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进入数学课堂

2019-06-24 10:49赵金花
世界家苑 2019年5期
关键词:图形能力数学

赵金花

一提到阅读,很多人都会认为那是语文、英语课的专利,与数学无关;认为数学就是解题教学;认为学生阅读只会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多讲几个例题。 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

也许你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题目学生解答不出来时,只要老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的时候,学生就会说:我会了。你可能还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将公式背的滚瓜烂熟,但就是不会做题。这些都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学生阅读能力上,只要学生有了很强的阅读能力,这些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

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等诸多能力,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只是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有效地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及数学分析、推理能力,同时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认为数学阅读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技能,数学阅读应成为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阅读习惯。

1 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愿阅读

数学是一种特殊语言,不同于故事情节很浓的语文,尽管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教材也注意了事例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但是数学知识本身任然是严谨的、概括的、抽象的,他不是纯文字的阅读,还包含了数学概念、公式、符号、术语……看到毫无故事情节的高度浓缩的数学语言和符号,学生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会产生阅读障碍。

因此教师就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明确地数学阅读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愿意去阅读。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小明和小林约好8点整到电影院大门口一起去看电影,他们都按时到达电影院门口,但是却没有见到彼此,这是为什么呢?由这个情境带动学生去思考,然后出示阅读材料:“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学生就对这个阅读材料特别的感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去,并认真思考了。

2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数学阅读分为课堂上的阅读和课外阅读。

课堂阅读包括概念、定义、公式的阅读;教材中“读一读”“你知道吗”等阅读材料的阅读;以及练习题的阅读。

2.1 概念、定义、公式的阅读

教师应让学生反复咀嚼,准确理解。如:教学“面积”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读,可以像读语文一样,将觉得是重点的词、句,进行圈、点、勾、画,整体感知;然后关键处咬文嚼字,让他们解释重点词的意思,有的同学可能圈的是“物体的表面”,那就让他解释一下什么是“物体的表面”,如果不能用语言描述,可以通过摸一摸、指一指的形式让学生明确“物体的表面”;有的同学可能圈的是“封闭图形”,那就让他解释一下“封闭图形”,可以让他画几个封闭图形,也可以出示几个图形让大家判断是不是“封闭图形” 。通过这样的圈、点,咬文嚼字,认真分析,学生便很快地将定义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运用自如,提高了阅读的质量。

2.2 教材中“读一读”“你知道吗”等阅读材料的阅读

这一部分知识通常都与所学的知识紧密相联,主要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都比较生动有趣,对于这部分知识,教师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但也不能不管不问,可以在学生读了之后让他们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或者感受。

2.3 练习题的阅读

这一类的阅读尤为重要,学生是否读懂了,理解了,直接关系到解题的正确率。

新课程背景下的习题为了更加贴近社会生产和生活,可谓花样繁多,有些题除了文字叙述外,还用了表格、图画、对话等形式,有的题甚至增加有多余条件和开放性的问题,这就更给数学阅读带来了挑战,学生不仅要学会读文字、还要学会读图表、对话,还要会分析,剔除多余的条件。

对于这一类的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从问题入手,带着问题去读题,找出与问题相关联的已知条件,从而理出数量关系,列式并解答。

也可以让那个学生边读边动手,圈出重点词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做到心中有数,用自己的语言形式理清关系,从而见见掌握阅读要领,达到训练目标。

动手画图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阅读时可以将一些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线段图,或者简单列出条件与问题,也可以帮助理解。

另外,读题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陷阱”,认真理解。如:一张周长是24厘米的正方形纸,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此题中的已知条件是周长24厘米而不是边长,学生马虎的话可能会看成边长。又如,一个长方形,长2米,宽5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此题中的单位不统一,学生容易出错。

2.4 加强课外阅读激兴趣、长见识

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感受到数学所具有的乐趣。所以,教师应多鼓励学生阅读一些数学的课外书,帮助学生选择一些适合的书,如《数学游戏新编》、《敲开数学之门》、《数学家的故事》、《趣味数学》、等,或可以收集一些数学小知识、小故事张贴于教室布告栏或黑板上,通过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是一门神秘的学科,它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先在阅读上下功夫,只有有了扎实的数学阅读功底,在阅读的基础上,累积丰富的数学知识,才能有创新、发展和提高。所以,閱读不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专利,数学同样也需要阅读!数学教师们应让阅读进入数学课堂,在课堂上安排多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学阅读,鼓励学生多读数学书。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大滩镇小学)

猜你喜欢
图形能力数学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分图形
找图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