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君
丰城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江西丰城 3311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许多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得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脑卒中是其中之一[1]。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24 h后要开展临床康复治疗,以恢复患者的各项身体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中频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偏瘫早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脑卒中偏瘫早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57~70岁,平均 (63.71±5.22)岁。试验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6~70岁,平均 (64.12±5.0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接受推拿以及电针灸治疗。(1)电针灸: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 min,选取2寸毫针,对臂臑、外关、曲池、手三里、悬钟、昆仑、内庭、肩井、伏兔等穴位使用电针灸治疗仪进行治疗,对于下肢瘫痪的患者可配足三里、环跳、承山及阳陵泉等穴位。需要注意的是在针灸时以弱刺激和中等刺激为主,观察到患者踝关节和腕关节有小范围的伸屈则说明治疗适度,针灸穴位的效果通过患者针灸过程中的酸、麻及胀等相关感觉加以证实。1次/d,每次持续15~20 min,连续治疗15~2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间隔1周,持续4个疗程[2]。(2)推拿:患者仰卧位,选取臂臑、外关、曲池、手三里、悬钟、昆仑、内庭、肩井、伏兔、足三里、环跳、承山及阳陵泉等穴位进行推拿按摩,采用按、压、滚等方法,由远至近对偏瘫部位进行向心性按摩,以患者局部皮肤发热作为控制掌握条件,目的为缓解其关节及肌肉痉挛,实现分离运动;推拿人员的手法要轻柔,持续15~20 min,而后对各关节扩大范围实施挤压和松动,对于同时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要注意力度,避免骨折,而骨质疏松严重患者则不能接受此项治疗。每日推拿1次,连续推拿15~20次为1个疗程,持续4个疗程[3]。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频治疗仪治疗,患者先接受中频治疗仪治疗,2 h后采取推拿治疗,再4 h后实施电针灸治疗。中频治疗仪治疗方法:使用YK-2000A高级电脑中频治疗仪 (广州一康科技公司,YZB/粤0340),选择功能性电刺激处方,在刺激前对患者相关部位垫衬6~8层纱布,并且纱布要事先用温水浸润。准备工作完成后分别对上臂、肩前后部、前臂运动点等处进行治疗,1次/d,连续治疗15~2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间隔1周,持续4个疗程[4]。
(1)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疗效评判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患侧上肢上举可以达到50°~90°,患侧下肢直腿抬高50°~60°,能够自主完成座位转移;显效,治疗后患者患侧上肢上举可以达到45°~49°,患侧下肢直腿抬高30°~49°,能够借助双膝杖进行行走;无效,治疗后患者患侧上肢上举达到0°~44°,患侧下肢直腿抬高0°~29°[5]。治疗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采用 Fugl-Meyer、Barthel、功能性步行量表 (FAC)进行评定,得分越高效果越好。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Fugl-Meyer、Barthel、F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Barthel、FA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Barthel、FAC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Barthel、FAC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Fugl-Meyer Barthel FAC试验组32治疗前 31.12±4.61 38.31±3.05 1.49±0.32治疗后 63.53±4.62ab 75.46±4.43ab 3.95±0.92ab对照组 32治疗前 30.09±4.54 38.42±3.96 1.51±0.31治疗后 54.31±4.06a 61.69±3.46a 2.49±0.61a
脑卒中偏瘫是上运动神经元性偏瘫,多发于52~87岁的中老年人群,且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男性一般为左侧患病,女性一般为右侧患病。临床上治疗该病患者的方法较多,如电脑中频、电针灸和推拿等。
电疗采取的是中等频率功能性电刺激,可以作用于肌肉,对肌力、肌张力的恢复起到促进效果,还能训练肌肉,缓解后背部疼痛,改善患处的局部血液循环及神经传导,偏瘫肢体可以在电刺激中恢复相关功能,且中等频率的电流对人体的电解作用不是很明显,患者的感受比较舒适,容易接受。总之,功能性神经肌肉电刺激通过事先设定好的程序和中等频率电流刺激,让骨骼肌产生被动运动,达到纠正异常、增强肌力的效果,帮助患者提高日常运动能力。此外,功能性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运动神经产生刺激,大脑皮质会发生重组,能够促进重建神经传导,加快神经再生。
电针灸和传统针灸相比加入了低频电流成分,小剂量的低频电流可以兴奋神经和肌肉,从而增加脑部的血流量,促进神经轴突生长及与新突触之间联系的建立,显著改善局部循环。此外,配合针灸能够疏通经络、镇痛化瘀,还能加快神经组织再生速度,疏通受阻塞的血液通道,恢复原本的神经兴奋传导功能。偏瘫的肌肉在治疗过程中有规律地收缩,避免了肌肉萎缩,局部水肿产生的炎性成分和代谢产物在循环中得到及时清除,可协同电脑中频恢复患侧肢体功能[6]。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推拿,增进肌肉营养,加强肌肉力量,通过提高肌张力等方式取得更理想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采取中频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偏瘫早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血液循环,提高肌力,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