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润怡 吴冬蕾
摘要:中国造园艺术很早就影响到了海外,海外的“中国园林热”浪潮使中国传统式园林第一次走出了亚洲,走向了澳大利亚,并在澳大利亚的地域环境下演进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文章从中国传统式园林传入澳大利亚的契机方面切入,以分析悉尼谊园为例,研究在澳大利亚独特的地域环境下中国传统式园林的设计演进。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了创新和改变,逐渐演变为与澳大利亚地域文化相协调,饱含中华古老文化及中澳友谊的海外中国传统式园林。
关键词:中国传统式园林澳大利亚地域演进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5-0143-03
Abstract: The art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long been influenced overseas. The wave of "Chinese garden craze" overseas makes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s go out of Asia and come to Australia for the first time, and evolve and develop under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of Australia, forming a unique style. Starting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s into Australia, this paper takes the Sydney friendship garden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design evolution of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s under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Australia.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s in Australia not only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but also innovate an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gradually evolve into the overseas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s that are coordinated with the Australian regional culture and full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f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Australia.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Australia Regional Evolution
一、中國传统式园林传入澳大利亚的契机
(一)政治因素
中澳关系源远流长,1405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这时的郑和就曾抵达澳大利亚西北部,开始了与澳大利亚交流的第一步。1848年,华人开始以牧羊人、拓荒者以及农场的帮工的身份来到澳大利亚,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联系。在这之后广大的华人在澳大利亚定居、生活和工作,为澳大利亚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成为了中澳关系亲密发展的重要纽带。1972年12月21日,中澳两国建交以来,两国交往日益频繁,中国的传统式园林也开始受到关注。
另一方面,中国在政治上将园林建造作为外交手段之一,这种政治支持让中国传统式园林在澳大利亚得以顺利传播和发展。
(二)文化交流因素
文化的交流既需要中国主动对外交流,也需要澳大利亚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经济逐步稳步发展,国家地位日益提高,国人开始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世界,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国外文化。澳大利亚等国也不再简单地模仿中国文化,而是以严谨科学崇敬的态度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因此,如今的中国传统式园林的对外交流,在澳大利亚人眼里是积极、健康的交流。
(三)华人传统文化情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外的华人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看似已经与外国社会融入,却依然保留着中华民族情结。中国传统式园林是华人寄托乡愁的媒介,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登陆点,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保留地和生长地,在中国人眼里,中国传统式园林是他们在国外的家;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传统式园林是延续了中华文化的中国缩影。这个地方充斥着浓浓的中国风味,也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勤奋与打拼精神。
二、中国传统式园林在澳大利亚的传播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式园林在澳大利亚的建造方法
中国传统式园林走向了澳大利亚,并在澳大利亚的地域环境下演进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如谊园、堪培拉北京花园、新洲昌莱园及昆州湛江友谊花园等,这些花园都象征着中澳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文化交流中奇妙的瑰宝。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虽大部分都沿传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艺术,但也与澳大利亚地域相结合,在相同中又有微妙的不同。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的建造特点。
1. 中国传统式园林在澳大利亚的布局方法:在澳大利亚建造的中国传统式园林基本上都沿用了中国传统式园林的布局方法,主要类别有单中心式布局、多中心式布局和特殊式布局。
