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珠
吉安市永丰县人民医院 (江西永丰 331500)
白内障是老年患者常见眼病,致盲率高达50%[1-2]。硬核白内障为白内障常见类型,是指患者晶状体发生退行性老化,导致晶状体浑浊,干扰视网膜成像,严重影响视力,具有发病早、进展慢、病程长的特征,且治疗难度较高。现阶段临床上广泛采用手术治疗老年硬核白内障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老年硬核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硬核白内障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 (37例)与对照组 (35例)。试验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61~78岁,平均 (68.5±5.7)岁;患眼46只,晶状体核硬度[3]Emery-LittleⅣ级28只,Ⅴ级18只。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62~77岁,平均(68.4±5.6)岁;患眼43只,晶状体核硬度Emery-LittleⅣ级27只,Ⅴ级16只。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符合 《白内障诊疗指南——第42届日本白内障学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经查体与B超检查证实,瞳孔与虹膜等生理结构正常,自愿参与,理解与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泪器与外眼疾病史、合并青光眼等眼疾患者。
试验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常规消毒后将患处角膜缘切开,分离巩膜隧道至透明角膜,将黏弹剂注入前房中,使用开罐式撕囊方式,扩大内切口与外切口至适当长度,撕囊后进行水分离,拨动晶状体核至前房中,在前房中注入黏弹剂,娩出晶状体核,针对晶状体核的直径长于外切口的,使用隧道中碎核方式,然后将晶状体核取出,清除残留皮质,在囊袋中置入人工晶体,清除黏弹剂后注水,密切观察切口闭合情况,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后包扎。
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常规消毒后在颞上方透明角膜位置做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前房中,使用开罐式撕囊方式,然后行水分离,在鼻上方透明角膜位置行辅助切口,对晶状体行超声乳化并碎核,清除残留皮质,注入黏弹剂,在囊袋中置入人工晶状体,分离房角后清除黏弹剂、注水,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后包扎。
两组均随访6个月。
(1)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细胞平均面积,使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 (KONAN公司,SP-9000型)进行测量与计算。(2)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7 d、6个月视力恢复情况,使用裂隙灯检查。(3)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完成后统计。
术前,两组内皮细胞计数、细胞平均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 d、6个月,试验组内皮细胞计数明显大于对照组,细胞平均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3 d、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明显小于术前,细胞平均面积明显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两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细胞平均面积比较 ±s)
表1 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两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细胞平均面积比较 ±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术后同时间点比较,b P<0.05
组别 患眼数 内皮细胞计数 (个/mm2) 细胞平均面积 (μm2)试验组46术前 2 563.24±187.54 399.21±57.85术后3 d 2 376.27±202.74ab 421.63±62.01ab术后6个月 2 391.03±210.71ab 435.20±60.19ab对照组 43术前 2 570.31±185.01 402.01±56.37术后3 d 2 232.95±211.98a 449.90±63.98a术后6个月 2 263.87±214.30a 470.87±62.71a
术后7 d试验组视力≥0.5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两组视力≥0.5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术后7 d、6个月两组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只 (%)]
试验组出现角膜内皮水肿、虹膜粘连各1只,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出现角膜内皮水肿、虹膜粘连、晶体表面沉积色素各1只,并发症发生率为6.9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90,P=0.590)。
白内障通常由老化、遗传、外伤、局部营养障碍等引发的晶状体变性所致,发病前期,患者晶状体未完全浑浊,对视力影响较小,随着病程的延长,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失明。部分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浑浊严重、核硬度较高,称为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操作简单,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患者视力恢复较慢,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超声乳化术中需进行数次的劈核及碎核,延长眼内操作时间,严重损伤角膜内皮。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应用角巩膜隧道切口,在眼内压作用下可实现自闭,无须缝合,且在娩核与出核时耗时短,减少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及内皮细胞数量的丢失[4]。在内皮细胞损伤后,周围细胞将填补丢失细胞空缺,增大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 d、6个月试验组内皮细胞计数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细胞平均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表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内皮细胞的损伤更小。术后7 d试验组视力≥0.5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可加快患者视力恢复速度,但在改善远期视力恢复情况上与超声乳化术效果相当。由于白内障患者通常为老年群体,早期裸眼视力的恢复尤为重要[6]。相较于超声乳化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可减少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促进早期视力的恢复。为保证手术效果,术前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综上所述,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应用于老年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可减少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加快视力恢复速度。