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 函璞
说起包公,大家都能兴高采烈地讲个一二三四,因为对他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包青天、包龙图,在文学、影视、戏剧作品中,传诵着关于他的大量故事。然而,现实中真的有包公这个人吗?他在现实中就是我们了解的那个样子吗?
包拯是北宋名臣,以廉洁和不畏权贵著称——这个人肯定是有的,也确实当得起百姓的赞誉,但绝对不是电视剧里面“能掐会算、整天办案”的包公。很多断案的故事都是演绎或者从别人那里嫁接过来的。胡适先生就说过:民间传说把许多奇案都堆在他身上,包龙图遂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但即使剥去那些奇案的“伪装”,包拯的人生依旧是光华夺目的。
非常孝顺的包公
包拯是安徽合肥人,小时候家境不错,父母双全,有条件让他安心用功读大量的书籍。文艺作品里面说他是孤儿,从小由兄嫂养大,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但实际上,穷苦并不是一个人成长或贴近劳苦大众的必要条件。包拯的肤色也根本没有黑到关灯就找不到人的地步,相反,他少年英俊,很小就孝顺、有礼貌,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帅哥。
29岁的时候,包拯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建昌(在今江西)知县。因为父母年龄大了,他请求朝廷安排他在家附近工作。于是,他又被任命为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和县离合肥还是有些距离,父母不希望他离开家,包拯干脆就辞职回家陪伴老人。几年之后,父母相继离世,他在坟墓边搭个草棚子陪伴。三年守孝期满后,即使亲友长辈相劝,他也不愿意离开。直到39岁的时候,他才赶赴京城,等候新的任命。
清廉不阿的包公
包拯是清廉自爱的。比如他担任端州长官的时候,不仅把前任们加征“贡砚”中饱私囊的弊病革除掉,更是在自己离任后没带走一方砚台。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哪一个不是读书人的挚爱呀!他就能做到不贪不占,坚守自己的原则。
包拯是不徇私情的。比如他在家乡庐州做官的时候,亲友们觉得有了倚仗,开始胡作非为、仗势欺人,他坚决做到执法如山,在公堂上把他的一位舅舅杖责处理,从那以后亲友们不敢再犯法。而且他在为官的整个时期都不随意与人交往,从不巧言令色取悦他人,甚至平常没有私人信件,与亲戚、朋友都不相往来,不给别人也不给自己徇私的机会。
包拯是执法为民的。比如他在开封担任知府时,坚决地进行了司法制度改革。原先老百姓告状的时候,必须先把诉状交给守门的小吏,然后由小吏呈递给知府,知府认为需要审理的,再由小吏通知老百姓。长此以往,小吏们就开始勒索百姓,不“打点”他们,他们就把状纸压在自己手中,推迟或者干脆不报给长官,常常会出现因为送不起钱而状告无门的情况。包拯到任后,大开府门,让老百姓直接向自己陈情投诉,再加上他执法严峻、不畏强权,很快就威名大盛。要知道开封可不是一般的州府,而是北宋的都城,满街都是豪门权贵、皇亲官宦以及与他们关系密切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真正做到执法公正是很难的。“包青天”这个称呼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被传诵。
爱提建议的包公
包拯在开封的任职经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演绎出来的许多案件,以至于让人觉得他担任了很长时间的开封知府。实际上,他上任的时间只有一年多点儿,相对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政绩,那一小段时间远不能涵盖他的人生。毫无疑问的是,包拯是始终如一认真做事、勤于思考的人,也是敢于说话的人。
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时,认为国家靠向契丹缴纳财物来换取和平不是长久之计,建议操练军队、挑选将领,致力于充实边境守备。在担任使者出使大辽回京后,又进一步提出了选择将领和应对边境突发情况的具体意见。调任河北转运使后,建议废除百姓过河过桥过竹索道等重税。
在担任谏议大夫时,他建议宋仁宗立太子,引起了仁宗的警觉,要知道立储是个特别敏感的话题,不过包拯说道:老臣60多岁了,又没有儿子,不是为了自己家今后作打算,而是为了国家着想啊!仁宗听后大为感动。
但更多的时候,包拯的谏言是很刺激人的。由于当时的官僚体系过于冗繁,不必要的官员太多,他建议官员到70岁就得退休。当时是没有退休年龄的,这事儿让老前辈们气愤不已。甚至有时候,他连皇上也不放过。一天,仁宗上早朝之前,张贵妃轻声对仁宗说:“今天千万别再忘了任命我父亲为宣徽使的事儿啦!”仁宗说:“知道了,知道了!”散朝回来之后,贵妃问:“事情怎么样啦?”仁宗抹了一把脸,说:“别提了,包拯坚决反对,唾沫都喷了我满脸!”从这件事情上,看得出包拯的耿直,也看得出宋仁宗的大度。我们是不是应当这样理解:包拯之所以成为包青天,固然有他自己的努力,也应当有当时的社会对他的支持。
64岁那年,包拯病逝,朝廷放假一天,仁宗亲自前往吊唁。因为包拯的政绩和品行,噩耗傳出时,朝野震惊,举城尽悼。
(责任编辑赵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