(1)单中心式布局:单中心式布局是澳大利亚中国传统园林中最经典的布局方法,这种布局方法最能够直观地表现出中国传统式园林的造园精髓。这种布局模式一般以山池为中心,在山池周围用厅楼、阁、榭等建筑环绕,用园林路径、回廊及桥梁连接,使园林成为一个环绕的整体。如澳大利亚的新洲昌莱园就是沿用的这种布局方法。昌莱园中的建筑是典型的明代风格,主建筑“东昌阁”是八角攒尖式的三层楼阁。园林中使用庭、廊、桥及建筑围绕泉水,使泉水成为园林中的主角,这就是澳大利亚中国式传统式庭院中典型的单中心式布局,如图1。
(2)多中心式布局:一般稍微大型的中国传统式园林都会采用多中心式布局,即用廊、假山、树木、桥梁等园中元素进行空间分割,用来丰富园林中的观赏效果。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也是用了这种手法。如悉尼谊园,园林中无论是亭台、花木、假山还是建筑,都各有特点,在谊园的内部的任何一点都不能包揽整个园林的景象,颇有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这就是澳大利亚中国传统式庭院中典型的多中心式布局,如图2。
(3)特殊式布局: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虽大部分都沿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方法,但是也会受到澳大利亚本地的地域限制,进而就产生出了异于传统布局方法的新的布局方式一特殊式布局。这种布局方法舍弃了传统的山池布局方法,采用特殊的布局方法来突出园林中的特殊主题。如澳大利亚的瓦加瓦加市茶花园就是采用了特殊式布局方法,突出了“茶花”的主题。
2. 中国传统式园林在澳大利亚的叠山方法:在中国传统式园林中,只要是造园,都会在园林中叠石造山,凿池理水,这样最能体现出中国传统式园林中的山水意境。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不仅沿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叠山理水的建造方式,也根据澳大利亚的地域特点进行了创新。为了追求中国古典园林中原汁原味的山水画意境,一般都会使用中国本土的叠山石材作为主要核心景点,另外,在澳大利亚当地寻找与中国传统叠山石料色、形、神方面都相似的,能够代替的石料,作为辅助性景观,这样就能够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中看见中西合璧的独特景象。然而在澳大利亚,中国传统式园林由于建造在海外,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往往不能如人所愿,因此只能就地取材,舍弃传统式园林的叠山材料,改用当地的另一种材料进行创造性改变来代替石材,如使用混凝土材料的人工塑石来代替。这也是一种叠山方式的创新。
3. 中国传统式园林在澳大利亚的理水方法:大部分的中国传统式园林中,都以“水”和“山”相结合作为园林中的核心,这样一来,理水也是造园时重要的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方式随着园林的规模大小而改变,小型园林的水面小而聚集,在岸边设置水口和曲桥,让整片水域暴露出来,一览无余;大型园林中的水面大而分散,用廊橋、小岛来分割,形成层次丰富的水景效果。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中,也使用了这样的理水方法,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同样进行了创新。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大部分面积都小于15亩,像湛江友谊花园这样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的大型园林很少见,因此大部分园林的理水方法都是采用“以聚为主”,以达到小型园林中也有大水面的宽阔之感。而少数大型园林中则采用“以分为主”,用各种方式分割水体,形成主次分明的水景,如图3、4。在澳大利亚建造的中国传统式园林的水也被赋予了更多功能。如除了观赏外,水景还可以拥有养鱼育莲、救火防暑、浇灌树木等更多功能。
4. 中国传统式园林在澳大利亚的建筑建造方法:中国传统式园林中的建筑建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园林中主要的观赏点和被观赏点。在园林中有许多类型的建筑,每种建筑类型的功能、建造地点和建造方式都千差万别。在中国传统式园林建筑的建造中,厅堂大多数处于园林中的中心点,周围围绕园墙廊道,前后构成庭院,从而成为园林的主体。而位于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由于地域面积的限制,往往不能建造大体量的建筑,因此用“亭、榭、舫”作为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如悉尼谊园中以水榭为主体,昌莱园中以楼阁、亭为主体,如图5,西澳中华忆园以亭为主体等,如图6。
5. 中国传统式园林在澳大利亚的花木种植方法:花木作为园林中的元素,是中国传统式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调节园林中的温度及湿度,也能够创造出安静、湿润、舒适的园林环境,同时,花草在园林中也是重要的观赏点。
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中的植物种植,由于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不同,因此无法栽植中国的本土植物,所以澳大利亚中的中国传统式园林有两种特点:一是因地制宜,栽植适宜的树种;二是尽量栽培中国传统式园林中的特色植被,但是由于澳大利亚园林中水面面积的限制,在植物配置中水生植物的应用会减少。如中国传统式园林中,睡莲、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被用来装饰水面,但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中,由于水面面积的限制,栽植这些水生植物不但会破坏整个园林的美化效果,还会破坏整个水面,少了宽阔的意境。
三、实例分析——悉尼谊园
(一)建造历史背景
“谊园”就是友谊之园,1988年澳大利亚建国200周年前夕,广州市和悉尼市结成了友好城市,因此悉尼华人社团倡议建造一座中国花园,作为中澳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谊园以典型的明代私家园林为样本进行建造,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同时,悉尼谊园是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个中国传统式园林,也是除中国本土之外,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园林,因此由它作为例子,详细分析出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的建造特点。
(二)谊园景观建造特点
1. 布局:整个谊园采用多中心式布局。用园墙、漏窗、亭、廊、阁楼、假山、树木等元素来分割空间,形成各具特色的景区:门庭引导区、主景区、竹林小院区、山涧瀑布区、山林野趣区和楼台水庭区。景区与景区相互联系贯通,将整个园子连成一个层次丰富的整体。
