结合起来了,真正学对自己有用的地理知识。

(3)导“练”。导“练”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图方法,阅读教材,勾出重点,分清主次,理清因果关系,分析图形、以图释义,动手绘图能力等。地理有许多知识是在地图上找出来或填注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填注重要的图表,是巩固思维成果的必要环节。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不能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或解释习题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对练习的内容、形式事先应精心设计。如学习《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我主要引导学生“练”图。对比画图。在图上标出河流发源地,注入海洋,上、中、下游分段点,河流支流,流经省区,主干河流沿岸城市,地形区,气候区,阶梯,水利枢纽等。把分析的各河段水文特征也写在河流示意图上。两河结合,两图比较,不至于单调枯燥。学生学习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汤国荣.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07).

[2] 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16(04).

(作者单位:湖南省醴陵市东富中学)

猜你喜欢
降水学习者素养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的湿沉降特征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翁源县1971—2015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