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傣族题材绘画创作风格简析

2019-06-24 07:29周振东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博士生普洱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中国民族美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傣家傣族画家

文/图:周振东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博士生 普洱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我国的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境内,他们依水而居,环境优美,生活富足。傣族信仰南传佛教,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建国以来,许多画家把创作目光投向了傣族群体,他们深入傣族民众聚集区进行写生和采风,用作品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风俗面貌。代表画家有靳尚宜、吴冠中、袁运生、乔十光、丁绍光、杜大恺、李忠翔、欧洋、胡勃、张晓春等,他们用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绘画种类创作出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作品,为宣传和推动我国民族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就其风格而言,他们在傣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要艺术风格表现在写实、写意、装饰等方面。

一、写实风格

写实是我国当代绘画的主要风格之一,源于我国美术学科的传统教学体系,注重造型的系统性,结构与空间关系明确,常以再现式的手法对具体对象进行塑造,以诠释艺术家的审美态度。许多表现傣族题材的画家将傣族的风土人情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来,通过描绘傣族同胞的生活状态和场景,让人们加深了对傣族风情的了解。写实风格的绘画主题明确,形象典型,能直接、快速地将人们带入画面的情境中。

靳尚谊是我国当代美术领域里非常重要的画家,曾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傣家妇女》是靳尚谊用传统具象表现手法描绘的一位头裹粉红头巾的傣家妇女,画中人物雍容大度,端庄自信,形体结构表达得十分准确,色彩运用统一和谐,在虚空幽暗的背景衬托下,人物形象突出。人物身体微倾的动态安排,强化了作品的内在张力。这种带手半身像的写实风格和构图方式,在我国当代人物画范畴影响十分广泛。

胡勃于1990年创作的中国画《傣家风情》,画的是傣族姑娘在香蕉树下憩息的场景。作品中人物排列错落有致,场面安静闲适。技法上,画家用线描与晕染的方式进行表现,将画中人物的背影、侧身及正面等角度进行多方位塑造,线条洗练,笔法简洁,生动形象地捕捉到了傣族姑娘的动态和表情,舍去背景多余的物象,营造出空灵隽永的艺术气息。

傣家妇女 靳尚谊 油画 50.2cm × 72.8cm 1961 年

傣家风情 胡勃 中国画 68cm × 68cm 1990 年

幻界·梦河 张晓春 版画 100cm × 70cm 2012 年

傣家集市之二 杜大恺 中国画 44cm × 180cm 2011年

母性 丁绍光 中国画 104cm × 102cm 1987 年

张晓春近期的版画作品描绘傣族题材较多,他常以具象的手法进行表现,画面写实而具有浓郁的神秘意味,这与其有意通过图式重构来传达艺术内涵的目的有关。简言之,作者的意图是通过作品来探寻图像背后的文化含义。《幻界·梦河》描绘了傣族女性、和尚、儿童等人物交汇于同一画面的场景,画家通过人物位置的精心安排,将观众的观看心理牵引到探讨人文形态的层面上来——信仰与生命存在的状态。画面构图考究,刻线与套色法度井然,十分耐人寻味。这种通过具象写实的表现手法来传达个人艺术主张和深挖文化内涵的方式,在艺术作品思想深刻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写意风格

写意风格是艺术家通过观察对象,经过个人审美情趣的选择和转化得出的一种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的绘画风格,是艺术家表达主观情感的重要方式。我国传统文人画多追求写意精神,“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追求在绘画发展史上一以贯之,这种审美趣味直至今日仍影响重大。在当代傣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写意风格的作品形神兼备,重点取意,画面常常情景交融,强调意境,画家对绘画的理性认识暗藏于有意味的形式中,观众在观看作品时角度更广,情感体验更为丰富。傣族题材绘画写意风格的技法倾向于表现和形式归纳,意象表达是这类作品的重要特征。

欧洋的《澜沧江边》表现的是一群傣族妇女在金色夕阳下洗澡休闲的场景,这是20世纪80年代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常态,人与自然十分亲近。画中傣族妇女悠然自得地在江边活动,旁若无人,反映了淳朴的民俗民风。画家运用快速写意的方式捕捉了转瞬即逝的画面,笔触恣意洒脱,层次丰富,手法多变,将洒满江面的夕阳余晖表现得淋漓尽致。画中人物形象并不注重写实和深入刻画,以营造氛围为主,采取印象派式的色彩关系,画面显得十分和谐轻快。

澜沧江边 鸥洋 油画 30cm × 40cm 1980 年

西双版纳村寨 吴冠中 中国画 47cm × 44cm 1994年

吴冠中倡导的形式美在中国当代绘画中影响十分巨大,从理论到实践他都身体力行。他的油画写生作品《西双版纳村寨》以写意的手法进行表现,画面中傣家竹楼高低有序,房屋与植被相互映衬,运笔流畅生动,将普通的傣族村寨描绘得意境空灵,这种“可游”“可居”的美学情趣,让人体验到了身临其境之感。