其中,特别引人瞩目的有二景:门庭引导区的“腾龙戏珠”和楼台水庭区的“波光石影楼”。门庭引导区内龙壁小院内的大型双面透雕琉璃壁饰“腾龙戏珠”,宽8米,高4米,是仿照背景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制作的。壁画的两条巨龙九弯十曲,浮游于海浪之上的黄色水龙与腾跃于云层之间的蓝色天龙争夺着红色宝珠,气势逼人,栩栩如生,整个壁画采用双面通透圆雕手法,极富中国传统面积按特色,如图7。与“腾龙戏珠”隔园湖相望的是位于楼台水庭区的波光水影楼”。作为这一景区的主体建筑,波光水影楼体形庞大,轮廓复杂,造型美观,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也是园中最理想的静观所在,如图8。
谊园中除了个别特殊空间需要围合之外,其他空间与空间之间似断还连,景色与景色之间相互渗透,没有明显的隔断。园林中的路径交叉相错,穿越景点,将主要建筑建造在中心的路线上也是路径设计的特点。
谊园中采用具有发展性的手法来组织游览路线,主要的景点和分散的内部景点相结合,使游览路线变得灵活、丰富。
2. 堆山:中國传统式园林中的假山堆砌是表现中国园林风格的一种重要手法。园中的山林一般体形较大,土石并用,并在假山上建造建筑,用来登高远眺,综览全园,扩大园林中的空间感。
谊园中的堆山有了更多的功能,既可以像中国传统式园林一样,在假山上面建造澄观阁和友谊亭,使人可以站在亭阁中,将园中景色尽收眼底,如图9;也可以利用假山隔绝外界的嘈杂,保证谊园中的安静;又可以缩小假山体积,使之变成庭院中的小景观,倚墙附壁,点缀花草,如图10;更可以作为石山,搭配楼梯通向高楼,如图11。山水、石、树和建筑物合理布局,构成了“门庭景区”、“竹山小院”、“山涧瀑布”等美妙的景区。
3. 水体:谊园中的水体以聚为主,以散辅之。园中心水体用五折桥将水面分成两部分:大明湖和莲花池,利用水体上的小巧设计来分割水体,给人水体曲折深远的感觉。园中湖水清澈,成群硕大的金鱼到处游荡,是园中最活泼的风景。
谊园采用现代的技术,使得园中水面的处理更加灵活:在原有的地形中制造落差,使用技术形成瀑布、流水的形式,营造出更为活泼的园林意境。1米多宽的瀑布穿石而下直奔上下的水潭,注入清澈的人工湖中,形成灵动的景致,如图12。这就是谊园中水在中国传统式园林的基础上的创新。
4. 建筑:悉尼谊园地势东高西低,因此建筑设计为西聚东散,以此加强园林中的韵律感。由于澳大利亚属于南半球国家,所以在谊园中立体建筑皆坐南朝北。每个建筑物作为主体,与周围的山池树石结合成园林中的亮点。谊园中的建筑类型有厅、堂、楼、阁、舫、廊、榭等,建筑分布聚散合理,体形、尺度、比例、艺术处理都随着园子的面积、朝向和功能等因素灵活处理。建筑的造型玲珑轻巧,内部装饰色彩平衡,精巧灵活,极为巧妙。并且灵活运用了景门、景窗、隔扇、屏风等元素进行隔断,使得空间似断非断,妙趣横生。
在谊园中,水榭是主体建筑,环绕着园湖建立,将园内湖景一览无余。而矗立在石山上的“澄观阁”是园林中最精致的建筑。六角形的“澄观阁”高三层,红柱琉璃瓦,每层屋檐向上高高翘起,翼然欲飞,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如图13,在澄观阁前还有象征广东新洲二省的友谊亭,如图14。
5. 花木:谊园中的花木由于地域环境的限制,因此多采用当地树种,但从广东移植的植物也随处可见,如牡丹、杜鹃、榕树、榆树等树种。种植方法也分为孤植和成丛成林地栽种。因为悉尼一年四季气候温和湿润,所以园内四季姹紫嫣红,花香扑鼻,树木青翠,花木景观具有中国传统式园林的特色,使人犹如踏上了华夏大地。
(三)谊园建造的思想及意义
谊园中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室内陈设,都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的体现;石狮巨龙、诗书画廊、琴棋茶居,都有一番中国文化的韵味;木雕和绘画以及佳句,更增添了谊园的诗情画意。浓浓中国风的园林与悉尼高塔和摩天大楼融为一体,展示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处处体现了中澳两国的友谊。
谊园,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落脚地,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保留地和生长地。这里充斥着浓郁的中国气息,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气氛,也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勤奋与打拼精神。
总结
中国传统式园林文化自成体系,传承千年,很早就影响了世界造园艺术。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因中澳两国的文化交流而产生,同时有中国建园师参与建造,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都传承了中国古典花园的建造手法和思想,在此手法和思想的基础上与澳大利亚地域相结合,进行创新和改变,渐渐演变为既具有中国韵味,又与澳大利亚地域协调的“澳大利亚的中国传统式园林”。其既宣扬了中国古老而有生命力的造园艺术,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体现,也是中澳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参考文献
[1]彭远强.地域文化对园林建设的若干影响浅析[J].中国科技财富2010,(14):407.
[2]尹书宇.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成因[J].山西建筑.2015,(23):190.
[3]汪志明.澳大利亚新加坡城市园林建设[J].中国园林,1986,(01):50-53.
[4]林棠.悉尼谊园与中国园林艺术——答澳大利亚友人[J].广东园林,1989.(03):11-13.
[5]朱伟.近三十年来海外中国传统园林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2.
[6]戴启培.中西方园林理念对中国园林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28):8861-8864.
[7]夏仕桓.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27):223.
[8]常钰琳.论十八世纪中国古典园林与英中式园林的异同[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9]刘天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与华人华侨文化适应的互动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10]章娜,张耀.论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与景观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8,(13下):76-77.
[11]李佳宁,林旭.苏州拙政园的园林艺术特色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上):95-96,99.
[12]张丹,圣倩倩.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以泰州梅兰芳公园为例[J]设计,2018,(22):96-97.
[13]伟忠.张夏瑶.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生活方式认知居[J].设计,2017,30(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