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燕
要问宝宝什么健康状况最让爸爸妈妈闹心,相信“发烧”一定榜上有名。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一种症状,也是一个警讯,它在告诉你宝宝身体的某个部位生病了。
发烧就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宝宝发烧并不是一个坏现象,说明机体正在与病原菌做斗争。但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能量的消耗,所以宝宝常常会表现出乏力等状态。
判断宝宝是否发烧,通常是通过测量体温来确定。体温超过37.5℃ 定 义 为 发 热 ,37.5℃ —38℃为低热,38.1℃—39℃为中热,39℃—40.4℃为高热,超过40.5℃为超高热。
但宝宝的体温是很容易波动的,运动、进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宝宝的体温发生变化。比如宝宝哭闹、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动后,体温会升高,一般在37.5℃—38.0℃之间,在活动结束后会恢复到正常水平。若宝宝只有短暂的体温波动,全身状况良好,没有其他异常表现,不认为是发烧,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测量腋温比肛温好,因肛温必须将体温计插入肛门内,刺激性强,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5岁儿童,测量口腔温度和直肠温度不作为测量体温的常规方式。
4周龄以下婴儿,测量体温可在腋窝下使用电子体温计。4周龄—5岁儿童,测量体温可使用下列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1)腋窝下使用电子体温计。
(2)腋窝下使用水银温度计。
(3)红外线耳膜温度计。
额部化学温度计不可靠。
洗澡、饮食、运动后不可立即量体温,要相隔半个小时以上才能测量体温。
物理降温较安全
(1)减衣散包:
当宝宝发烧时,有的家长怕宝宝再受凉,于是把孩子裹得更加严实。这样不仅影响散热降温,还可能因为高热导致宝宝出现惊厥。因此发热时不要给宝宝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应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此方法适应于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只要减少衣被、散包就能使体温有所降低。
(2)温水擦浴:
发烧时可用温水擦拭宝宝身体或洗个温水澡,水温控制在32℃—34℃比较适宜,重点擦拭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动作要轻柔。但擦浴或洗澡时均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
(3)冷敷法:
可用冷毛巾敷在宝宝的前额,毛巾变热再用冷水浸润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冰敷适宜于高热但没有畏寒、寒颤的宝宝,若宝宝高热手脚也发烫,还可以用冰枕枕在头颈部,如果宝宝手脚冰凉、全身发抖,要停止使用。
提醒:酒精擦浴婴儿不适用。
婴儿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强,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可能出现酒精中毒的症状。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容易导致皮肤损害、过敏及其他并发症,儿童特别是小婴儿一般都不建议采用。
适时服用退热药
很多家长一看到宝宝发烧就着急,恨不能马上就用退热药让体温快点降下来。实际上降温过快并不表示病情有所好转,如果降温不当,还可引起宝宝大汗淋漓,出现虚脱等危险。
宝宝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体温超过38.5℃,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通常每次服药间隔4—6小时。但对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可适当积极退热。
提醒:发烧不管和管多了都不好。
宝宝发烧时,医生可通过询问病史、观察热型查找病因,因此一味退热反而不好。退热应以增加散热、减少产热为出发点,不太高的体温不必急着退热。但婴幼儿相对体表面积大,发烧时水分蒸发,易导致脱水,婴幼儿发烧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因此一味不管也是不科学的。只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真正退热。
降温离不开水
宝宝身体的水分占到总体重的一半甚至更多,发烧期间基础代谢增快,消耗最多的就是水分,另外宝宝在服用退热药时出汗量增加,水分丢失增加,如果不及时补充,可能出现脱水。因此在发热时应适当饮水,也可通过喝清淡的汤或粥补充水分。
密切观察,病情有变及时就医
体温过高且持续不退,长时间超过39℃时,宝宝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特别是超过41℃则可能导致心肌等脏器功能损伤,甚至出现更危重的情况,家长应引起重视。
(1)观察精神状况:
精神状况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如果宝宝精神很差,老是想睡觉,也不愿意交流,往往提示病情较重。如果宝宝发烧时食欲、精神状态好,活动如常,一般可在家观察。
(2)观察皮肤颜色及皮疹:
如果宝宝皮肤颜色发紫,出现花纹,特别是面色由红变暗、发灰,提示病情严重,如观察到出现皮疹多提示患传染病或药物疹的可能。
(3)观察有无其他伴随症状:
如宝宝发烧时伴有咳嗽、咳痰、气促,往往提示有支气管炎或肺炎可能;伴有呕吐、腹泻往往提示急性胃肠炎可能;如反复呕吐且呈喷射性,则有脑膜炎的可能;如伴有呕吐又有腹痛或轻按腹部宝宝哭吵明显提示有肠梗阻等急腹症可能。
提醒:这些情况应立即就医
高热或超高热。
发热持续超过3天以上。
伴有精神差、排尿少、口唇干燥、哭时眼泪少。
伴有腹泻、呕吐、抽搐。
伴有呼吸困难。
3个月以下宝宝体温超过38℃,尤其是新生儿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