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的时节

2019-06-24 10:49李登明
世界家苑 2019年5期
关键词:易地情况家庭

李登明

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家庭子女,不少因为原住地比较偏僻遥远,对外界接触不多,加上本身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家长的教育又不是很到位等原因,常出现不能很好融入集体,集体观念不很强,不够自信,待人淡漠,学习目标不明,学习不够努力等现象。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的促使孩子们更好的转化呢?

1 爱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

爱能创造奇迹。

我相信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也没有不想爱学生的老师。易地搬迁精准扶贫家庭的孩子,多与外界交往不多,还有不少父母离异或留守儿童,可能有的学生有时不听话,老师苦口婆心教育他,一番好心帮助他,他却仰着个头,冷若冰霜,对你不理不睬。面对这种情况,有时想想,可能觉得心都寒透了。

但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再差的学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虽然他现在还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能有时看起来对什么都不在乎,但他也有尊严,特别是搬迁到一个新地方的人,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更需要关爱,也渴望成功。所以作为成人的我们不能和孩子一般见识,仍然要一如既往的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尤其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我们还有给予更多的关注。而且,我们的爱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让她们感受到老师真真切切的浓浓的爱。平时谈话时给他整理下衣领,拍拍学生肩膀;生病时问问病情,送两颗感冒药,给一张创可贴,买两个水果;生日时的一句“生日快乐”;进步时的一颗棒棒糖……也许什么时候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他对老师的态度就彻底转变了。

2 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里

要转变学生,先要了解学生。

掌握了学生情况,教师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现在的学生,内心想法五花八门,教师不深入了解可能还不一定能真正了解學生情况。比如有个班的两个学习很好的同学都有萌生了学得累,不如随便学一点,只要不掉队就行了的思想。还有一个学生,父亲早亡 ,母亲一人含辛茹苦抚养他长大,为了他成才平时要求比较严格,他竟然十分憎恨母亲。另外家人同学间缺乏亲情同学情、只知向人索取却不懂责任与付出,认为学习无用、没有集体荣誉感等等思想的就更为常见。

要怎样才能较好的了解学生情况呢?首先要家访。现在的中学招生范围都比较广,有时一个班的学生遍及方圆几十上百平方公里的一个甚至几个乡镇,家访起来有一定难度。但要很好的转变学生,仍然要克服困难进行家访。通过家访,能全面直观的了解家庭情况,对学生父母工作、教育情况和家庭经济情况等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而且,通过家访,还能拉近师生间和老师与家长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同时还能与家长交流教育方法,更有利于今后教育。同时,还要通过家访把坚信学生能转变能成才的信念传递给家长。如果可能,搬迁安置家庭学生还应到学生原来居住的家乡看看,以详细了解学生情况,增强教育针对性。

3 制造机会,让学生转变观念

学生的转变,是一个过程,也需要契机。

有的不能正确的看待父母教育,理解老师教导,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这是由于他们还不了解父母的无私付出,不了解父母劳作的艰辛,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也不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要通过种种活动,让他们了解体验。

比如节假日让学生跟随父母一起工作一两天,或者利用假期打打假期工,以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体验生活的不易。有的学生只是看父母工作都不到两个小时就觉得受不了了,还别说亲自动手去做。感知了父母的过后父母教育他他就要能听进去多了。也可以开展感恩父母(老师)的主题班会,写我的父(母)亲的作文,组织感恩父母(老师)的教育讲座,开展人生意义的讨论等等。

4 解难助困,帮助学生克服障碍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易地搬迁的精准扶贫家庭本身困难会更多些,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及时有效的给予帮助。

经济上的困难,只要及时了解情况,解决起来要简捷些。除了老师个人在力所能及情况下予以帮助,必要时还可以发动班级、学校师生甚至社会力量予以帮助,还可以向当地民政、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反映情况,求得帮助解决。只是在帮助时要注意尽可能低调,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要在帮助时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培养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争取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念。

学习上的困难,要引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学习,多思考,注意总结学习方法,并让学习好的同学予以帮助,教师适时指导检查,以切实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心理上、思想上遇到的问题,首先要告诉学生养成有什么事要及时和家长老师交流的习惯,毕竟家长和老师经历的事更多,处理各种问题更有经验,可以给自己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当学生告诉我们心理话时,先要肯定孩子,他能把心里话给老师讲,信任老师,不要因为孩子有些看法或者思想不恰当就指责,以免孩子与老师产生隔阂,今后不再与大人沟通。在指导孩子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健康的人生观,对自己负责,对父母家庭负责,要有责任感。

当然,学生的问题多种多样,处理的办法也各不相同,但只要我们坚持用爱的雨露浇灌,播撒阳光,施与春风,相信,花开的日子不久就会到来!

(作者单位:贵州省赤水市天台学校)

猜你喜欢
易地情况家庭
铜鼓县:以“四真”提“四感” 高质量推动易地搬迁后扶工作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家庭“煮”夫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恋练有词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