生命的赞歌(局部) 袁运生 壁画 340cm × 2700cm 1979年

杜大恺的《傣家集市》用简练概括的构成形式表现了傣家集贸的日常画面,傣族妇女三三两两或伫立或蹲坐于街边,正在售卖自家生产的时鲜果蔬,充盈着和谐舒适的乡村生活气息。画家用简洁明了的线条和块面构成了这些生动的场面,表现手法看似简约,作品却富含独特韵味,形与形之间的关系十分考究,趣味性极强。这种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表达,既有审美意义的纯真平淡,又传达了水墨本身的无限活力。

三、装饰风格

绘画的装饰性古来有之,在原始社会的岩画和陶器图案遗迹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装饰画的影子。如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现代艺术与这些原始表现形式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因为现代艺术也是致力于把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只不过它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加以结合的。”[2]装饰绘画就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在绘画演变的长河中,人们经历了绘画技巧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绘画的功能和样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绘画的装饰性也逐步形成独特面貌。近年来,我国装饰绘画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值得注意的是,狭义的装饰画追求的是图式化和符号化,手法相对简单,形式上遵从象征、重复、连续、鲜艳等规则,这里所指的装饰风格是一种具有装饰意味的绘画表现形式,与其他风格的内在创作逻辑是共通的。当代傣族题材绘画中的装饰风格在这样的创作语境下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些作品是画家通过主观意识的选择,经过形式语言的设定和提炼,让画面构成和色彩关系达成和谐有序的结果。

丁绍光在绘画形式探索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辨识度非常高,装饰特点强烈,他将这种绘画风格与生活在亚热带区域傣族人民的人文风俗和自然景观的题材进行了十分恰当的结合,丰富了民族绘画的多样性。造型上,他将所描绘的对象进行了夸张变形,形式上作扁平化、线性化和象征化处理。色彩方面,他用彩墨画的方式表现了浓烈绚烂的视觉效果。《母性》是丁绍光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描绘了母女相拥的情节,母亲神情安详,孩子徜徉于母爱的幸福中,画面极易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丁绍光这种个性鲜明的创作方式在我国装饰风格绘画中极具代表性,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

李忠翔的版画《银色的梦》表现的是傣族男女青年在棕树下敲着象脚鼓翩翩起舞的场景。画中景物和人物形象用图示和剪影的形式进行表达,构图简练而富于变化,黑白语言明确,点线面的运用十分考究。作品用极具装饰性的表现方法将傣族人民的欢快情境跃于纸上,画面既有叙事性又有记录性,对装饰风格的绘画创作很具启发性。

袁运生的《生命的赞歌》是我国首都机场的公共壁画,创作手法追求装饰性效果,色彩斑斓,内容丰富多彩,充分表现了我国傣族的民俗风情,向世人展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绚烂多姿的面貌。由于画中有裸体形象出现,在当时引起了广泛讨论,从艺术功能和推广的角度来看,这次讨论推动了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社会效应的积极发展。这种带有明确装饰性的绘画风格样式出现在美术馆以外的公共空间,改变了观众以往的体验方式,加上绘画内容的精妙设置,《生命的赞歌》印上了时代的痕迹。同年,乔十光创作了漆画《泼水节》,画面表现的是傣族人民在泼水节期间观看划龙舟比赛的场面。近处是身着盛装婀娜多姿的傣族妇女,民族特点鲜明;中景是正在划行的龙舟,气氛紧张激烈;远处是群众欢庆的场面,热闹非凡。由于漆画工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画家在画面的构成感和装饰性上作了很大努力,画风新颖。

总体来看,当代傣族题材的绘画创作风格主要以写实、写意、装饰为主,涉及国、油、版、漆等多种画种,全面而生动地表现了傣族人民的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代艺术的创作风格形式十分多样,画家们甚至极力避免风格雷同和相近,以推陈出新为己任,这样的创作思路同样作用于民族题材的创作中。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创作如何从表现外在面貌转换到内在精神的传达,元素与风格如何更多元化、广泛化,这是当下画家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当代傣族题材绘画的风格形式总体而言还不够丰富,这种单一化的艺术语言和面貌行之久远必然僵化,难以走出历史的局限性。面对这样的状况,需要新一代画家在老一辈艺术家艺术智慧的启示下,不断探索进取,吐故纳新,创作出更多与时代精神风貌相匹配的作品。

注释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三联书店,2011:184.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132.

猜你喜欢
傣家傣族画家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傣家跟着流水走
这儿真美
五树六花荫傣家
酷炫小画家
傣族:亲水的民族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